图书介绍

执业药师必备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执业药师必备手册
  • 易学明总主编;李金恒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55213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841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863页
  • 主题词:药物学-药剂人员-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执业药师必备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3

第一章 执业药师的定义和岗位设置3

第二章 执业药师的岗位职责5

第三章 执业药师的道德规范7

第四章 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9

第二篇 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3

第五章 创伤、急症与中毒13

第一节 常见创伤与环境因素所致疾病13

一、创伤概论13

二、颅脑创伤15

(一)脑震荡15

(二)脑挫裂伤15

(三)颅内血肿15

(四)开放性颅脑损伤16

三、胸部创伤16

四、腹部创伤17

五、脊柱四肢创伤17

(一)脊柱创伤17

(二)四肢骨折18

(三)关节脱位18

(四)软组织损伤19

六、烧伤和烫伤19

七、中暑20

八、溺水20

九、电击伤21

十、毒蛇蜂蝎等咬蜇伤21

(一)毒蛇咬伤21

(二)毒蜂蜇伤22

(三)蝎蜇伤22

(四)毒蜘蛛蜇伤23

(五)蜈蚣咬伤23

第二节 常见急性中毒的处理23

一、急性有机磷中毒23

二、一氧化碳中毒24

三、氯气中毒24

四、安眠、镇静、抗抑郁药中毒25

五、酒精中毒25

六、百草枯中毒25

七、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26

八、亚硝酸盐中毒26

九、氰化物中毒27

十、灭鼠剂中毒27

(一)毒鼠强中毒27

(二)氟乙酰胺和氟乙酸钠28

(三)抗凝血灭鼠剂28

(四)磷化锌28

(五)安妥中毒29

十一、强酸中毒29

十二、强碱中毒30

第六章 内、外科常见疾病31

第一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31

一、上呼吸道感染31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32

三、慢性支气管炎33

四、支气管哮喘33

五、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4

六、支气管扩张35

七、肺炎36

八、肺脓肿37

九、原发性支气管癌37

十、肺结核38

十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9

十二、肺栓塞40

十三、胸腔积液40

十四、自发性气胸41

十五、弥漫性间质性肺病42

十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2

十七、呼吸衰竭43

十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4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45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45

二、心律失常46

三、心搏骤停47

四、高血压病48

五、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50

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0

七、心绞痛51

八、心肌梗死52

九、心脏瓣膜病53

(一)二尖瓣狭窄53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54

(三)主动脉瓣狭窄55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5

十、心肌病55

(一)扩张型心肌病56

(二)肥厚型心肌病56

十一、感染性心内膜炎57

十二、急性心包炎58

十三、病毒性心肌炎58

十四、心脏肿瘤59

十五、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9

十六、肢端动脉痉挛病60

十七、心血管神经症61

第三节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62

一、胃-食管反流病62

二、急性胃肠炎63

三、慢性胃炎63

四、消化性溃疡64

五、功能性消化不良65

六、炎症性肠炎65

(一)克罗恩病65

(二)溃疡性结肠炎66

七、肠结核67

八、肠易激综合征68

九、大肠息肉69

十、慢性肝炎69

(一)慢性病毒性肝炎69

(二)酒精性肝病70

十一、肝硬化70

十二、肝性脑病71

十三、急性胰腺炎72

十四、慢性胰腺炎73

十五、急性阑尾炎74

十六、急性胆囊炎74

十七、慢性胆囊炎75

十八、胆石症75

十九、肠梗阻76

二十、吸收不良综合征77

二十一、上消化道出血77

第四节 血液和造血系统常见疾病78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78

二、缺铁性贫血78

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79

四、铁粒幼细胞性贫血79

五、溶血性贫血80

六、血红蛋白病80

(一)海洋性贫血80

(二)血红蛋白E病81

(三)血红蛋白M病81

(四)不稳定血红蛋白病81

七、真性红细胞增多症82

八、白细胞减少症82

九、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3

十、白血病83

(一)急性白血病83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4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4

十一、多发性骨髓瘤85

十二、恶性淋巴瘤86

(一)霍奇金病86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86

十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7

十四、过敏性紫癜87

十五、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87

十六、血友病88

(一)血友病甲88

(二)血友病乙88

十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8

第五节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疾病89

一、侏儒症89

二、巨人症90

三、高泌乳素血症91

四、尿崩症91

五、单纯性甲状腺肿92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93

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3

八、亚急性甲状腺炎94

九、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95

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95

十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96

十二、佝偻病和骨软化症97

十三、骨质疏松症97

十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98

十五、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99

十六、糖尿病99

十七、肥胖症100

十八、痛风(高尿酸血症)100

第六节 常见结缔组织病102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102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103

三、强直性脊柱炎104

四、干燥综合征104

五、大动脉炎105

六、巨细胞动脉炎106

七、结节性多动脉炎107

八、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108

九、Wegener肉芽肿108

十、白塞病109

十一、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110

十二、系统性硬化病111

十三、骨性关节炎112

第七节 神经、精神系统常见疾病113

一、精神分裂症113

二、抑郁症114

三、神经症115

四、癔症115

五、三叉神经痛116

六、面神经炎117

七、坐骨神经痛117

八、脑出血118

九、脑梗塞119

十、单纯疱疹病毒脑炎120

十一、癫痫121

十二、偏头痛122

十三、帕金森病122

十四、阿尔茨海默病123

十五、周期性麻痹124

十六、重症肌无力125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男性性功能障碍126

一、尿路感染126

(一)肾盂肾炎126

(二)膀胱炎126

(三)尿道炎127

二、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结核127

三、前列腺疾病128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28

(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29

(三)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30

(四)良性前列腺增生131

(五)前列腺癌131

四、尿路结石132

(一)肾结石132

(二)输尿管结石133

(三)膀胱结石134

(四)尿道结石135

五、男性不育135

六、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及性功能障碍137

(一)附睾炎137

(二)睾丸炎138

(三)性功能障碍(阴茎勃起功能障碍)139

第八章 妇产科常见疾病140

第一节 异常妊娠140

一、流产140

二、早产141

三、异位妊娠142

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42

五、胎膜早破143

第二节 产科急诊143

一、产后出血143

二、子宫破裂144

三、羊水栓塞144

四、胎儿窘迫146

五、产褥感染147

第三节 生殖系统炎症147

一、前庭大腺炎147

二、阴道炎148

三、输卵管卵巢炎149

四、子宫内膜炎150

五、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150

六、子宫肌瘤151

第四节 月经不调152

一、闭经152

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52

(一)无排卵性功血152

(二)有排卵型功血153

三、痛经153

第九章 儿科常见疾病155

一、新生儿黄疸155

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6

三、佝偻病156

四、小儿腹泻157

五、幼儿急疹158

六、流行性腮腺炎158

七、化脓性脑膜炎159

八、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160

九、急性肾小球肾炎160

十、肾病综合征161

第十章 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63

第一节 常见传染病163

一、流行性感冒163

二、病毒性肝炎164

三、细菌性痢疾165

四、流行性脑脊髓脑炎166

五、麻疹167

六、水痘168

七、伤寒168

八、疟疾169

第二节 寄生虫病170

一、蛔虫病170

二、蛲虫病170

三、钩虫病171

四、绦虫病和囊虫病171

第十一章 常见皮肤病与性病172

第一节 常见皮肤病172

一、毛囊炎、疖及痈172

二、丹毒173

三、带状疱疹173

四、疣174

五、体癣与股癣174

六、手癣与足癣175

七、甲真菌病176

八、接触性皮炎176

九、湿疹177

十、荨麻疹177

十一、丘疹性荨麻疹178

十二、药疹179

十三、瘙痒症179

十四、神经性皮炎180

十五、银屑病181

十六、斑秃181

十七、痤疮182

十八、酒渣鼻183

十九、白癜风183

二十、日光性皮肤病184

二十一、痱子185

二十二、冻疮185

二十三、疥疮186

第二节 常见性病187

一、梅毒187

二、淋病187

三、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188

四、尖锐湿疣188

五、生殖器疱疹189

六、艾滋病190

第十二章 眼科、耳鼻喉科及口腔科常见疾病191

第一节 眼科常见疾病191

一、睑腺炎191

二、倒睫与乱睫191

三、泪囊炎192

四、结膜炎192

五、沙眼193

六、角膜炎193

七、虹膜睫状体炎194

八、白内障195

九、青光眼195

十、玻璃体积血195

十一、视网膜色素变性196

十二、视神经萎缩196

第二节 耳部常见疾病197

一、外耳道炎和外耳道疖197

二、耳郭软骨膜炎197

三、分泌性中耳炎198

四、化脓性中耳炎199

五、感音神经性聋199

(一)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200

(二)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200

六、梅尼埃病201

第三节 鼻部常见疾病202

一、鼻出血202

二、急性鼻炎202

三、慢性鼻炎203

(一)慢性单纯性鼻炎203

(二)慢性肥厚性鼻炎203

四、变应性鼻炎204

五、鼻窦炎症204

(一)急性鼻窦炎204

(二)慢性鼻窦炎205

六、鼻真菌病206

第四节 咽喉部常见疾病207

一、咽炎207

二、喉的急性炎症性疾病207

(一)急性喉炎207

(二)急性会厌炎208

三、急性喉梗阻209

四、喉、气管异物209

五、食道异物210

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10

七、扁桃体炎211

第五节 口腔科常见疾病212

一、龋病212

二、牙本质过敏213

三、牙隐裂213

四、楔状缺损214

五、牙髓炎214

六、牙龈炎216

七、牙周炎217

八、口角炎218

九、口腔白斑219

十、慢性非特异性唇炎220

第三篇 药物学相关知识223

第十三章 药理学及常用药物基础知识223

第一节 药理学基本概念与新药开发223

一、药理学的内容和任务223

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224

三、新药开发与研究224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230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230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232

三、药物作用机制234

四、药物与受体235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237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237

二、时效关系及时量关系244

三、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245

四、药物消除动力学247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249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249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251

三、合理用药原则252

四、心理因素253

五、反复用药对机体的影响253

第五节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254

一、作用于胆碱受体的药物254

二、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258

第六节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265

一、镇静催眠药265

二、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268

三、抗精神失常药271

四、抗帕金森病药275

五、抗老年性痴呆药277

六、麻醉性镇痛药278

七、中枢兴奋药280

八、解热镇痛抗炎药281

第七节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285

一、抗心律失常药285

二、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291

三、抗高血压药294

四、抗心肌缺血药302

五、调血脂药305

六、减肥药309

第八节 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310

一、利尿药和脱水药310

二、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313

三、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318

四、组胺受体阻断药321

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322

六、子宫平滑肌兴奋药325

七、治疗骨质疏松症药326

第九节 激素及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329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329

二、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332

三、性激素334

四、避孕药336

五、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337

第十节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339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339

二、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生素342

三、氨基苷类抗生素345

四、四环素类及氯霉素347

五、喹诺酮类抗生素349

六、磺胺类抗菌药351

七、抗真菌药354

八、抗结核病药356

九、抗麻风病药358

十、抗病毒药359

第十一节 抗寄生虫病药物361

一、抗疟药361

二、抗阿米巴病药363

三、抗滴虫病药365

四、抗肠蠕虫药365

五、抗血吸虫病药366

六、抗丝虫病药367

第十二节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药物367

一、抗恶性肿瘤药367

二、免疫调节剂376

第十四章 药物分析379

第一节 药品质量标准379

一、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原则379

二、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基础379

三、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要点380

第二节 药品检验基本程序与实验数据处理387

一、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387

二、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388

第三节 药典基本知识391

一、中国药典391

二、常用的国外药典392

三、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393

第四节 常用药物分析方法395

一、物理常数测定法395

二、重量分析法397

三、容量分析法398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401

五、比色法404

六、红外分光光度法405

七、荧光分析法406

八、色谱法407

第五节 常见药物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413

一、芳酸及其酯类药物413

二、胺类药物413

三、巴比妥类药物414

四、磺胺类药物415

五、杂环类药物415

六、生物碱类药物416

七、糖类和苷类药物417

八、甾体激素类药物418

九、维生素类药物418

十、抗生素类药物419

第十五章 药剂学420

第一节 药物剂型420

一、液体制剂420

二、注射剂426

三、滴眼剂432

四、片剂433

五、散剂和颗粒剂439

六、胶囊剂和滴丸剂440

七、膜剂441

八、栓剂442

九、软膏剂443

十、眼膏剂和凝胶剂444

十一、气雾剂445

十二、药物新剂型446

第二节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451

一、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451

二、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455

三、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456

第三节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457

一、药物的吸收457

二、药物的分布460

三、药物代谢461

四、药物的排泄461

第四节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462

一、配伍变化的类型462

二、注射液的配伍变化463

三、配伍变化的研究和处理方法463

第十六章 药物化学466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466

一、镇静催眠药466

二、抗癫痫药467

三、抗精神病药469

四、抗抑郁症药470

五、镇痛药471

第二节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473

一、解热镇痛药473

二、非甾体抗炎药475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药物476

一、降血脂药476

二、抗高血压药477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480

四、抗心绞痛药物481

第四节 抗过敏药和抗消化道溃疡药484

一、抗过敏药484

二、抗消化道溃疡药486

第五节 合成抗菌药和抗病毒药物487

一、合成抗菌药物487

二、抗病毒药物489

第六节 抗生素491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491

二、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及其他类抗生素493

第七节 抗肿瘤药物495

一、烷化剂495

二、抗代谢药物496

三、其他类抗肿瘤药物497

第十七章 药学综合和药事法规499

第一节 合理用药499

一、合理用药的概念499

二、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499

三、合理用药的意义和目的501

四、不合理用药的表现501

五、不合理用药的后果501

六、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501

七、合理用药的原则502

八、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504

第二节 药物临床评价与药物不良反应505

一、药物临床评价的含义505

二、药物临床评价的意义505

三、药师在临床评价中的作用506

四、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506

五、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分类506

六、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507

七、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的基本概念507

八、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508

九、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评定依据及评定方法509

十、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509

十一、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510

十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510

十三、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510

十四、药源性疾病511

第三节 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512

一、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的关系512

二、几个重要参数513

三、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513

四、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意义513

五、需要监测的药物514

六、给药方案个体化514

第四节 临床常见中毒物质与解救515

一、毒物与中毒的概念515

二、中毒的一般解救办法515

三、特殊解毒剂介绍517

四、镇静催眠药中毒518

五、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520

六、抗癫痫药中毒520

七、杀虫农药中毒521

八、灭鼠药中毒523

九、其他物质中毒523

第五节 药学信息与服务524

一、药学信息与药物信息的基本概念524

二、药物信息的特点524

三、药物适应证及禁忌证的等级524

四、药学信息的种类525

五、国内与药学有关的光盘数据库简介526

第六节 药物经济学介绍526

一、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526

二、成本526

三、用药结果527

四、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27

五、药物经济学的实验研究方法527

六、药物经济学的实施步骤528

七、药物经济学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528

八、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528

第七节 药品管理法52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颁布与修订528

二、《药品管理法》主要内容529

第八节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538

一、药品注册管理的意义538

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主要内容538

第九节 药品进口管理办法547

一、药品进口管理的意义547

二、主要内容547

第十节 药品分类管理办法549

一、药品分类管理的根据549

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概念549

三、非处方药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规定549

四、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广告宣传的规定549

五、处方药、非处方药流通、使用管理的要求550

六、药品分类管理的部门550

第十一节 药品价格管理550

一、药品价格管理方式550

二、药品价格管理原则550

三、政府定价药品目录551

四、政府定价药品的价格管理551

五、市场调节价药品的定价551

六、加强药品市场价格的监督和检查551

第十二节 医疗保险药品与定点药店管理552

一、医疗保险药品管理552

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554

第十三节 特殊药品管理555

一、我国对特殊管理药品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555

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主要内容556

三、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560

第十四节 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质量管理规范561

一、医疗机构制剂概念561

二、《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质量管理规范》主要内容562

第十五节 执业药师管理564

一、执业药师和执业药师制度的概念564

二、我国执业药师管理模式564

第四篇 药房相关知识569

第十八章 医院药房管理的基础知识569

第一节 门诊药房的管理569

一、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任务569

二、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特点569

三、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570

第二节 门诊药房的岗位职责572

一、门诊药房负责人职责572

二、门诊药房调剂人员工作职责572

三、门诊药房工作制度573

四、门诊药房药品分包装管理制度574

第三节 住院药房的管理574

一、住院药房的一般常规管理574

二、住院药房的药品管理575

三、住院药房的调剂业务管理579

四、药品调配的常规管理581

五、临床各科室药品常规管理583

六、住院药房的基础临床药学工作586

七、住院药房工作制度588

第四节 住院药房的岗位职责592

一、住院药房负责人岗位职责592

二、住院药房配方人员岗位职责592

三、中心摆药室摆药人员岗位职责593

四、住院药房药品分装人员岗位职责594

五、住院药房工人岗位职责594

第五节 急诊药房的管理595

一、药品的质量管理595

二、急诊药库及账物的管理595

三、急诊药品的分类管理596

四、急诊药房处方的调配管理597

第六节 急诊药房的岗位职责598

一、急诊药房人员的任务598

二、急诊药房人员岗位操作规程598

三、急诊药房值班人员的工作职责599

第七节 药库房管理599

一、药库房药品储存环境管理599

二、药库房药品的分类储存与堆码603

三、药库房药品收、储、养、发操作技术604

四、药库房计算机管理609

五、药库房放射性药品和非药品医用商品的管理611

六、药库房管理制度612

第八节 药库房岗位职责616

一、药库房主任(组长)岗位职责616

二、药库房采购岗位职责616

三、药库房保管岗位职责617

四、药库房物价员岗位职责618

五、药库房会计岗位职责619

六、药库房计算机操作员岗位职责619

七、药库房工人岗位职责620

第九节 静脉配液中心的管理620

一、PIVAS的建立620

二、PIVAS的管理621

第十节 中药房的管理622

一、中药房工作制度622

二、中药房负责人员岗位责任制623

三、中药房调剂人员岗位责任制623

四、中药汤剂煎药人员岗位职责624

五、特殊煎药法624

六、汤剂的服法625

七、中药房核对员岗位职责625

八、中药房装斗员工作职责625

九、中药房保管员岗位职责625

十、中药的配伍禁忌与妊娠禁忌626

十一、特殊中药的调剂与管理627

十二、毒性中药的调剂与管理628

十三、处方的管理制度630

十四、中成药库房工作制度631

十五、炮制室工作制度632

第十九章 社会药房管理的基础知识633

第一节 社会药房的特殊性与职能633

一、社会药房特殊性633

二、社会药房的职能634

三、社会药房的类型634

第二节 社会药房的管理634

一、社会药房的人员及培训634

二、社会药房的设施和设备635

三、社会药房的库房和销售管理635

第三节 社会药房的前台服务641

一、社会药房的药学服务641

二、社会药房的药品调配643

第二十章 处方管理的基础知识645

第一节 处方的定义和法律要求645

一、处方的定义645

二、法律要求645

第二节 一般药品处方的管理645

第三节 特殊药品处方的管理648

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649

第四节 医疗保险处方的特殊要求650

一、医保处方权限限定650

二、医保处方剂量规定650

三、医保药品选择651

第五节 处方的保管与销毁651

第二十一章 药品流通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652

第一节 药品流通及其监督管理652

一、药品流通的概念、构成及特点652

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652

第二节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认证管理654

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654

二、GSP认证管理658

第三节 药品流通中其他相关法律法规661

一、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661

二、药品现代物流管理663

三、流通领域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663

四、药品流通领域的执业药师制度664

第二十二章 优良药房工作规范666

一、总则666

二、人员、职责与服务礼仪667

三、药学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667

四、药房工作环境667

五、药房设施与设备668

六、药品(西药)调剂668

七、质量保证669

八、工作安全与环境保护670

九、药品调配差错的预防和处理671

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672

十一、开展药学服务,促进科学、合理用药674

第二十三章 药品包装及药品标识物管理675

第一节 药品包装与标识物675

一、药品包装与标识物的含义675

二、药品包装和标识物的作用676

第二节 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管理676

一、药品包装管理规定676

二、药品标签管理规定678

三、药品说明书管理规定680

第三节 药品批准文号管理680

一、药品批准文号格式681

二、药品批准文号规定681

三、药品批准文号的管理规定681

第四节 药品商标管理682

一、商标与注册商标682

二、药品商标管理规定682

第二十四章 医院制剂管理的基础知识685

第一节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相关规定685

一、医院制剂的管理规定685

二、制剂申报审批规定686

三、违反制剂配制法规的处罚规定687

第二节 医院制剂常用剂型配制要点687

一、灭菌制剂687

二、普通制剂690

三、中药制剂691

第三节 医院制剂的质量检验691

一、药检室的组成与结构691

二、质量标准内容及要求692

三、常用制剂质量要求693

第四节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质量管理694

一、硬件694

二、软件696

附录 执业药师工作常用资料705

附录1 法定计量单位705

附录2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与中文对照表710

附录3 临床药物动力学符号注释715

附录4 常用医学名词简称720

附录5 营养学基础知识731

附录6 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表749

附录7 女子标准体重对照表761

附录8 男子标准体重对照表762

附录9 常用抗菌药物名称对照表763

附录10 抗菌药物常用制剂规格及成人用量与用法769

附录11 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用药指南779

附录12 常见儿童禁用或慎用的药物785

附录13 老年人用药指南789

附录14 老幼用药剂量折算方法792

附录15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用药指南796

附录16 孕期用药的危险时期及不良反应803

附录17 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表815

附录18 成人常用药物极量表8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