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翁其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6706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一、冷冲压的特点和应用1
二、冷冲压的现状和发展动向1
三、冷冲压基本工序的分类3
四、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7
第二章 冷冲压变形基础8
第一节 塑性、变形抗力及其影响因素8
一、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抗力的概念8
二、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因素8
第二节 冲压成形的应力和应变9
一、应力状态9
二、塑性条件(屈服条件)12
三、应变状态14
四、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15
第三节 冷冲压成形中的硬化现象17
一、硬化现象17
二、硬化曲线17
三、拉伸试验的卸载规律和反载软化现象18
第四节 冷冲压材料及其冲压成形性能19
一、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19
二、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试验20
三、对冷冲压材料的基本要求24
四、常用冷冲压材料及其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24
第三章 冲裁26
第一节 冲裁过程的分析26
一、冲裁变形过程26
二、冲裁切断面分析27
三、提高冲裁件质量的途径28
第二节 冲裁模间隙28
一、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28
二、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30
三、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30
四、冲裁模间隙值的确定30
第三节 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33
一、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的依据和原则33
二、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33
第四节 冲裁件的工艺性39
一、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39
二、冲裁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40
第五节 排样41
一、材料的合理利用41
二、排样方法42
三、搭边42
四、条料宽度与导料板间距离的计算44
五、排样图46
第六节 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47
一、冲裁力的计算47
二、卸料力、推件力及顶件力的计算47
三、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48
四、降低冲裁力的方法48
五、冲模压力中心的确定50
第七节 冲裁模分类52
第八节 典型冲裁模的结构分析53
一、单工序冲裁模(简单冲裁模)53
二、级进模59
三、复合模64
第九节 冲裁模主要部件和零件的设计与选用67
一、冲模零件的分类67
二、工作零件68
三、定位零件78
四、卸料装置86
五、模架及零件94
六、其它支承零件99
七、紧固件100
八、冲模的组合结构100
第十节 硬质合金冲裁模101
一、硬质合金材料性能及其模具寿命101
二、硬质合金冲裁模结构特点102
三、硬质合金冲裁模对冲裁工艺设计的要求103
第十一节 小孔冲裁模105
一、提高冲小孔凸模强度和刚度的方法105
二、小孔冲裁模典型结构106
第十二节 整修107
一、整修原理107
二、外缘整修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07
三、内缘整修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08
四、整修特点及应用场合110
第十三节 精密冲裁110
一、带齿压料板精冲(简称精冲)110
二、半精密冲裁125
第十四节 非金属材料的冲裁126
第十五节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设计要点128
第四章 弯曲133
第一节 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133
一、弯曲变形过程133
二、塑性弯曲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状态133
三、弯曲变形程度及其表示方法135
四、板料塑性弯曲的变形特点136
第二节 最小弯曲半径136
一、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137
二、最小弯曲半径rmin的数值137
三、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的方法138
第三节 弯曲卸载后的回弹138
一、回弹现象138
二、影响回弹的因素138
三、回弹值的确定140
四、减少回弹的措施141
第四节 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143
一、弯曲中性层位置的确定143
二、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143
第五节 弯曲力的计算145
一、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145
二、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145
三、顶件力或压料力146
四、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146
第六节 弯曲件的工艺性146
一、弯曲件的精度146
二、弯曲件的材料147
三、弯曲件的结构147
第七节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148
一、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148
二、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149
第八节 弯曲模设计150
一、典型弯曲模结构150
二、弯曲模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56
三、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156
第五章 拉深160
第一节 拉深基本原理160
一、拉深变形过程及特点160
二、拉深过程中坯料内的应力与应变状态163
三、拉深时凸缘区的应力分布与起皱165
四、筒壁传力区的受力分析与拉裂167
第二节 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168
一、坯料形状和尺寸确定的依据168
二、简单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169
三、复杂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172
第三节 圆筒形件的拉深系数175
一、拉深系数及其极限175
二、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176
三、极限拉深系数的确定177
第四节 圆筒形件的拉深次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178
一、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次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178
二、有凸缘圆筒形件拉深方法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180
第五节 圆筒形件拉深的压料力与拉深力187
一、拉深时的起皱与防皱措施187
二、压料力的确定188
三、压料装置189
四、拉深力的计算192
五、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192
六、拉深功的计算193
第六节 阶梯形件的拉深193
一、判断能否一次拉深成形193
二、阶梯形件多次拉深的方法194
第七节 盒形件的拉深195
一、盒形件拉深的变形特点195
二、盒形件坯料的形状和尺寸的确定196
三、盒形件拉深变形程度198
四、盒形件的多工序拉深方法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199
五、其它盒形零件的拉深203
六、盒形件拉深力的计算204
第八节 曲面形状零件的拉深204
一、曲面形状零件的拉深特点205
二、球形件拉深方法208
三、抛物线形零件的拉深方法209
四、锥形零件的拉深210
第九节 非旋转体曲面零件拉深213
一、成形特点213
二、成形工艺213
三、非旋转体零件的拉深模214
第十节 拉深件的工艺性218
一、拉深件的公差等级218
二、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218
第十节 拉深模218
一、拉深模分类及其典型结构218
二、拉深模工作部分的结构和尺寸220
第十二节 其它拉深方法225
一、柔性模拉深225
二、带料连续拉深228
三、变薄拉深233
第十三节 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236
一、润滑236
二、热处理237
三、酸洗237
第六章 其它冲压成形238
第一节 胀形238
一、胀形的变形特点238
二、平板坯料的起伏成形238
三、空心坯料的胀形240
第二节 翻孔与翻边242
一、翻孔242
二、翻边246
三、变薄翻孔248
四、翻孔翻边模结构249
第三节 缩口250
一、缩口变形特点及变形程度250
二、缩口工艺计算250
三、缩口模结构252
第四节 旋压252
一、旋压工艺252
二、变薄旋压工艺254
第五节 校形256
一、校形的特点及应用256
二、平板零件的校平257
三、空间形状零件的整形258
第七章 冷挤压259
第一节 概述259
一、冷挤压的分类259
二、冷挤压的特点及应用262
三、当前应用冷挤压技术应解决的主要问题264
第二节 冷挤压的金属变形264
一、正挤压的金属变形264
二、反挤压的金属变形266
三、复合挤压的金属变形266
四、冷挤压的变形程度267
第三节 冷挤压的材料与坯料准备269
一、冷挤压用原材料269
二、冷挤压坯料形状和尺寸的确定269
三、冷挤压坯料的加工方法271
四、冷挤压坯料的软化处理271
五、冷挤压坯料的表面处理与润滑271
第四节 冷挤压力的确定272
一、冷挤压力曲线272
二、单位挤压力及其影响因素272
三、挤压力的确定272
四、冷挤压力机的选用276
第五节 冷挤压件的工艺性277
一、冷挤压件的结构工艺性277
二、冷挤压件的尺寸公差与表面粗糙度277
第六节 冷挤压工艺过程设计279
一、冷挤压工艺方案的确定279
二、冷挤压件图的设计283
三、冷挤压的典型实例283
第七节 冷挤压模具285
一、典型冷挤压模具结构285
二、冷挤压凸模与凹模的设计288
三、预应力组合凹模的设计291
第八节 温热挤压294
第八章 简易冲模295
第一节 锌基合金冲模295
一、锌基合金冲模的特点及应用295
二、锌基合金的成分和性能295
三、锌基合金冲裁模的设计和制造295
四、锌基合金成形模的设计和制造298
第二节 聚氨酯橡胶冲模298
一、聚氨酯橡胶冲模的特点及应用298
二、聚氨酯橡胶特性及选用299
三、聚氨酯橡胶冲裁模的设计299
四、其它聚氨酯橡胶冲模的典型结构301
第三节 薄板冲模302
一、薄板冲模的特点及应用302
二、薄板冲模结构及工作部分的设计302
三、薄板冲模主要零件的制造304
第四节 组合冲模305
一、分解式组合冲压原理305
二、分解式组合冲模的特点及应用305
三、典型分解式组合冲模结构306
四、分解式组合冲模的设计308
第九章 自动模与多工位级进模211
第一节 冲压生产的自动化与自动模211
第二节 自动送料装置211
一、自动送料装置的分类211
二、丽种常用自动送料装置211
三、自动上件装置321
第三节 自动出件装置330
一、气动式出件装置330
二、机械式出件装置330
三、出件与冲压工作的配合332
第四节 自动检测与保护装置332
一、原材料的检测与自动保护333
二、模具内的检测与保护装置333
三、出件检测与自动保护装置334
第五节 自动模设计要点334
一、对自动模的要求334
二、自动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334
第六节 多工位级进模335
一、多工位级进模的分类336
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步骤336
三、多工位级进模的排样图设计336
四、多工位级进模的步距精度与条料的定位误差340
五、多工位级进模结构设计344
第十章 冲压模具寿命及模具材料352
第一节 冲压模具寿命352
一、冷冲模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352
二、影响冲模寿命的因素及提高冲模寿命的措施353
第二节 冲压模具材料356
一、对冷冲模工作零件材料的要求356
二、冷冲模具材料的种类及特性356
三、冷冲模具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要求359
第十一章 冲压生产及冲模的安全措施363
第一节 冲压生产的安全措施363
一、冲压生产发生事故的原因363
二、冲压生产中安全保护的主要措施363
第二节 冲模的安全措施363
一、冲模结构的安全措施363
二、冲模的安全装置364
三、冲模的其它安全措施365
第十二章 冲压工艺过程的制定366
第一节 制定冲压工艺过程的基础366
一、工艺设计的原始资料366
二、掌握变形规律,正确制定工艺过程366
第二节 冲压工艺过程的制定371
一、对零件图的分析371
二、冲压件总体工艺方案的确定372
三、冲压工序性质、数目与顺序的确定372
四、冲压工序件形状和尺寸的确定379
五、冲压设备的选择380
六、冲压工艺文件的编写380
第三节 冲压件工艺过程制定实例380
一、零件图的分析380
二、外壳冲压工艺过程的确定381
三、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383
四、冲压工艺过程卡的编写385
参考文献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