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放射物理与防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放射物理与防护](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0171804.jpg)
- 李迅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088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6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放射物理与防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物质的结构1
第一节 原子结构1
一、初期理论的实验基础1
二、玻尔的原子模型3
三、核外的电子结构7
第二节 原子核结构9
一、原子核组成9
二、原子核结合能9
第二章 核转变12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衰变类型12
一、α衰变12
二、β衰变13
三、γ衰变和内转换14
第二节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15
一、衰变规律15
二、衰变平衡17
第三章 X线产生20
第一节 X线的发现20
第二节 X线的本质与特性21
一、X线的本质21
二、X线的基本特性22
第三节 X线的产生装置23
一、X线的产生条件23
二、X线的产生装置23
第四节 X线的产生原理24
一、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4
二、X线的产生原理25
第五节 X线的量与质31
一、概念及其表示方法31
二、影响X线量和质的因素32
第六节 X线的产生效率34
第七节 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35
一、薄靶周围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35
二、厚靶周围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36
第四章 X(或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9
第一节 概述39
一、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几率40
二、射线的衰减40
三、能量转移和吸收42
第二节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43
一、光电效应43
二、康普顿效应46
三、电子对效应49
第三节 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过程50
一、相干散射50
二、光核作用51
第四节 各种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51
一、X线引发效应总结51
二、Z和hv与三种基本作用的关系51
三、在诊断放射学中各种基本作用发生的相对几率52
第五章 X(或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54
第一节 单能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54
一、窄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54
二、宽束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56
第二节 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57
一、连续X线在物质中的衰减特点57
二、影响X线衰减的因素58
三、X线的滤过60
第三节 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63
一、人体的构成元素和组织密度63
二、X线通过人体的衰减规律63
第六章 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66
第一节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66
一、描述辐射场性质的量66
二、照射量68
三、比释动能69
四、吸收剂量70
五、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及照射量之间的关系和区别71
第二节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和单位74
一、当量剂量74
二、有效剂量75
三、集体当量剂量和集体有效剂量77
四、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78
第七章 放射线的测量79
第一节 照射量的测量79
一、自由空气电离室79
二、实用型电离室80
三、电离电荷测量电流82
第二节 吸收剂量的测量82
一、吸收剂量的基本测量法82
二、电离室测量法83
三、吸收剂量的其他测量方法87
第三节 射线质的测定89
一、400kV以下X线质的测定89
二、高能X线能量的测定89
三、高能电子束能量的测定90
第八章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91
第一节 放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91
一、X线在诊断方面的应用91
二、放射线在治疗方面的应用94
三、放射性核素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94
第二节 放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95
一、确定性效应95
二、随机性效应96
第三节 胎儿出生前受照效应99
一、胚胎死亡99
二、畸形99
三、智力低下99
四、诱发癌症99
第四节 皮肤效应100
一、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00
二、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00
三、放射性皮肤癌101
第五节 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102
一、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因素102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102
三、环境因素103
第九章 放射治疗剂量学104
第一节 基本概念104
一、放射治疗常用的放射源及照射方式104
二、放射治疗物理学有关的名词105
三、射线中心轴上百分深度剂量105
四、射线中心轴上组织空气比108
五、组织最大比109
第二节 放射治疗剂量计算实例110
第三节 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学111
一、辐射源111
二、放射源周围的剂量分布112
三、腔内治疗剂量学113
四、组织间治疗剂量学115
第十章 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116
第一节 放射防护法规116
第二节 放射防护标准116
一、标准的概念116
二、标准的发展117
三、医用放射防护标准117
第三节 放射防护标准介绍118
一、我国现行放射防护标准118
二、ICRP1990年建议书关于放射防护标准的建议120
三、IBSS限值121
第四节 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的贯彻实施121
一、放射工作单位自主管理121
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122
第十一章 放射线屏蔽防护124
第一节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124
一、时间防护124
二、距离防护124
三、屏蔽防护124
第二节 屏蔽材料125
一、对屏蔽材料的要求125
二、常用屏蔽防护材料125
第三节 屏蔽厚度的确定方法127
一、确定屏蔽厚度的依据127
二、屏蔽厚度的计算128
第十二章 医用放射线的防护134
第一节 医用诊断X线的防护134
一、防护原则134
二、诊断X线机防护性能要求134
三、放射防护设施135
四、防护操作137
五、妇女X线检查的防护138
六、儿童X线检查的防护140
第二节 医用治疗放射线的防护140
一、医用加速器的防护140
二、医用7照射远距离治疗的防护141
三、放射治疗中对患者的防护142
第三节 放射防护监测143
一、场所放射防护监测144
二、个人剂量监测144
第十三章 放射防护管理147
第一节 防护管理机构147
第二节 申请许可制度147
一、许可登记管理制度147
二、放射工作单位必备的条件148
第三节 防护管理内容148
一、X线机的生产148
二、射线防护器材149
三、防护知识培训149
四、健康管理150
五、放射事故管理151
六、质量保证153
七、档案管理154
实验一 半价层的测量155
实验二 X线机输出量的测量156
实验三 透视X线机防护区照射量率的测试157
实验四 铅当量的测量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