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材完全解读 高中物理 选修1-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材完全解读 高中物理 选修1-2](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1790904.jpg)
- 吴晓毅本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0067139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50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166页
- 主题词:物理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材完全解读 高中物理 选修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3
第一节 分子及其热运动3
1.组成物质的分子3
2.分子的大小4
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4
4.阿伏加德罗常数5
5.分子间有空隙5
6.扩散现象5
7.布朗运动5
8.分子的热运动6
9.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6
10.分子力的特点和规律——图解法分析分子受力7
11.对微观量的估算方法8
1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8
13.对布朗运动示意图的理解9
14.分子力做功正负的判断9
15.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9
16.布朗运动与分子运动9
17.在阳光中看到的灰尘浮动不是灰尘颗粒在做布朗运动10
18.借助弹簧小球模型理解分子力10
19.气体容易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容易压缩的理解10
20.分子力的本质10
21.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生产上的应用10
22.分子动理论11
第二节 温度和温标13
1.平衡态与状态参量13
2.热平衡与温度13
3.温度计与温标13
4.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14
5.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区别与联系14
6.易混淆的问题14
7.温度计的读数14
8.电阻温度计14
第三节 内能16
1.分子的动能16
2.分子势能16
3.物体的内能17
4.物体内能改变的判断方法18
5.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的计算18
6.区别几个概念18
7.“分子势能最小”与“分子势能等于零”的区别19
第四节 固体和液体22
1.晶体和非晶体22
2.单晶体和多晶体22
3.晶体的微观结构22
4.晶体的微观结构的特点22
5.如何用微观结构理论解释晶体的特性22
6.多晶体的微观结构及性质23
7.液体的微观结构23
8.液体的表面张力23
9.浸润和不浸润24
10.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产生的原因24
11.毛细现象25
12.毛细现象产生的原因25
13.液晶26
14.解答与本节知识点相关试题应注意的问题26
第五节 气体的压强29
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29
2.气体压强的产生29
3.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30
4.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30
5.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30
6.气体分子的速率和统计规律31
7.气体压强的计算原则和方法31
8.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33
第二章 能量的守恒与耗散42
第一节 能量守恒定律42
1.能量的转化42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44
3.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44
4.永动机不可能制成44
5.学会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热力综合问题44
6.思考与讨论45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47
1.不同形式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47
2.热力学第一定律47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和分析方法48
4.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的步骤49
5.几个物理量的概念界定49
第三节 热机的工作原理52
1.热机52
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52
3.燃气轮机53
4.制冷机53
5.火箭54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56
1.热传导的方向性56
2.热机的效率56
3.第二类永动机56
4.热力学第二定律57
5.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区别58
6.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中应明确的几点58
7.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58
8.不可能制成第二类永动机59
9.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是等价的证明60
10.区分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60
第五节 有序、无序和熵63
1.能量的耗散与退化63
2.绝对零度不可到达——热力学第三定律63
3.有序向无序的转化63
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4
5.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微观意义的理解64
6.熵65
7.问题讨论——热传递具有方向性65
8.熵与能量退降65
第三章 核能73
第一节 放射性的发现73
1.伦琴射线73
2.天然放射现象——贝克勒尔的发现74
3.对放射线的研究74
4.天然放射现象及其意义75
5.三种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特点和判断方法75
6.伦琴射线为什么又称X射线76
第二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79
1.α粒子散射实验79
2.原子的核式结构79
3.原子核的组成79
4.同位素80
5.核反应80
6.原子核的人工转变80
7.核力81
8.核能81
9.质量亏损81
10.质能方程81
11.解题依据和方法一82
12.解题依据和方法二82
13.解题依据和方法三82
14.写核反应方程的方法82
15.核能的计算方法82
16.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理解83
17.正确认识质量亏损84
第三节 放射性衰变88
1.天然放射现象88
2.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性88
3.放射性衰变88
4.半衰期89
5.放射性同位素89
6.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90
7.放射性的污染和防护91
8.核反应方程的配平及α、β衰变次数的确定方法91
9.三种射线在电场、磁场中偏转问题的判断方法91
10.为什么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率与物质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92
11.碳14放射性鉴年法92
12.阴极射线中的电子流与β射线有什么区别92
13.知识归纳93
专题 三种射线在磁场和电场中轨迹的讨论96
1.轨迹讨论的意义96
2.三种射线在电场中的偏转情况96
3.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96
4.对α衰变和β衰变在磁场中轨迹的分析97
5.知识归纳98
第四节 裂变与聚变99
1.核子的平均质量99
2.重核的裂变——铀核的裂变99
3.轻核的聚变100
4.聚变与裂变的区别100
5.核能的计算方法101
6.轻核聚变释放核能的计算方法101
7.为什么铀的同位素中235 92U最易发生链式反应102
8.临界体积102
9.原子弹102
10.核电站102
11.聚变比裂变反应能放出更多能量的原因102
12.粒子物理简介103
13.战术核武器——中子弹103
第五节 核能的利用108
1.核电站108
2.核反应堆108
3.核污染109
4.核废料的处理109
5.核电的安全性110
6.核能的多种用途110
7.学习和解题的方法110
8.可控热核反应的现状和前景110
第四章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20
第一节 热机的发展和应用120
1.远古时代人类对能源的利用120
2.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120
3.第一次工业革命121
4.蒸汽机的广泛应用122
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22
6.内燃机的诞生和发展122
第二节 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124
1.电力革命的科学基础124
2.电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24
3.电信的发展历程125
4.白炽灯泡的发明与照明灯具的发展125
5.第二次工业革命给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带来的影响125
第三节 新能源的开发127
1.传统能源127
2.能源危机127
3.新能源的开发127
4.太阳能127
5.风能128
6.生物质能128
7.地热能128
8.氢能128
9.应用本节知识解题的思路129
10.能源的定义129
11.能源的分类129
12.几种能源的能量密度129
第四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32
1.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32
2.酸雨132
3.失控的温室效应132
4.热岛效应132
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33
6.我们只有一个地球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