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管理学
  • 苏东水,彭贺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5227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管理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东方管理文化的复兴1

前言1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中国管理学的研究对象3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管理学3

一、中国管理学的研究对象3

二、中国管理学的学科发展5

三、中国管理学的学科体系9

第二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管理学11

一、中国管理学的现代价值11

二、中国管理学的理论价值14

三、中国管理学的实践价值15

第三节 中国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6

一、量化与质化结合16

二、古今中外相结合17

三、多种学科相结合18

第二章 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20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时期的管理思想20

一、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20

二、秦汉时期的管理思想26

三、盛唐时期的管理思想28

四、宋元时期的管理思想30

五、晚明时期的管理思想32

六、前清时期的管理思想34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的管理思想37

一、魏源的管理思想37

二、康有为的管理思想38

三、张之洞的管理思想39

四、张謇的管理思想39

五、孙中山的管理思想41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42

一、中国现当代的治国思想42

二、中国现当代的治生思想44

三、中国现当代的治家思想47

四、中国现当代的治身思想48

第三章 中国管理学的融合创新51

第一节 中国管理学的现代发展51

一、从东方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索中国管理52

二、从宏观视角探讨中国国民经济管理53

三、从中观视角探索中国产业经济理论54

四、从微观视角探索中国现代企业管理55

五、从人为学视角探索中国行为管理58

第二节 中国管理学的“三为”哲学观58

一、人本管理哲学59

二、人德管理哲学60

三、人为管理哲学61

第三节 中国管理学的融合创新62

一、中国管理学的回归62

二、西方管理学的发展趋势64

三、国际管理学者的共识67

第二篇 治国学73

第四章 立国之本73

第一节 以人为本73

一、人与国家73

二、民主价值75

三、以民为本76

四、人才立国77

第二节 民生为基78

一、生产发展79

二、生活幸福80

三、生态和谐81

第三节 法治安邦82

一、创立共和83

二、依法治国84

三、追求正义86

第四节 德治兴邦87

一、以德辅法88

二、为政以德89

三、德化天下90

第五章 治国之道93

第一节 治国基础93

一、制度93

二、文化95

三、权威96

第二节 治国主体97

一、政党98

二、官僚99

三、政治家100

四、非政府组织101

第三节 治国原则102

一、中庸102

二、和谐103

三、无为105

第四节 治国目标107

一、国富民强107

二、政治民主108

三、社会和谐109

第六章 兴国之要113

第一节 治理模式113

一、治理模式的演革113

二、各种治理的比较115

三、中国的治理模式117

第二节 产业制胜119

一、产业经济管理119

二、产业结构优化120

三、产业布局优化122

第二节 科教兴国125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125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126

三、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127

第三节 资源优化128

一、资源概述128

二、优化配置129

三、科学发展观130

第四节 平衡发展132

一、区域平衡发展132

二、城乡平衡发展139

三、阶层平衡发展141

第七章 邦交之策144

第一节 和平崛起144

一、概念提出144

二、主要内涵145

三、现实意义147

第二节 与邻为善149

一、与邻为善的渊源149

二、睦邻外交的历史150

三、睦邻外交的内涵151

第三节 和而不同154

一、“和而不同”的内涵154

二、“和而不同”的实践155

第三篇 治生学161

第八章 德正生厚161

第一节 富民与伦理道德161

一、经济发展的伦理取向161

二、伦理道德以富民为基162

第二节 义利的现代价值166

一、义利思想166

二、以义求利168

三、先利后义170

四、义利结合172

第三节 消费与伦理道德173

一、消费的道德倾向173

二、奢俭与经济发展174

第九章 商帮之道178

第一节 历史商帮178

一、商帮概述178

二、晋商之路179

三、徽商之道185

第二节 现代新商188

一、新浙商188

二、新沪商190

三、新苏商191

四、新闽商192

五、新粤商195

六、新鲁商196

七、新台商197

八、新华商198

第三节 新商模式200

一、苏南模式200

二、温州模式202

三、泉州模式205

第十章 应变管理213

第一节 辩证变易213

一、“变易”概念213

二、组织变革214

三、应变之道215

第二节 刚柔相济217

一、思想渊源218

二、刚柔兼容219

三、柔性管理220

第三节 危机管理225

一、何谓危机225

二、管理方法227

第四节 学习创新232

一、组织学习232

二、组织创新233

三、学习型组织234

第十一章 网络经营237

第一节 社会资本237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237

二、企业的社会资本240

三、中国式社会资本241

第二节 关系营销243

一、五缘网络243

二、关系营销246

三、五缘营销网络247

第三节 信息制胜249

一、信息界定250

二、信息管理250

第四篇 治家学255

第十二章 治家基础255

第一节 何谓家庭255

一、家庭内涵255

二、亲缘关系256

三、功能变迁260

第二节 传统治家理论261

一、西方治家思想261

二、中国治家思想264

第三节 现代治家方法266

一、家庭计划管理267

二、家庭分工管理271

三、家庭决策管理273

四、家庭沟通管理275

五、家庭规范管理276

六、家庭目标管理278

第十三章 家业管理281

第一节 家庭生产281

一、家庭的经济分析281

二、家庭生产的内涵282

三、家庭生产的演进283

第二节 家庭消费288

一、古代家庭消费观288

二、现代家庭消费观291

三、现代家庭消费原则294

第三节 家庭理财296

一、家庭理财的内涵与外延297

二、传统社会的家庭理财297

三、现代社会的家庭理财299

四、21世纪家庭理财趋势301

第十四章 家族企业303

第一节 家庭创业303

一、家族企业概述303

二、家庭创业优势305

三、家庭创业陷阱307

第二节 家族企业治理308

一、家族企业的人本管理308

二、家族企业的人德管理309

三、家族企业的人为管理310

第三节 家族企业承续313

一、承续的提出313

二、接班人计划313

三、承续双方的解决之道314

四、承继之后面临的挑战315

第十五章 家国和谐317

第一节 家庭伦理317

一、传统家庭伦理的特征317

二、现代家庭伦理面临的挑战319

三、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320

第二节 家庭教育321

一、家庭教育的涵义321

二、家庭智育:启蒙教育321

三、家庭德育:终生教育322

四、人为为人:家教宗旨323

第三节 家庭、社会与国家323

一、齐家治国平天下323

二、家庭与社会326

三、家庭与政治329

第五篇 治身学337

第十六章 修身之道337

第一节 以乐为本337

一、行善得乐337

二、仁者之乐338

三、通达之乐340

第二节 以诚为基341

一、德不高则行不远341

二、言必信,行必果344

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45

第三节 以谦为益346

一、满招损,谦受益346

二、谦虚谨慎,虚怀若谷347

三、以谦为益,厚德载物348

四、以谦为益与官德修养349

第十七章 待人之道352

第一节 与人为善352

一、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352

二、与人为善的基本原则354

三、与人为善,与邻为善357

第二节 以礼相待357

一、礼的内涵与起源358

二、以礼相待的态度359

三、以礼相待的原则360

四、礼与家庭传统伦理361

第三节 以和为贵362

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362

二、传统和谐精神的内涵363

三、以和为贵的基本原则365

四、构建和谐的实践366

第十八章 成事之道369

第一节 以勤为先369

一、以勤为先370

二、勤的价值371

三、勤的体现372

第二节 以俭为美374

一、什么是俭374

二、俭的价值375

三、俭的体现377

第三节 以志为纲379

一、志存高远380

二、持之以恒381

三、刚健有为383

结束语:中国式企业领导的修炼哲学386

参考文献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