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理学哲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理学哲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1775647.jpg)
- 吴国林,孙显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401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物理学哲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理学哲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实在的意义1
一、物理学体现的实在的涵义1
(一)物理学中的实在概念的演变1
(二)势:一种可能的物质存在新形式4
(三)势与场的比较10
二、实在意义的拓展13
(一)古代与近代的实在的涵义13
(二)科学实在论与反科学实在论的争论16
(三)在反实在论的语境中20
(四)后现代语境中“实在”涵义的变化28
第二章 论开放实在33
一、开放实在的具体体现33
(一)几何相因子与开放实在33
(二)准粒子与开放实在35
(三)虚拟现实与开放实在38
(四)赛博空间与开放实在39
二、其他自然科学中所体现的开放实在46
三、开放实在论的基本特点50
第三章 时间与空间52
一、宇宙的涵义52
(一)古代的宇宙概念52
(二)近代以来的宇宙概念55
二、宇宙创生的物质性61
(一)宇宙有创生吗61
(二)霍金宇宙创生的“无边界”方案62
(三)维伦金、林德宇宙创生的“隧道”方案65
(四)“有生于无”的涵义68
(五)宇宙创生具有物质性70
三、时空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72
(一)经典时空的稳定性73
(二)N体问题75
(三)夜黑佯谬77
(四)量子时空的不稳定性78
(五)微观粒子的稳定性81
(六)稳定与不稳定的统一82
四、宇宙的有限无限问题83
(一)线性科学、线性宇宙学及其局限性85
(二)非线性宇宙与混沌宇宙87
(三)宇宙有限无限概念的哲学分析93
(四)宇宙有限无限的非线性、混沌分析97
第四章 物质可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102
一、物质可分性的科学考察102
二、当代科学对物质可分性的启示106
(一)“分”的概念分析106
(二)当代科学的启示109
(三)整体论和复杂系统理论的启示114
(四)物质无限可分论的意义分析116
三、物理可分性的方法论审视119
(一)物质观的方法论审视119
(二)物质观在互斥中寻求互补121
(三)物质有限可分与物质无限可分的统一123
第五章 量子现象与量子实在127
一、从经典现象到量子现象127
(一)经典力学的粒子概念127
(二)微观客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129
(三)对波粒二象性的分析131
(四)量子力学的基本公设134
二、量子实在138
(一)算符的涵义138
(二)关于算符的几点思考141
(三)波函数的实在性143
(四)薛定谔“猫”佯谬144
(五)延迟选择实验149
(六)经典实在、量子实在与环境152
第六章 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154
一、经典力学的测量问题154
二、有关量子力学测量理论介绍156
(一)投影测量156
(二)广义测量157
(三)局域测量158
(四)量子非破坏性测量159
三、“主观介入”与量子力学测量理论的意义161
(一)量子力学是否有“主观介入”?161
(二)量子力学测量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哲学意义164
四、客观性与主体间性169
(一)主体间性的规定性与演变169
(二)主体间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关系176
第七章 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182
一、量子信息理论简介182
(一)量子信息理论的兴起182
(二)经典信息的涵义184
(三)量子信息的基本涵义188
(四)量子纠缠190
(五)量子不可克隆定理193
(六)量子计算195
二、量子隐形传态199
(一)量子隐形传态的过程与分析199
(二)量子纠缠的意义203
三、量子信息的涵义210
(一)量子信息与经典信息的联系与区别210
(二)量子信息的本质214
第八章 非定域性216
一、非定域概念的演变216
(一)EPR论文所隐含的非定域性216
(二)贝尔定理中的非定域性218
(三)贝尔定理之后对非定域性概念的认识223
二、非定域性的涵义227
三、非定域性的哲学意义230
第九章 物理学的对称性240
一、对称性概述240
(一)对称性的内涵240
(二)“爱尔兰根纲领”及“相位方案”244
二、对称性的基本形态246
(一)古典对称性方法246
(二)现代对称性方法——数学变换不变性249
三、粒子物理的变换不变性252
(一)空间具有连续特征的变换252
(二)时空具有分立特征的变换253
(三)可观察、不可观察与对称性原理261
四、规范变换不变性263
(一)规范变换的由来和发展264
(二)局域规范变换不变性267
(三)守恒量、对称性与规范场269
五、对称性、破缺对称性的本质及其方法论意义270
(一)对称性的本质特征、方法论意义及其局限性270
(二)对称与破缺的关系,对称破缺的本质276
第十章 计算复杂性与量子计算279
一、混沌、突现与复杂279
(一)混沌的模型——逻辑斯蒂方程280
(二)混沌系统及其性质284
(三)突现及其基本特点289
(四)复杂性的涵义297
二、计算复杂性的涵义307
三、量子计算的基本特点310
四、量子计算的哲学意义318
第十一章 物理学的统一性325
一、统一性原理的涵义325
(一)统一性思想的历史发展325
(二)统一性原理的涵义328
二、最小作用量原理及其意义330
(一)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发展历程330
(二)最小作用量原理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地位333
(三)最小作用量原理的意义336
三、统一场论的发展和现况339
(一)几何统一场论的图景339
(二)爱因斯坦与统一场论343
(三)量子统一场论的图景345
(四)规范统一场论的图景346
四、从标准模型到超弦理论349
(一)标准模型的成就与困难349
(二)弦理论350
(三)超弦理论的特点351
五、统一性原理及其前景355
参考文献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