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农经济效率分工改进论 超边际经济学之应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农经济效率分工改进论 超边际经济学之应用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772428.jpg)
- 向国成,韩绍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946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小农经济-经济效率-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农经济效率分工改进论 超边际经济学之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研究起点与文献综述1
第一节 研究起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1
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1
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的影响4
第二节 文献综述: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理论研究9
一、对世界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的研究11
二、对中国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的研究19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26
第二章 论题假说与理论工具28
第一节 中心思想:小农经济“小而有效”28
一、基本概念:小农经济与效率改进28
二、基本矛盾:人地矛盾31
三、中心思想:小而有效33
第二节 论题假说: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的基本出路在于分工发展42
一、分工与报酬递增思想的发展43
二、美国及日本农业分工的发展48
第三节 分析工具:超边际经济学55
一、超边际经济学的特征55
二、分工与分工经济61
三、为什么选择超边际经济学64
第三章 非农分工与放松约束72
第一节 分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72
一、杨格定理:分工受制于分工72
二、分工与就业:两难冲突73
第二节 非农产业的发展与组织75
一、非农产业发展:产业升级与产业扩容75
二、非农产业组织:土地集约式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79
第三节 个人产业择业: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的理论分析Ⅰ82
第四节 个人产业择业: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理论分析Ⅱ88
一、工人或农民内部没有分工的不完全分工结构88
二、其他能产生城市的不完全分工结构93
第五节 户口管制的经济效果97
第四章 农业专业化与效率改进101
第一节 农户家庭内专业化:农户兼业化发展101
一、农户兼业化的普遍事实101
二、农户兼业化的主流评价104
三、农户兼业化的分工本质106
第二节 农户间职能专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112
一、理论假设112
二、职能分工的结构模式与均衡分析114
三、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动力:专业化经济117
四、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条件:提高交易效率118
第三节 农业地区间分工:区域专业化120
一、区域专业化分工经济的几何描述120
二、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现状121
第四节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与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127
一、从单因素比较优势到多因素比较优势127
二、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129
三、由国内、国际贸易理论分离到国内、国际贸易理论的统一132
四、综合比较优势理论的不可能定理及一个类比性的解说133
五、综合比较优势理论与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137
第五章 农业多样化与效率改进141
第一节 农业多样化与效率改进的理论分析141
一、农业多样化的含义141
二、3×2结构与3×3结构的理论比较145
第二节 农业多样化与效率改进的经验证据154
一、农林牧渔结构变化与小农经济效率改进155
二、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化与小农经济效率改进157
三、初级产品、加工产品和服务业结构变化与小农经济效率改进159
第三节 农业多样化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基本对策161
一、农业多样化发展的国际比较162
二、促进农业多样化发展的基本对策164
第六章 农业迂回化与效率改进171
第一节 迂回生产与效率改进的理论分析171
一、随投入品数量增加的迂回经济效果171
二、随投入品种数增加的迂回经济效果174
第二节 农业迂回生产效率改进的实证分析177
一、理论界已有的成果例证177
二、对近十年数据的实证分析179
第三节 资本理论与农业迂回生产183
一、超边际经济学的资本理论183
二、农村剩余转移与信贷服务供给不足187
三、信贷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190
四、提高信贷交易水平,增强农户资本积累能力192
第四节 对农户分工经济的实证检验194
一、对反映农户分工经济指标的说明194
二、数据整理及模型检验196
第七章 农业组织化与效率改进205
第一节 间接定价理论模型及其适当扩展205
一、理论假设206
二、角点结构均衡信息209
三、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210
四、对杨—黄间接定价理论模型的评价214
第二节 人民公社制的解体217
第三节 家庭承包制的选择223
第四节 农业商业化的发展227
第五节 农业产业化的兴起230
一、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出现231
二、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关系:有合同市场组织结构231
第六节 农民团队化的困境与出路233
一、农民团队化的两难冲突:内生交易费用的制约233
二、影响内生交易费用的因素236
三、家庭农场的发展:土地、户籍制度改革240
四、产权、分工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243
第七节 我国农业组织模式发展展望245
一、农业组织模式的划分246
二、我国农业组织模式发展的阶段性247
三、当前选择:“小农生产+大农经营”250
结论257
参考文献269
后记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