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内外炼油装置技术现状与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邢颖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5558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石油炼制-装置-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内外炼油装置技术现状与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世界炼油工业及主要炼油技术的发展1
第一节 国内外炼油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
一、全球炼油工业发展态势1
二、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8
第二节 国内外炼油厂生产优化及炼油技术的发展14
一、国外炼油厂装置配置及其变化趋势14
二、国外炼油技术发展趋势17
三、国外炼油厂操作水平25
四、国内炼油厂操作及炼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29
参考文献38
第二章 常减压装置40
第一节 概述40
第二节 常减压蒸馏装置技术发展特点42
一、常减压蒸馏技术的不断创新42
二、常减压蒸馏设备的改进46
三、先进过程控制技术和窄点技术50
四、常减压蒸馏装置优化操作52
第三节 原油电脱盐技术的发展56
一、电脱盐技术56
二、原油破乳技术59
第四节 常减压装置防腐新技术60
一、脱钙技术进展61
二、缓蚀剂的开发与应用62
三、阻垢剂产品及工业应用63
第五节 国内外常减压装置技术经济水平64
一、SOLOMON公司评价数据的简要分析64
二、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比65
三、电脱盐部分指标对比65
第六节 我国常减压蒸馏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66
一、我国常减压蒸馏装置技术的应用现状66
二、我国常减压蒸馏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67
参考文献70
第三章 催化裂化装置72
第一节 概述72
第二节 国外催化裂化装置生产技术水平74
一、UOP的FCC/RFCC催化裂化工艺74
二、Kellogg的灵活Orthoflow催化裂化工艺76
三、ExxonMobil/Kellogg的灵活裂化(Flexicracking IIIR)工艺77
四、Shell的RFCC工艺79
五、Stone & Webster/IFP的催化裂化工艺80
六、ABB Lummus的选择性组分裂化(SCC)工艺80
第三节 国内催化裂化装置生产技术水平81
一、国内催化裂化典型生产技术水平81
二、国内催化裂化技术开发与应用情况86
三、组合工艺96
第四节 国内外催化裂化技术新进展99
一、催化裂化工艺新进展99
二、催化裂化设备新技术进展106
三、FCC催化剂新技术进展107
四、自动化控制技术新进展110
第五节 国内外催化裂化装置技术经济水平对比110
一、国外催化裂化装置技术经济指标分析110
二、国内催化裂化装置技术经济指标分析111
三、国内外催化裂化装置生产运行水平的主要差距112
四、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113
参考文献115
第四章 催化重整装置117
第一节 概述117
第二节 国外催化重整装置的生产技术水平119
一、半再生和循环再生式重整工艺119
二、连续再生重整工艺129
第三节 国内催化重整装置运转水平140
一、半再生重整工艺装置的生产技术141
二、我国引进连续重整技术的装置运转情况141
三、低压组合床重整工艺的开发与应用143
第四节 催化重整装置的研究开发动向147
一、重整催化剂及助剂的开发与应用147
二、“逆流”移动床重整工艺技术的开发151
三、适应生产清洁燃料的催化重整新技术152
四、新型设备的应用154
第五节 国内外重整装置技术经济水平分析154
一、六种工况下的连续重整装置投资和生产成本分析154
二、国内外催化重整装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160
三、重整装置能耗类别与国内外节能措施162
四、我国催化重整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165
参考文献166
第五章 加氢裂化装置167
第一节 概述167
第二节 国外加氢裂化装置生产技术水平169
一、UOP/Unocal公司的加氢裂化工艺170
二、Chevron公司的Isocracking加氢裂化工艺176
三、IFP的加氢裂化工艺179
四、渣油加氢裂化LC-Fining工艺181
五、中压加氢裂化MAKFing工艺183
第三节 我国加氢裂化技术发展现状185
一、概况185
二、国内引进技术建设的加氢裂化装置及其技术改造186
三、全套国产化加氢裂化装置——镇海加氢裂化装置的建设及其技术改造190
第四节 国内外加氢裂化新技术、新工艺196
一、新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开发197
二、加氢裂化新技术、新工艺202
三、加氢裂化反应器的设计改造209
第五节 国内外加氢裂化装置技术经济对比210
一、加氢裂化装置的用能特点及能耗分析210
二、国内加氢裂化装置的能耗210
三、加氢裂化装置产品成本构成及分析212
四、国内外加氢裂化装置经济性对比分析212
五、我国加氢裂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213
参考文献214
第六章 延迟焦化装置216
第一节 概述216
第二节 延迟焦化生产工艺218
一、延迟焦化典型工艺流程218
二、延迟焦化组合工艺221
第三节 延迟焦化装置技术发展特点224
一、装置规模大型化224
二、延迟焦化工艺设计的改进225
三、优化操作条件、提高液体产物收率226
四、延迟焦化装置主要设备的技术改进230
五、提高自动化控制、改善操作性和安全性232
六、环境保护233
七、提高装置灵活性、增加经济效益233
第四节 国内外延迟焦化装置技术经济水平对比235
一、延迟焦化和相关工艺渣油加工的经济效益235
二、国内外延迟焦化装置技术水平对比236
三、国内外延迟焦化装置经济水平对比238
第五节 我国延迟焦化装置发展现状240
参考文献241
第七章 减粘裂化装置242
第一节 概述242
第二节 国外减粘裂化工艺技术水平242
一、Shell公司的SSVB减粘裂化技术242
二、UOP和Foster Wheeler(FW)USA公司联合开发的减粘裂化工艺243
三、Axens开发的Tervahl工艺244
四、Aquaconversion?减粘裂化技术245
五、临氢减粘裂化工艺245
六、供氢减粘裂化工艺247
七、减粘组合工艺248
第三节 我国减粘裂化装置概况249
第四节 减粘裂化技术进展251
一、传统热减粘裂化工艺的改进251
二、催化减粘裂化研究的进展252
三、减粘裂化原料中加入添加剂252
四、在减粘裂化原料中加入供氢剂253
第五节 减粘裂化工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53
参考文献254
第八章 烷基化装置255
第一节 概述255
第二节 国外烷基化装置生产技术256
一、SA烷基化装置257
二、HF烷基化装置261
三、烷基化工艺比较266
第三节 国内烷基化装置工艺介绍270
一、SA烷基化装置270
二、HF烷基化装置271
第四节 烷基化技术的改进与发展271
一、UOP公司InAlK技术271
二、IFP公司Polynaphtha技术272
三、C5烯烃烷基化技术274
四、C5烯烃的醚化、烷基化联合加工工艺274
五、烷基化装置原料要求275
六、固体酸烷基化研究进展280
第五节 烷基化装置国内外技术经济水平281
参考文献282
第九章 汽、柴油加氢装置283
第一节 概述283
第二节 国外汽、柴油加氢装置生产技术水平284
一、汽油加氢工艺技术286
二、柴油加氢技术294
第三节 国内汽、柴油加氢技术水平307
一、常规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生产技术水平及改造经验307
二、汽油加氢新技术的开发与工业化应用310
三、柴油加氢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311
第四节 国内外汽、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318
一、国内汽、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318
二、RN系列加氢精制催化剂319
三、国外汽、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320
第五节 国内外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技术经济水平比较322
一、国外几种典型汽、柴油加氢精制工艺技术经济指标322
二、国内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技术经济水平323
三、国内外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技术经济水平对比326
参考文献326
第十章 润滑油加氢装置328
第一节 概述328
第二节 国外润滑油加氢工艺329
一、Chevron公司331
二、ExxonMobil公司335
三、BP公司340
四、Shell公司341
五、韩国SK公司343
六、新日本石油公司344
第三节 国内润滑油加氢装置生产水平344
一、兰州石化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345
二、大庆炼化公司润滑油异构脱蜡装置345
三、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346
四、上海高桥石化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347
五、荆门石化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348
六、我国润滑油加氢技术研究开发状况349
第四节 润滑油加氢技术的发展趋势350
一、润滑油加氢技术的发展历程350
二、润滑油加氢技术的发展方向350
参考文献351
第十一章 溶剂脱蜡装置352
第一节 概述352
第二节 国外溶剂脱蜡的技术水平353
一、工艺的改进353
二、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360
三、先进控制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64
第三节 国内溶剂脱蜡的技术水平365
一、国内溶剂脱蜡装置的基本情况365
二、国内溶剂脱蜡装置的技术特点366
三、国内溶剂脱蜡装置的节能改造情况370
第四节 国内外溶剂脱蜡装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371
参考文献373
第十二章 溶剂脱沥青装置375
第一节 概述375
第二节 国外溶剂脱沥青装置的生产技术水平376
一、Kerr-McGee公司的ROSE工艺376
二、UOP公司的Demex工艺378
三、Foster-Wheeler公司的LEDA工艺380
四、IFP的SOLVAHL工艺380
五、组合工艺的开发和应用381
第三节 国内溶剂脱沥青装置的技术水平383
一、技术进展和装置概况383
二、溶剂脱沥青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85
三、模式识别调优技术的应用388
四、关键设备的开发及热能的充分利用388
第四节 国内外溶剂脱沥青装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389
参考文献390
第十三章 溶剂精制装置391
第一节 概述391
第二节 溶剂精制的技术水平392
一、典型的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392
二、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挖潜、增效采取的措施402
第三节 国内外溶剂精制装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409
参考文献412
第十四章 合成润滑油装置413
第一节 概述413
第二节 聚α-烯烃、聚醚、酯类合成润滑油的生产414
一、国外聚α-烯烃、聚醚和酯类合成润滑油的生产414
二、国内聚α-烯烃、聚醚、酯类合成润滑油的生产454
第三节 国内外合成润滑油的研究、开发趋势464
第四节 使用合成润滑油的经济性能分析465
参考文献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