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许衡的理学思想与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许衡的理学思想与文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1771171.jpg)
- 王素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037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许衡(1209~1281)-理学-思想评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许衡的理学思想与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许衡的理学思想3
第一章 许衡生平为学及著述3
一、少有大志,求学若渴4
二、尊崇理学,以道为己任7
三、应召出仕,参与朝政9
四、执掌太学,制定新历14
五、致力遗书,义理深刻17
第二章 许衡兼综兼融的理性思维18
一、兼综兼融理论方式的渊源19
二、北宋理论思维的自身矛盾22
三、元代兼综兼融的理性思维方式26
四、许衡兼综兼融的思维方式28
五、许衡辩证逻辑思维的特点33
第三章 许衡的道论35
一、天人合一思想论“治道”36
二、突出主体之人道40
三、以“内外合一”思想论修养之道45
四、日用常行之道49
第四章 许衡的“理”论58
一、许衡之“天理”观58
二、“理”之内外合一之说61
三、会合朱、陆之“理”论64
四、提出实理,走向实学之“理”论66
第五章 许衡的心论70
一、“爱心”、“公心”的思想渊源71
二、以“爱心”、“公心”得“天下心”73
三、会合朱、陆的道德心论77
四、“大心”与“小心”之论80
第六章 许衡的气论83
一、气之阴阳清浊之说84
二、气之上下尊卑之论88
三、气之美恶范畴的应用93
四、许衡气论的哲学意义97
第七章 许衡的君论100
一、论为君之难100
二、存仁心以正君心103
三、以家国论用人之道104
四、行汉法以标立图规摹106
第八章 许衡的中庸思想109
一、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110
二、以“日用常行”解“中庸”111
三、以内外合一说“中庸”114
四、以“先立乎诚”论“中庸”118
第九章 “格物致知”本义的开掘121
一、似朱非朱的“格物致知”思想122
二、似陆非陆的“格物致知”思想126
三、会合朱、陆为一的“格物致知”思想129
四、“格物致知”本义的深入开掘130
第十章 许衡的富民、保民思想136
一、轻徭薄赋思想136
二、富民、保民思想141
三、以事功关系说义利146
四、财之聚散之说149
五、工商百工之说153
第十一章 许衡的“用夏变夷”思想155
一、“用夏变夷”的理论渊源155
二、“用夏变夷”思想的发展156
三、许衡“用夏变夷”思想的要点:实行汉法为治国强民之策157
第十二章 许衡的教育思想161
一、分清教育对象,合理建立封建等级教育制度161
二、以心育人,启发教育对象良知良能163
三、因材施教、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167
中编 许衡理学思想与文史思想的契合177
第十三章 许衡的史学思想177
一、读史专一,以一兼全177
二、折衷子史,史哲兼融180
三、倡王道,贬霸道183
四、经世致用的史学观点与天命观185
第十四章 诗与史合奏的乐章——歌括189
一、许衡编年歌括的史学特点190
二、许衡编年歌括的“括”的特点192
三、许衡编年歌括的通俗性195
四、许衡编年歌括的歌与诗的特点196
五、许衡编年歌括文史兼融的渊源199
第十五章 许衡文道合一的散文理论202
一、“道与文只是一般”202
二、“不期文而自文”205
三、文章类别界分说207
第十六章 许衡的诗歌理论211
一、重视诗歌的社会功用性211
二、以气论诗,辨别正邪216
第十七章 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218
一、中和之美的渊源218
二、含蓄自然,美之极至222
第十八章 许衡诗之清美境界224
一、主体人格清美之论224
二、许衡诗歌清美之表现228
三、心境之清231
第十九章 许衡诗歌的多元兼融的表现方式234
一、以尊杜抑李的方式兼宗李、杜234
二、因“爱”生情与以情写心241
三、情以物托与心与景融243
下编 许衡理学影响下的散文与诗歌创作249
第二十章 许衡的散文创作249
一、丰富多样的创作题材249
二、独特的论证方法251
三、多元兼融的表现方式256
四、丰富多彩的散文风格261
第二十一章 许衡的理趣及其理趣诗270
一、理趣寓于形象270
二、理趣在于情理交融272
三、理趣在于幽默273
第二十二章 许衡的重农思想及其悯农诗275
一、许衡的重农思想275
二、悯农爱农,与农民同忧乐277
第二十三章 许衡的生死观及其咏病诗的心理体验283
一、许衡的生死观283
二、未病防病,恃药能医286
三、长病之中见真情289
第二十四章 许衡的治世之心及其隐逸诗294
一、唯有“隐者”留其名294
二、坚定不移的治世之心296
三、许衡隐逸诗的社会意义302
第二十五章 许衡山水诗的特点305
一、因物感发,物我合一306
二、性爱林泉,物我两忘308
三、清幽秀丽,自然冲淡311
第二十六章 许衡诗之多元兼融的风格313
一、沉郁劲健,稳重深厚313
二、雄浑豪放,遒劲有力318
三、清新素朴,深幽冷寒319
四、冲淡闲雅,自然真实321
第二十七章 余论:许衡的政治思想、史学、文学、哲学思想的影响325
一、政治思想方面的影响325
二、史学方面的影响327
三、文学方面的影响329
四、哲学思想方面的影响332
后记334
参考书目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