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陕西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向东主编;王文博,王俊民卷主编;陕西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750374464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研究-陕西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 陕西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口发展回顾3
一、人口发展历程3
(一)建国以前的陕西人口3
(二)建国后的陕西人口6
二、人口现状、特征及其成因9
(一)人口现状9
(二)人口特点及成因10
三、人口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23
(一)婚姻家庭变化23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6
(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人口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28
第二章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一、陕西人口年龄构成及特点32
(一)人口年龄构成现状32
(二)特殊年龄人口的特点37
二、人口性别构成41
(一)人口性别比变化及特点41
(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性别构成存在较大差异42
(三)年龄别性别比的分布,正在向现代模式过渡44
(四)特殊人口群体性别构成47
三、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老年保障51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52
(二)老年人口的家庭、婚姻56
(三)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59
(四)对加强和改进陕西养老社会保障工作的几点建议61
第三章 生育水平和人口控制一、妇女生育水平现状及变化65
(一)人口生育率的变动65
(二)妇女生育模式的现状及变化趋势67
(三)孩次生育率和孩次率70
(四)妇女终身生育率与平均生育子女数71
二、影响妇女生育水平的因素73
(一)经济因素73
(二)政策因素74
(三)社会因素75
(四)人口内在因素80
三、人口控制81
(一)人口控制的效果81
(二)今后人口控制工作的重点83
第四章 死亡水平和平均预期寿命一、陕西省人口死亡率变化及特点85
(一)死亡率继续下降,但下降幅度减小85
(二)年龄性别及文化水平引起的人口死亡率的差异86
(三)婴幼儿死亡率变化情况89
二、死亡率的地区差异91
三、平均预期寿命92
四、小结92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94
一、婚姻状况94
(一)陕西省人口婚姻概况及其变化趋势94
(二)陕西省婚姻状况的差异和特点96
二、家庭状况101
(一)家庭规模现状及变化趋势101
(二)陕西省家庭类型状况及变化趋势105
第六章 人口受教育状况108
一、受教育现状108
(一)人口受教育基本状况108
(二)各种受教育人口的性别、年龄差异111
(三)人口受教育的地区差异113
(四)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城乡差异114
(五)陕西教育发展与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116
二、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117
(一)人口文化素质与劳动生产率117
(二)人口文化素质与科技进步118
(三)人口文化素质与产业结构119
(四)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对陕西经济增长的贡献120
三、提高人口素质,促进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120
(一)提高整体人口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基120
(二)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实现地区均衡发展121
(三)提高人力资源存量,为经济发展积蓄人才121
(四)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121
第七章 劳动就业状况122
一、劳动力人口状况122
(一)劳动力人口的特征123
(二)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125
(三)劳动力参与率有所下降126
(四)劳动力后备资源127
二、就业人口的状况128
(一)就业人口的总量及特征128
(二)就业水平129
(三)劳动就业的城乡差别131
(四)劳动就业的产业构成132
(五)就业人口的职业特征136
(六)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139
(七)大部分劳动者工作时间较长,还有小部分人未能充分就业140
三、未工作人口的数量及其变化142
(一)未工作人口的总量及其构成142
(二)未工作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状况145
(三)失业人口的特征147
四、劳动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50
(一)劳动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主要矛盾150
(二)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建议152
第八章 少数民族人口155
一、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155
(一)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及增长变化155
(二)少数民族人口构成及主要少数民族的人口状况157
二、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区分布159
三、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与少数民族人口发展161
第九章 人口迁移162
一、迁移人口的总量及规模162
(一)迁移人口的总量规模163
(二)陕西省十地、市之间省际迁移量的比较164
(三)迁移人口的流向165
二、迁移人口的构成165
(一)迁移人口的文化构成165
(二)迁移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166
(三)迁移人口的职、行业构成167
三、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169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69
(二)个人迁移流动的原因172
四、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173
(一)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结构的影响173
(二)人口迁移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75
(三)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78
第十章 城镇化181
一、陕西省城镇化现状及特点181
(一)陕西省城市的规模、结构、现状及特点181
(二)陕西省小城镇的现状及特点184
二、城镇化水平与地区差异187
(一)陕西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地域分布特点187
(二)陕西省小城镇地域分布差异189
三、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191
(一)陕西省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192
(二)小城镇规模布局与经济发展要素的关系195
(三)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97
四、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的布局设想203
五、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建议205
第十一章 人口居住状况209
一、居住现状209
(一)城乡居民基本告别住房短缺时代,住房面积增大,但住房的质量不高209
(二)城乡居民居住水平差异明显212
(三)市政设施状况有所改善,城市基础功能增强,为城镇居民创造了良好优雅的居住环境213
二、人口居住的地区差异214
三、居住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215
(一)住房来源及消费215
(二)影响家庭居住水平的社会、经济因素217
四、问题、建议及前景展望220
(一)普遍推行社会保障性住房,解决城镇“双困户”住房问题220
(二)城乡并重——提高农村居民居住质量222
(三)从实际出发,使住房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222
(四)加快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224
第十二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一、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总特征226
二、人口与资源227
(一)人口与耕地资源227
(二)人口与水资源230
(三)人口与矿产资源233
(四)人口与森林、草地236
三、人口与环境239
(一)生态环境的变化239
(二)区域生态环境状况241
四、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43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243
(二)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44
(三)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49
(四)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250
第十三章 妇女儿童状况252
一、陕西省女性人口概况252
二、陕西省女性社会地位分析256
(一)陕西省女性参政状况分析256
(二)陕西省女性经济地位分析259
三、陕西省女性受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分析267
(一)高学历女性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太少,男女的受教育水平不平衡267
(二)全省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16年,比男性低1.05年268
(三)女性文盲比例大,男女文盲率差别更大269
(四)女性学业完成情况稍差于男性,乡村女性学业完成情况不如城镇271
(五)女性受教育状况对于女性地位的影响分析271
(六)提高女性文化素质的途径274
四、陕西省女性健康状况分析274
(一)陕西省女性平均预期寿命及分析275
(二)陕西省女性的卫生保健与生育健康状况分析276
五、陕西省女性的婚姻状况分析276
(一)陕西省女性的婚姻构成分析276
(二)陕西省女性的初婚年龄分析279
六、陕西省儿童发展状况分析281
(一)陕西省儿童入学率逐年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儿童入学年龄偏大,女童入学率略低于男童281
(二)陕西省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明显改善283
(三)陕西省0岁组死亡率与儿童死亡率均有明显降低,且死亡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岁组与儿童死亡率的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均较大283
七、陕西省女性儿童与陕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85
(一)西部大开发与我国加入WTO背景下的女性儿童与经济发展285
(二)计划生育与女性发展286
(三)贫困问题与女性儿童发展286
第十四章 农村人口状况288
一、四普到五普农村人口变动状况288
(一)农村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总量减少,并出现负增长288
(二)农村人口逐步向关中地区和城市集中289
(三)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文盲率大幅下降289
(四)农村15岁以下人口比例下降,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291
二、陕西农村人口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92
(一)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有效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数量292
(二)加强教育投入,切实提高人口素质292
(三)高度重视农村的老龄人口,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94
(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294
第十五章 人口百年趋势预测一、预测模型简介296
(一)人口预测要素法296
(二)人口预测要素法所用的生命表及有关的基本资料297
二、陕西人口总量发展趋势分析302
三、陕西人口结构预测分析303
(一)老年人口规模与老龄化水平的变化307
(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逐渐缩小,劳动力人口老化加快315
(三)未来20年将是我省人口负担的“黄金”时期319
(四)育龄妇女人群不断缩小是低生育水平的直接结果320
(五)人口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321
四、未来陕西人口协调发展的途径探讨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