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优先权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优先权制度研究
  • 宋宗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7220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民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优先权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优先权的制度嬗变3

一、优先权观念萌生于罗马法3

(一)罗马法中的担保制度3

(二)罗马法中的嫁资制度和监护制度5

(三)法定抵押制度萌生优先权观念8

二、优先权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命运11

(一)优先权制度确立于法国法11

(二)优先权制度冷遇于德国法14

(三)优先权制度发展于日本法20

(四)优先权制度在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境遇23

三、英美法系国家的优先权规定31

(一)留置权(Lien)制度31

(二)优先权(preference or priority)制度34

(三)扣押权(hypothecs or hypothecation)制度35

(四)优先给付权(preferential payments)制度35

四、我国内地的优先权规定36

(一)我国古代的优先权现象36

(二)我国内地现行法律有关优先权的规定40

第二章 优先权的概念解读45

一、优先权的含义45

(一)优先权的名义考辨45

(二)优先权的内涵49

(三)优先权的特征52

二、优先权的外延58

(一)优先权的类型58

(二)优先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66

三、优先权的性质72

(一)认识优先权性质的理论前提72

(二)关于优先权性质的立法模式和学说争论76

(三)一般优先权与特别优先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80

(四)一般优先权属于债权,而特别优先权属于担保物权84

第三章 优先权的价值分析93

一、优先权的社会基础94

(一)社会需求是优先权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94

(二)利益最大化是优先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学基础103

二、优先权的存在价值110

(一)优先权的正义价值111

(二)优先权的秩序价值122

三、优先权的制度功能129

(一)维护基本人权和社会稳定130

(二)保护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134

(三)维持特定的社会经济秩序137

第四章 优先权的冲突与衡平142

一、优先权与普通债权的冲突与衡平142

(一)优先权具有优先受偿效力142

(二)限制优先权的物上代位效力144

(三)限缩优先权的追及效力148

二、优先权相互间的冲突与衡平151

(一)一般优先权之间的顺位152

(二)特别优先权之间的顺位156

(三)一般优先权与特别优先权之间的顺位164

三、优先权与典型担保物权的冲突与衡平168

(一)优先权与质权的竞存168

(二)优先权与抵押权的竞存175

(三)优先权与留置权竞存181

第五章 优先权制度在我国的现实与理想184

一、建立我国优先权制度的重要意义184

(一)倡导实质正义,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185

(二)维护债权安全,科学合理配置社会资源186

(三)完善担保制度,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88

二、建立我国优先权制度的理论困境189

(一)优先权与债权平等原则189

(二)优先权与物权公示原则192

(三)公法债权与私法保护195

三、我国优先权制度的模式选择199

(一)优先权立法的考量因素199

(二)现有优先权立法方案及其评价203

(三)优先权制度在我国的模式构建205

四、建立我国优先权制度的具体构想209

(一)一般优先权的方案设计209

(二)一般优先权的类型结构210

(三)一般优先权的效力及限制221

(四)特别优先权的保留范围222

五、完善我国法定担保物权制度的思考223

(一)增设法定抵押权,吸收不动产特别优先权223

(二)增设法定质权,吸收现行留置权和动产特别优先权231

(三)增设仅具留置功能的留置权,承认意定留置权237

参考文献239

后记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