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合同法理解与适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动合同法理解与适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1768250.jpg)
- 李国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978780217568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80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800页
- 主题词:劳动合同法-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劳动合同法理解与适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则2
一、本章的主要修改2
(一)完善了劳动合同制的适用范围2
(二)完善了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效力4
二、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及其意义4
(一)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4
(二)我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14
(三)我国《劳动合同法》是对劳动合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16
三、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17
(一)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的调整范围17
(二)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33
(三)我国《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范围35
(四)我国《劳动合同法》调整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与终止43
四、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54
(一)合法原则54
(二)公平原则55
(三)平等自愿原则55
(四)协商一致原则56
(五)诚实信用原则57
五、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效力58
(一)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58
(二)劳动规章制度制定、修改的程序要求60
(三)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62
六、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76
七、工会在劳动合同制度中职责78
(一)工会的性质78
(二)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权利和义务79
(三)工会在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中的重要职责82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97
一、本章的主要修改97
(一)关于劳动关系的建立97
(二)关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99
(三)关于劳动合同的期限100
(四)关于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101
(五)关于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金102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概述103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和意义103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104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107
(四)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告知义务108
(五)招工时扣押证件或提供担保的禁止110
(六)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120
三、劳动关系的建立121
(一)劳动合同的形式121
(二)事实劳动关系124
(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139
(四)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140
(五)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报酬145
四、劳动合同的内容143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144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144
(三)劳动合同期限144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146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47
(六)劳动报酬147
(七)社会保险148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148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149
(十)试用期149
(十一)培训150
(十二)保守秘密150
(十三)补充保险151
(十四)福利待遇151
五、劳动合同的期限152
(一)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期限规定的适用现状152
(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54
(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58
(四)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166
六、试用期166
(一)劳动合同试用期及其意义166
(二)试用期适用的限制169
(三)试用期的工资待遇170
(四)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171
七、服务期173
(一)约定服务期的情形173
(二)服务期与劳动合同期限的关系179
(三)违反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180
八、保密条款186
(一)商业秘密概述186
(二)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性188
(三)保密条款的约定190
九、竞业限制条款193
(一)竞业限制与商业秘密193
(二)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194
(三)竞业限制的适用对象196
(四)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197
十、违约金条款198
(一)违约金概述198
(二)违约金条款违定的争议198
(三)违约金条款的效力和适用202
十一、劳动合同文本206
(一)劳动合同的成立和生效206
(二)劳动合同文本207
十二、无效劳动合同及其处理250
(一)劳动合同的有效250
(二)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251
(三)劳动合同的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255
(四)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255
(五)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257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260
一、本章的主要修改260
(一)关于劳动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260
(二)关于特殊情况下劳动合同的履行261
(三)关于劳动合同变更的一般原则261
(四)关于劳动合同变更的形式261
二、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262
(一)全面履行原则262
(二)亲自履行原则263
(三)协作履行原则263
三、劳动报酬的支付263
(一)劳动报酬与工资264
(二)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266
(三)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268
(四)工资形式272
(五)用人单位的工资分配自主权274
(六)最低工资制度278
(七)工资支付制度287
(八)工资保障制度297
(九)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督促程序306
四、严格执行劳动定额313
(一)劳动定额概述313
(二)工作时间及工时制度313
(三)休息休假322
(四)延长工作时间337
五、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的劳动安全卫生权利350
(一)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安全卫生权利350
(二)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法律后果352
六、特殊情况下劳动合同的履行353
(一)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投资人对劳动合同履行的影响353
(二)用人单位合并、分立对劳动合同履行的影响354
七、劳动合同的变更355
(一)劳动合同的变更概述355
(二)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356
(三)劳动合同变更时应注意的问题368
(四)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368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374
一、本章的主要修改374
(一)补充规定了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类型374
(二)修改了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374
(三)补充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375
(四)增加了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替代方式375
(五)修改了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的规定376
(六)增加了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以及裁减人员的限制情形377
(七)完善了劳动合同的终止的相关规定378
(八)完善了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规则379
二、劳动合同的解除及其种类381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381
(二)劳动合同的合意解除381
(三)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393
三、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404
(一)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404
(二)劳动者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445
(三)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446
四、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447
(一)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447
(二)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450
五、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450
(一)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451
(二)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460
六、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461
(一)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461
(二)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463
七、用人单位的经济性裁员469
(一)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概述469
(二)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条件471
(三)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程序472
(四)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相关规则473
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485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485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486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87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之内的487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488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488
九、劳动合同的终止489
(一)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489
(二)劳动合同期满490
(三)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496
(四)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497
(五)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497
(六)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498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498
十、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498
(一)给付经济补偿498
(二)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的附随义务509
(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512
第五章 特别规定516
一、本章的主要修改516
(一)关于集体合同516
(二)关于劳务派遣518
(三)关于非全日制用工519
二、集体合同概述521
(一)集体合同制度及其意义521
(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524
(三)集体合同的分类525
(四)集体合同的内容526
三、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履行575
(一)集体合同的订立575
(二)集体合同的效力592
(三)集体合同的履行594
四、专项集体合同与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597
(一)专项集体合同597
(二)行业性集体合同与区域性集体合同605
五、劳务派遣概述607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和特征607
(二)劳务派遣关系性质的争议612
六、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618
(一)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618
(二)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625
(三)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保护627
(四)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627
七、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629
(一)劳务派遣协议629
(二)派遣期间632
八、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632
(一)用工单位的义务632
(二)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权利647
(三)被派遣劳动者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647
(四)用工单位退回被派遣劳动者的情形648
九、非全日制用工649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650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意义652
(三)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形式653
(四)非全日制用工中的试用期662
(五)非全日制用工的终止663
(六)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664
第六章 监督检查667
一、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667
(一)劳动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概述667
(二)劳动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体制668
二、劳动合同监督管理的范围和职权669
(一)劳动合同监督管理的范围669
(二)劳动行政部门监督管理职权671
三、其他部门和个人对劳动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679
(一)其他行政机关对劳动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679
(二)工会对劳动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681
(三)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行为的举报682
第七章 法律责任687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违反的法律责任687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认定687
(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责任688
二、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法律责任689
(一)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认定689
(二)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法律责任690
三、用人单位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690
(一)用人单位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认定690
(二)用人单位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692
四、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693
(一)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认定693
(二)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694
五、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扣押劳动者证件的法律责任694
(一)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扣押劳动者证件的认定694
(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扣押劳动者证件的法律责任695
六、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法律责任696
(一)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认定696
(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法律责任696
七、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法律责任696
(一)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认定696
(二)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法律责任697
八、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报酬或经济补偿约定、规定的法律责任697
(一)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报酬或经济补偿约定、规定的认定697
(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报酬或经济补偿约定、规定的法律责任700
九、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的赔偿责任700
(一)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700
(二)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701
十、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701
(一)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认定701
(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704
十一、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法律责任704
(一)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认定704
(二)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行政责任705
(三)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刑事责任705
(四)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民事责任706
十二、用人单位未依法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707
(一)用人单位未依法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书面证明的的认定707
(二)用人单位未依法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707
十三、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约定的法律责任707
(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707
(二)劳动者违反约定的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708
(三)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的法律责任709
十四、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法律责任710
十五、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法律责任711
(一)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行政责任711
(二)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民事责任711
十六、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712
十七、个人承包经营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法律责任713
十八、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713
(一)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认定713
(二)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714
常用劳动合同法律规范7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7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735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75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77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775
后记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