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资源法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资源法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763792.jpg)
- 蔡守秋主编;吕忠梅,钱水苗,李启家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5029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自然资源保护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资源法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环境资源1
一、环境的概念及人与自然的关系1
二、环境资源及其相关概念4
第二节 环境资源问题7
一、环境资源问题的概念7
二、当代环境资源问题的性质8
三、中国的环境资源问题9
第三节 环境资源保护10
一、环境资源保护及其相关概念10
二、环境资源保护的内容、特点和意义13
第二章 环境资源法概述17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概念17
一、环境资源法概念的发展17
二、环境资源法的概念及其含义18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19
一、国外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19
二、中国环境资源法的发展概况26
第三节 环境资源法体系31
一、环境资源法体系的概念和分类31
二、环境资源法律规范体系33
三、环境资源法规体系35
第四节 环境资源法的性质和特征39
一、环境资源法的性质39
二、环境资源法的特征40
第五节 环境资源法的目的和作用44
一、环境资源法的目的44
二、环境资源法的作用48
第六节 环境资源法的适用范围49
一、适地范围49
二、适时范围50
三、适事范围51
四、适人范围51
第七节 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52
一、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含义52
二、环境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理由53
第三章 环境资源法学概述55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学的特征和意义55
一、环境资源法学的特征55
二、环境资源法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58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学关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论62
一、调整论的主要内容62
二、调整论的法学理论渊源71
三、调整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76
第三节 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理论80
一、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含义80
二、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特征82
三、法律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对法律关系理解的争论86
第四节 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90
一、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范式90
二、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方法93
第四章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权利100
第一节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100
一、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的概述100
二、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102
三、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107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113
五、环境责任原则119
六、环境民主原则123
第二节 环境资源法的基本权利——环境权127
一、环境权的提出与发展127
二、环境权的种类与意义133
三、环境权的概念与特征146
第五章 环境资源的监督管理154
第一节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概述154
一、环境资源国家监督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54
二、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概念和类型155
三、环境资源监督管理体制156
第二节 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157
一、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构建的原则157
二、国外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159
三、中国环境资源行政监督管理体制160
第三节 环境资源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持和保证167
一、环境资源标准167
二、环境资源监测调查177
三、环境资源管理信息系统181
第六章 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184
第一节 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概述184
一、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征184
二、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的分类185
三、环境资源基本法律制度的发展186
第二节 环境资源规划制度187
一、环境资源规划制度的概念与分类187
二、几种重要的环境资源规划188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91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191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192
第四节 “三同时”制度196
一、“三同时”制度概述196
二、“三同时”制度的内容197
第五节 环境资源许可制度199
一、环境资源许可制度概述199
二、环境资源许可制度的内容200
第六节 环境资源税费制度202
一、环境资源税费制度概述202
二、征收环境资源税制度203
三、征收环境资源费制度205
第七节 清洁生产制度206
一、清洁生产制度概述206
二、清洁生产制度的内容209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212
第一节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概述212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212
二、关于防治污染制度和措施的法律规定214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法216
一、概述216
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17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221
一、概述221
二、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规定223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30
一、概述230
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32
第五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39
一、概述239
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41
第六节 海洋环境保护法246
一、概述246
二、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248
第七节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56
一、概述256
二、放射性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58
第八节 危险化学品、农药、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262
一、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62
二、农药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67
三、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270
第八章 自然资源法273
第一节 自然资源法概述273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与特征273
二、自然资源法的概念与体系275
第二节 水法276
一、水资源及其立法276
二、水法的主要内容280
第三节 土地法287
一、土地资源及其立法287
二、土地管理法的主要内容290
第四节 矿产资源法294
一、矿产资源及其管理立法294
二、矿产资源法的主要内容297
第五节 森林法300
一、森林资源及其立法300
二、森林法的主要内容302
第六节 草原法305
一、草原资源及其立法305
二、草原法的主要内容306
第七节 海洋资源法311
一、海洋资源及其立法311
二、海域使用管理法的主要内容313
第八节 渔业法317
一、渔业资源及其立法317
二、渔业法的主要内容318
第九章 生态保护建设法322
第一节 生态保护建设法概述322
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概况322
二、生态保护建设法的概念323
三、生态保护建设法的特点324
第二节 野生动物保护法324
一、野生动物及其立法324
二、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规定326
第三节 野生植物保护法329
一、野生植物及其立法329
二、保护野生植物的法律规定331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法333
一、自然保护区概述333
二、自然保护区的法律规定335
第五节 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保护法339
一、文物古迹保护法339
二、风景名胜区管理法341
三、森林公园保护法344
第六节 水土保持法346
一、水土保持及其立法346
二、水土保持的法律规定347
第七节 防沙治沙法350
一、防沙治沙及其立法350
二、防沙治沙的法律规定351
第八节 防洪法353
一、防洪与防洪法353
二、防洪法的主要内容354
第九节 抗震法359
一、地震及其立法359
二、防震减灾法的主要内容359
第十节 城乡规划建设法362
一、城市规划建设法362
二、村镇规划建设法366
第十章 环境资源行政责任369
第一节 环境资源行政责任概述369
一、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概念369
二、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分类370
三、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立法概况371
第二节 行政主体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373
一、行政主体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构成373
二、行政主体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责任形式375
三、行政主体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实现376
第三节 行政相对人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377
一、行政相对人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构成377
二、行政相对人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责任形式379
三、环境资源行政处罚380
第四节 环境资源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386
一、环境资源行政复议386
二、环境资源行政诉讼387
三、环境资源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389
第十一章 环境资源民事责任391
第一节 环境资源民事责任概述391
一、环境民事责任概念与特征391
二、环境民事责任立法的历史发展393
第二节 环境民事责任构成395
一、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395
二、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行为违法性问题401
三、环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404
四、共同环境侵权406
第三节 环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407
一、损害赔偿408
二、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409
三、恢复原状410
第四节 环境民事诉讼411
一、起诉资格放宽411
二、集团诉讼412
三、举证责任倒置413
四、诉讼时效延长414
第十二章 环境资源刑事责任416
第一节 环境资源刑事责任概述416
一、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概念416
二、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立法概况416
第二节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构成和承担方式419
一、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419
二、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421
三、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424
第三节 环境资源犯罪的主要罪名及其刑事责任424
一、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424
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425
三、走私废物和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425
四、非法捕捞水产品罪426
五、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426
六、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426
七、非法狩猎罪427
八、非法占用农用地罪427
九、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427
十、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428
十一、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428
十二、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罪428
第十三章 国际环境法430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概述430
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和特点430
二、国际环境法的渊源431
三、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的关系434
四、国际环境法的主体435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436
一、20世纪初到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436
二、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年里约会议437
三、里约会议以后440
第三节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441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441
二、平等使用环境资源原则442
三、环境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原则442
四、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442
五、国际环境合作原则443
六、预防原则443
七、国家环境主权和不损害国家管辖或控制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444
第四节 国际环境责任445
一、国际责任概述445
二、国际环境责任445
第五节 国际环境与资源的法律保护447
一、全球气候的保护447
二、有害废物的国际管制448
三、海洋环境的保护449
四、陆地生物资源的国际保护451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目454
附录二 主要环境资源法律458
附录三 中国参加的国际环境资源条约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