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配套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配套技术
  • 庄益芬,张文昌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9586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乳牛-饲养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配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一、奶牛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

(一)奶牛业为人类提供完善的营养食品1

(二)奶牛业为工业提供原料1

(三)奶牛业的发展为种植业提供大量优质有机肥2

(四)奶牛业是节粮、高产、优质、高效的产业,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2

二、国内外奶牛业的现状3

(一)国外奶牛业的现状3

(二)国内奶牛业的现状4

三、奶牛业发展趋势5

(一)奶牛品种向单一化方向发展5

(二)减少数量、提高单产6

(三)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电脑信息管理发展6

(四)奶牛饲养管理更加科学化7

(五)胚胎工程技术向产业化发展8

第二章 高产奶牛的选择10

一、奶牛的外貌及各部位的特征10

(一)牛体各部位名称10

(二)奶牛的外貌特征10

二、体尺与体重测量12

(一)体尺测量12

(二)体尺指数13

(三)体重测量14

三、奶牛体型线性评定15

(一)评定性状15

(二)评定方法16

四、奶牛体况评分21

(一)鉴定顺序和标准21

(二)评定时期及适宜体况22

五、乳牛年龄的鉴别25

(一)牛齿的数目和排列方式25

(二)门齿的解剖构造25

(三)乳齿与永久齿的区别26

(四)门齿的出生、磨损和更换27

(五)影响牛齿脱换和磨损的因素29

六、生产性能测定29

(一)个体产奶量30

(二)群体产奶量33

(三)乳脂率34

(四)排乳性能35

(五)饲料转化率36

第三章 奶牛场的建设与环境管理37

一、场地的选择37

(一)位置与环境37

(二)地势与水位37

(三)水源与水质38

(四)要考虑长远发展38

二、场址的规划和布局38

(一)管理区38

(二)辅助区38

(三)生产区39

(四)畜粪处理区39

(五)病牛隔离区39

三、牛舍类型40

(一)奶牛舍类型40

(二)哺乳犊牛舍及牛栏44

(三)产房44

(四)农村房屋改造成奶牛舍46

四、挤奶厅(台)的形式46

五、奶牛舍建筑与设计50

(一)牛舍设计要求50

(二)牛舍外部结构51

(三)牛舍内部结构51

(四)奶牛场牛舍外配套设施55

六、规模化奶牛场粪尿污水处理及利用58

(一)牛粪的处理方法59

(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59

第四章 奶牛的生殖生理与繁殖技术62

一、生殖器官和生理功能62

(一)母牛的生殖器官和生理功能62

(二)公牛的生殖器官和生理功能64

二、母牛发情与发情鉴定65

(一)发情65

(二)发情鉴定66

三、人工授精69

(一)采精69

(二)精液的稀释70

(三)精液的保存73

(四)输精前的准备工作76

(五)适时输精和输精技术77

四、妊娠与分娩79

(一)妊娠诊断79

(二)分娩与助产82

五、繁殖机能障碍85

(一)未见发情85

(二)发情不规则86

(三)母牛分泌物异常87

六、提高繁殖力的措施89

(一)繁殖力指标89

(二)影响繁殖力的因素91

(三)提高繁殖力的措施94

七、现代繁殖95

(一)同期发情95

(二)胚胎移植99

(三)胚胎分割101

(四)胚胎嵌合102

(五)胚胎性别鉴定102

(六)体外受精103

(七)克隆技术104

第五章 奶牛的营养与饲养105

一、消化道结构及其消化生理特点105

(一)消化道结构105

(二)特殊的消化生理现象107

(三)瘤网胃微生物及其作用109

二、三大有机营养素及其代谢110

(一)碳水化合物110

(二)脂类113

(三)蛋白质117

三、常用饲料120

(一)干草120

(二)青贮饲料121

(三)青绿饲料121

(四)农作物副产品121

(五)根茎瓜果类122

(六)谷实类122

(七)植物性蛋白质饲料123

(八)糠麸类124

(九)糟渣类124

(十)糖蜜125

(十一)矿物质饲料125

(十二)维生素添加剂127

四、常用饲料加工调制127

(一)青干草的制作127

(二)青贮133

(三)秸秆氨化140

(四)谷物饲料的加工与调制143

五、营养需要144

(一)干物质进食量144

(二)能量需要145

(三)代谢蛋白质需要151

(四)矿物质需要153

(五)维生素需要158

(六)水的需要163

(七)中性洗涤纤维需要164

六、饲养标准165

(一)维持饲养标准166

(二)产奶饲养标准166

(三)妊娠饲养标准166

(四)生长饲养标准168

(五)种公牛饲养标准169

七、营养调控170

(一)瘤网胃发酵调控170

(二)组织细胞代谢调控174

八、日粮配合176

(一)日粮配合的原则176

(二)日粮配合的基本步骤177

(三)日粮检测179

第六章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184

一、犊牛的饲养管理184

(一)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184

(二)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186

二、断奶至产犊阶段的饲养管理191

(一)断奶至6月龄犊牛的饲养191

(二)7月龄至15月龄育成牛的饲养192

(三)配种至产犊青年牛的饲养193

(四)断奶至产犊阶段的管理194

三、后备公牛的饲养管理196

四、成乳牛的饲养管理197

(一)一般饲养管理技术197

(二)阶段饲养法206

(三)分群饲养221

(四)全混合日粮饲养222

(五)电脑饲喂器的应用224

(六)种公牛的饲养管理225

(七)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229

第七章 挤奶与牛奶的初步处理232

一、挤奶232

(一)人工挤奶232

(二)机械挤奶234

二、牛奶的初步处理236

(一)过滤236

(二)净化237

(三)冷却与贮存238

(四)运输240

三、牛奶质量监控241

(一)牛奶的理化性质241

(二)牛奶的污染与防止249

(三)牛奶质量监测255

第八章 奶牛的疫病防治260

一、疫病监控与防治措施260

(一)基本原则260

(二)监控与防治措施260

(三)奶牛的保健266

二、常见病的防治269

(一)内科疾病防治269

(二)奶牛产科疾病的防治276

(三)奶牛外科疾病防治280

第九章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289

一、人力资源管理289

(一)招聘员工与管理289

(二)奶牛场岗位职责291

二、生产定额管理295

(一)定额种类295

(二)制定生产定额296

(三)定额的修订299

三、年度生产计划编制299

(一)配种产犊计划299

(二)牛群周转计划300

(三)饲料计划302

(四)产奶计划302

四、奶牛场全年技术工作安排304

五、牛群档案与生产记录307

(一)牛籍卡307

(二)生产记录309

六、奶牛场生产情况分析314

(一)饲养情况分析314

(二)繁殖情况分析315

七、计算机技术在奶牛业中的应用316

(一)计算机技术在奶牛育种管理中的应用316

(二)计算机技术在奶牛场生产管理中的应用317

(三)计算机技术在奶牛场建筑设计中的应用319

(四)计算机技术在奶牛场信息管理中的应用319

参考文献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