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南土地改革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莫宏伟著(广东海洋大学)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93556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土地改革-研究-苏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苏南土地改革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的缘起1
二、研究的概况2
三、研究的目的与探讨的主要问题3
四、研究的方法和使用的资料4
第一章 土地改革前的苏南农村6
第一节 苏南概况6
第二节 苏南农村基本经济特征8
第三节 土地占有与使用14
一、土地占有情况14
二、土地租佃与使用情况17
第四节 租佃制度19
一、业主与佃户类型19
二、地租形态20
三、地租种类21
四、地租量和地租率 23
五、押租制24
六、预租制27
七、典押制28
八、永佃制30
第五节 雇佣关系 35
一、雇工类别 35
二、各阶层雇出与雇入情况 36
三、雇工劳动时间与工资 39
四、雇佣关系中的风俗习惯 41
第六节 借贷关系 43
一、负债户与放债户 43
二、利贷和利率种类 47
三、借贷原因 53
第二章 中共中央与华东局关于新区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 54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关于新区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54
第二节 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华东新区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 60
第三章 苏南土地改革的基本过程与具体步骤 70
第一节 中共对苏南的接管 70
一、中共对苏南城市的接管 70
二、中共在苏南农村的初步工作 74
第二节 苏南土地改革的过程 79
一、土地改革的准备 79
二、土地改革的展开 93
三、土地改革的结束 99
第三节 苏南土地改革的具体步骤104
一、宣传教育,整顿组织,调查研究104
二、划分阶级108
三、没收和征收113
四、分配117
五、总结土改,转入生产123
第四章 苏南土地改革中对地主的斗争与镇压124
第一节 苏南恶霸与不法地主的罪行124
一、中共解放苏南前地主对农民的压榨与暴行124
二、中共解放苏南后地主对土地改革的抗拒129
第二节 苏南对地主的斗争和镇压140
一、中共斗争和镇压地主的方针政策140
二、苏南对地主的斗争和镇压141
第五章 苏南城市郊区土地改革151
第一节 苏南城市郊区基本特点151
第二节 苏南城市郊区土地改革的政策及历程154
一、城市郊区土地改革的政策154
二、苏南城市郊区土地改革的历程157
第六章 苏南土地改革中对工商业的保护160
第一节 苏南土地所有者与工商业的密切关系160
一、地主与工商业160
二、工商业者与土地163
第二节 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及其执行165
一、保护工商业的政策165
二、保护工商业政策的执行170
第七章 苏南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经济的保存172
第一节 苏南富农经济特点172
第二节 苏南对富农经济的保存177
第八章 苏南土地改革中对公共土地和特殊土地的处理186
第一节 苏南公共土地类型及其经营186
一、宗族土地186
二、宗教土地189
三、慈善团体土地189
四、学田190
五、农场190
第二节 苏南特殊土地类型及其经营191
一、鱼池191
二、桑田193
三、果园194
四、湖荡田194
五、芦滩地195
第三节 处理公共土地和特殊土地的政策195
第九章 苏南土地改革中的重大偏差200
第一节 错划阶级成分200
一、错划阶级成分的表现200
二、错划阶级成分的原因202
三、错划阶级成分的纠正209
第二节 为斗争而斗争212
一、乱斗乱打的表现212
二、乱斗乱打的起因213
三、乱斗乱打的后果及纠正215
第十章 黄炎培和柳亚子与苏南土地改革222
第十一章 苏南土地改革前后各阶层思想动态(1949~1952)234
第一节 苏南土地改革前夕与土地改革中各阶层思想动态234
一、贫雇农234
二、中农240
三、富农244
四、地主246
五、其他阶层248
第二节 苏南土地改革结束之后农村各阶层思想动态250
一、贫雇农250
二、中农251
三、富农254
四、地主256
第十二章 土地改革后的苏南农村(1950~1952)262
第一节 土地及其他财产的分配与占有情况262
第二节 农民觉悟和生产情绪的提高265
一、农民思想觉悟的提高265
二、农民生产情绪的高涨267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农村阶层的变化270
一、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逐年增加270
二、农民购买力逐年提高与物质生活初步改善272
三、农村阶层的变化273
第四节 土地关系的动态276
一、土地租佃276
二、土地买卖281
三、土地赠送、交换、抵押、包种284
第五节 雇佣关系的减少285
第六节 私人借贷的滞塞289
第七节 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面临的困境293
结语298
参考资料307
后记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