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0167506.jpg)
- 赵慧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2691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农业合作组织-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前言1
1导论1
1.1问题的提出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1.3研究的思路及理论框架4
1.4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价5
1.4.1国外合作社研究动态5
1.4.2国内研究动态7
1.4.3有关国内外研究评价8
1.5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9
1.5.1研究方法9
1.5.2研究的对象和样本10
1.5.3主要创新点11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14
2.1相关概念的界定14
2.1.1合作、合作社与合作制14
2.1.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
2.2西方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理论17
2.2.1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理论17
2.2.2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22
2.2.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理论24
2.3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30
2.3.1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社思想30
2.3.2列宁、斯大林的合作社思想34
2.3.3毛泽东有关合作经济的思想42
2.3.4邓小平有关合作经济的思想44
2.3.5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46
2.4小结48
3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及现状49
3.1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其启示49
3.1.1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49
3.1.2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54
3.1.3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长盛不衰的启示56
3.1.4发达国家合作社的运行机制57
3.2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60
3.2.1农业互助合作阶段61
3.2.2农村人民公社阶段64
3.2.3改革开放后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4
3.3回顾合作社发展史的若干启示65
3.3.1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应怎样对待农民问题66
3.3.2合作社的特点66
3.3.3家庭经营在合作经济中的作用67
3.3.4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既要反右,又要反“左”68
3.3.5必须严格遵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68
3.4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69
3.4.1总体数量稳中有升但对农户的带动力不强69
3.4.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多样70
3.4.3管理规范化程度参差不齐,制度创新仍然是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的难题70
3.4.4行业分布依托区域主导或特色产业、服务领域多样化71
3.4.5由盲目组建向有序发展转变73
3.4.6社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满意度74
3.4.7中央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但地方政府行动滞后75
3.4.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77
3.5小结79
4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起方式及其比较80
4.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起方式及其特点80
4.1.1政府经济技术部门领办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0
4.1.2能人牵头创办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3
4.1.3民间力量推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7
4.1.4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0
4.1.5供销合作社创办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1
4.1.6党支部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4
4.1.7农民自发组织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6
4.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种发起方式的比较99
4.2.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种发起方式的效率比较99
4.2.2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103
4.3小结103
5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和制度变迁特征104
5.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条件104
5.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制度基础104
5.1.2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社会条件105
5.1.3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市场化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经济条件105
5.1.4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尖锐矛盾激发了农民合作的需求108
5.1.5农产品的市场特性是其产业基础108
5.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特征109
5.2.1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110
5.2.2改革开放后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特征111
5.3小结113
6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115
6.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选择面临的问题115
6.1.1“依赖现有制度路径”和“自发重组”之间的选择115
6.1.2专业合作社和综合合作社的选择125
6.1.3“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选择127
6.2小结129
6.2.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129
6.2.2结论130
7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131
7.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分析131
7.1.1初期的自发组织阶段132
7.1.2中期的快速发展和逐渐解散阶段133
7.1.3进人21世纪以来的稳定发展阶段136
7.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阶段分析137
7.2.1起步阶段137
7.2.2成长阶段137
7.2.3企业化阶段139
7.3小结140
7.3.1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阶段的判断140
7.3.2关于“规范化”和“紧密型联合”问题141
7.3.3关于企业化问题142
8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143
8.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现状143
8.1.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结构现状143
8.1.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组织形式现状146
8.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运行机制的构建148
8.2.1合作社社员资格与产权安排148
8.2.2合作社资本结构与产权安排150
8.2.3合作社的债务承担问题152
8.3小结153
9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155
9.1中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现状155
9.1.1多样性155
9.1.2不规范性155
9.1.3制度约束有待完善156
9.2中国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机制原则156
9.2.1遵守国际合作社联盟规定的利益分配机制原则157
9.2.2适合中国国情原则157
9.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分配方式类型158
9.3.1社员按不同身份区别对待158
9.3.2理事会成员与社员区别对待159
9.3.3分配比例基本固定,以利润返还为主、股利分红为辅160
9.3.4分配比例固定,以股利分红为主、利润返还为辅162
9.3.5总结及讨论163
9.4政策建议164
9.4.1出台统一的利益分配机制,规范合作社利益分配行为164
9.4.2制定相关会计制度,培训合作社会计人员165
9.4.3加强监督机制165
9.5小结166
10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管理机制167
10.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织结构现状分析167
10.1.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分析167
10.1.2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169
10.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设计171
10.2.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171
10.2.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的设计172
10.2.3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部门设置175
10.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监管机制176
10.3.1风险监管机制的目标177
10.3.2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178
10.4小结180
1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分析181
11.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分析181
11.1.1运行机制分析模型及其运算181
11.l.2分析185
11.1.3主要结论187
11.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外部经济行为分析189
11.2.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189
11.2.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源配置行为198
11.2.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规避行为200
11.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202
11.3.1经营绩效202
11.3.2市场效率202
11.4小结204
1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评价及其实证分析205
12.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205
12.1.1外部影响因素205
12.1.2内部影响因素208
12.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分析209
12.2.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209
12.2.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212
12.2.3河北省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证分析213
12.3小结221
1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拓市场的对策222
13.1理论依据—产业组织理论222
13.2农产品市场结构224
13.2.1农产品供给224
13.2.2农产品需求226
13.2.3产品差异化—农产品的供给结构227
13.2.4市场中涉农企业及其规模227
13.2.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的冲突232
13.3小结232
1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业技术推广战略234
14.1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过程234
14.1.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过程234
14.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规律235
14.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涉足农业技术创新领域的原因分析236
14.2.1政府农业技术创新供给不足236
14.2.2农民组织有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237
14.2.3利润是技术创新需求的原动力237
14.2.4是政府技术创新失灵的有效补充237
14.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职能238
14.3.1基本职能是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238
14.3.2促进行业管理和标准化生产238
14.3.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政府进行技术推广的有效渠道239
14.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涉足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领域必须具备的条件分析240
14.4.1前提条件是农产品有销售渠道240
14.4.2基本条件是有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240
14.4.3必备条件是有产中监督措施241
14.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涉足农业技术创新推广领域竞争战略分析241
14.5.1优势分析242
14.5.2劣势分析243
14.5.3机会分析244
14.5.4威胁分析245
14.5.5综合分析246
14.6小结247
14.6.1最强势战略247
14.6.2次强势战略248
15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文化建设249
15.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的内涵和结构249
15.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250
15.2.1以改变传统农民、培育新农民为目的原则250
15.2.2系统推进、综合治理原则250
15.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文化建设对策251
15.3.1物质文化建设251
15.3.2行为文化建设252
15.3.3制度文化建设254
15.3.4精神文化建设254
15.4小结255
16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研究256
16.1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因256
16.1.1农业是弱质产业,但具有公共品性质256
16.1.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256
16.1.3有利于调节市场的不平衡,增加贫困者的收人257
16.1.4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会产生内外部双重正效应257
16.1.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承担了部分准政府的职能259
16.2中国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变迁260
16.2.1旁观阶段(农民自发组织阶段)260
16.2.2支持阶段(政府引导阶段)260
16.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65
16.3.1指导思想265
16.3.2原则266
16.4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策的战略选择268
16.4.1战略选择268
16.4.2几个重要政策的把握270
16.4.3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的不同政策272
16.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建议274
16.5.1提供制度供给274
16.5.2政府有所为或有所不为行为的领域274
16.6小结276
17结束语278
17.1主要结论278
17.1.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规律方面278
17.1.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方面279
17.1.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规律方面281
17.2对策建议282
17.2.1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应坚持的原则282
17.2.2发展战略283
17.2.3中国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283
17.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83
参考文献285
后记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