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生态状况报告2005生态综合指数与生态状况基础判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生态状况报告2005生态综合指数与生态状况基础判断](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746407.jpg)
- 李世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8016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中国-200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生态状况报告2005生态综合指数与生态状况基础判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引言1
1.2 研究背景4
1.3 研究方法10
第2章 基本概念13
2.1 相关概念13
2.2 基本内涵32
第3章 生态综合指数及生态状况内在判断指标体系36
3.1 内在判断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36
3.2 内在判断指标体系及其赋值39
3.3 生态综合指数的建立46
第4章 中国森林生态状况52
4.1 森林状况概述57
4.2 分林种森林状况59
4.3 分龄组森林状况60
4.4 分树种森林状况61
4.5 分权属森林状况61
4.6 分起源森林状况62
4.7 特殊类别森林状况68
4.8 分流域森林状况73
4.9 分林区森林状况87
4.10 森林资源特点97
第5章 中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102
5.1 荒漠化土地现状103
5.2 沙化土地现状107
5.3 石漠化土地现状111
5.4 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114
5.5 沙化土地动态变化116
5.6 荒漠化和沙化动态变化的主要区域117
5.7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成因分析119
5.8 荒漠化和沙化总体形势分析120
第6章 中国水土流失状况122
6.1 水土流失概况122
6.2 大江大河流域土壤流失状况125
6.3 重点地区水土流失状况126
6.4 典型观测场(点)水土流失状况128
6.5 水土流失典型灾害事件131
第7章 中国生物多样性状况132
7.1 生物多样性概述134
7.2 野生动物资源状况135
7.3 野生植物资源状况148
7.4 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161
7.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进展状况170
第8章 中国湿地生态状况175
8.1 湿地概况176
8.2 近海与海岸湿地状况182
8.3 河流湿地状况184
8.4 湖泊湿地状况185
8.5 沼泽湿地状况186
8.6 库塘湿地状况187
8.7 湿地资源状况187
8.8 湿地保护工作进展192
第9章 中国草原生态状况193
9.1 草原资源与生态总体状况194
9.2 草原植被生长状况198
9.3 草原生产力状况198
9.4 草原利用状况203
9.5 草原火灾状况203
9.6 草原鼠虫害状况203
9.7 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状况204
第10章 中国农田生态状况207
10.1 耕地及其生产力现状208
10.2 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状况212
10.3 平原绿化二期工程进展状况216
第11章 中国城市生态状况221
11.1 城市生态建设背景222
11.2 城市可持续能力和生态水平225
11.3 城市绿化状况229
11.4 城市生态建设特色255
11.5 城市林业发展展望259
第12章 生态状况外在判断指标体系261
12.1 外在判断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261
12.2 外在判断指标体系及其赋值262
12.3 外在判断指标体系的综合分析279
第13章 生态状况判断的理论基础280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281
13.2 跨越式发展理论289
13.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92
13.4 熵和混沌理论295
13.5 耗散结构理论298
13.6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301
第14章 生态状况的时段分析307
14.1 总体时段分析307
14.2 时段情景分析319
第15章 结论与讨论327
15.1 研究推出了生态综合指数的概念和方法327
15.2 科学回答了我国生态状况所处阶段这一重大问题327
15.3 对我国生态状况各方面首次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328
15.4 分析预测了我国生态状况发展趋势330
15.5 讨论330
参考文献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