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736207.jpg)
- 韩立路,吕方军,段文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86341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第二节 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2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2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2
三、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2
四、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3
五、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3
第三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4
第二章 分析天平与称量6
第一节 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与分类6
一、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6
二、分析天平的分类7
第二节 分析天平的构造与计量性能8
一、分析天平的构造8
二、分析天平的计量性能13
第三节 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14
一、直接称量法14
二、减重称量法14
三、指定质量的称量15
第四节 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与故障排除15
一、分析天平室规则15
二、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15
三、常见分析天平的故障及排除方法16
第三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18
第一节 概述18
第二节 定量分析误差18
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19
二、准确度和精密度20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25
一、有效数字的意义25
二、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26
第四节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27
一、逸出值的取舍27
二、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29
三、显著性差异检验30
四、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33
第四章 重量分析法36
第一节 挥发法36
一、直接法36
二、间接法37
第二节 萃取法38
一、分配系数和分配比38
二、萃取效率38
三、萃取重量法示例——二盐酸奎宁注射液的含量测定39
第三节 沉淀法40
一、沉淀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40
二、沉淀形态及影响因素41
三、沉淀的纯净42
四、沉淀的条件43
五、沉淀重量法的结果计算45
六、沉淀法示例——玄明粉中硫酸钠的含量测定46
第五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48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分类48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48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49
第二节 滴定反应的基本条件和滴定方法50
一、滴定反应的基本条件50
二、滴定方法50
第三节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51
一、基准物质51
二、标准溶液52
第四节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53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53
二、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54
三、滴定分析计算实例54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60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60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60
二、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63
三、混合指示剂63
第二节 酸碱滴定类型及指示剂的选择65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65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67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70
第三节 溶液中酸碱分布系数与终点误差73
一、溶液中不同酸度下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73
二、终点误差74
第四节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6
一、0.1 mol/L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6
二、0.1 mol/L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77
第五节 应用实例77
一、药用NaOH的测定77
二、铵盐和有机氮测定78
三、硼酸的测定78
第七章 非水溶液滴定法82
第一节 非水溶剂82
一、溶剂的分类82
二、溶剂的性质83
三、溶剂的选择87
第二节 碱的滴定原理及应用87
一、溶剂87
二、标准溶液88
三、指示剂89
四、应用与示例89
第三节 酸的滴定原理及应用90
一、溶剂90
二、标准溶液90
三、指示剂91
四、应用与示例91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94
第一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94
一、基本原理94
二、滴定条件95
第二节 铁铵矾指示剂法96
一、滴定原理96
二、滴定条件97
第三节 吸附指示剂法98
一、滴定原理98
二、滴定条件98
第四节 应用与示例99
一、无机卤化物和有机碱氢卤酸盐的测定99
二、有机卤化物的测定100
第九章 配位滴定法103
第一节 概述103
一、滴定中的配位反应103
二、乙二胺四乙酸104
第二节 配位平衡的基本原理106
一、配位平衡106
二、配位滴定曲线110
三、金属指示剂112
第三节 滴定条件的选择114
一、酸度的选择115
二、掩蔽剂的选择116
第四节 标准溶液117
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17
二、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18
第五节 配位滴定方式及应用118
一、配位滴定方式118
二、应用示例120
第十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23
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123
一、条件电位123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26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127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128
一、滴定曲线128
二、指示剂129
第三节 碘量法131
一、基本原理131
二、指示剂132
三、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33
四、应用与示例134
第四节 高锰酸钾法135
一、基本原理135
二、指示剂135
三、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35
四、应用与示例136
第五节 亚硝酸钠法136
一、基本原理136
二、指示剂137
三、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37
四、应用与示例138
第六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138
一、溴酸钾法138
二、重铬酸钾法139
三、硫酸铈法139
第十一章 电化学分析法142
第一节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143
一、化学电池143
二、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144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146
一、溶液pH值测定146
二、其他离子浓度测定151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156
一、基本原理及仪器装置156
二、滴定终点的确定157
三、几种常见滴定体系的电位滴定电极系统159
四、应用与示例159
第十二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62
第一节 概述162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概念162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62
三、光的本质与电磁波谱163
第二节 吸收光谱曲线164
一、吸收光谱的产生164
二、吸收光谱曲线165
三、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与物质的颜色166
第三节 基本原理167
一、透光率与吸光度167
二、朗伯-比尔定律168
三、吸光系数168
四、偏离光的吸收定律的主要因素171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72
一、仪器的主要部件172
二、分光光度计的光学性能175
三、分光光度计的类型176
第五节 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178
一、分光光度法的误差及消除178
二、选择适当的显色剂179
三、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179
四、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180
第六节 定性定量分析180
一、定性分析180
二、纯度检查181
三、单组分溶液的定量分析181
四、多组分溶液的定量分析184
第七节 紫外吸收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关系187
一、电子跃迁的类型187
二、常用的基本术语188
三、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带189
四、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192
五、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92
六、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193
第十三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197
第一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概述197
第二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98
一、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198
二、双原子分子的振动199
三、多原子分子的振动200
四、红外吸收谱带的强度及影响因素202
五、影响吸收峰位移的因素202
六、红外光谱的基本区域203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构造204
一、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204
二、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205
第四节 几类主要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205
一、烷烃205
二、烯烃206
三、炔烃207
四、芳香烃208
五、醚209
六、醇和酚210
七、羰基化合物211
八、胺和酰胺213
九、腈215
十、硝基化合物215
十一、卤素化合物215
第五节 红外光谱的解析和应用215
一、一般步骤215
二、常用的标准图谱216
三、红外光谱解析示例217
四、红外分光光度法应用简介218
第十四章 液相色谱法221
第一节 概述221
一、色谱法的产生及发展221
二、色谱法的分类221
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22
第二节 柱色谱法223
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223
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227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227
四、凝胶柱色谱法229
五、柱色谱法的应用230
第三节 薄层色谱法230
一、基本原理230
二、吸附剂的选择232
三、展开剂的选择232
四、操作方法233
第四节 纸色谱法237
一、纸色谱的原理237
二、影响Rf值的因素237
三、实验方法238
第十五章 气相色谱法241
第一节 概述241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241
二、气相色谱法的特点241
三、气相色谱法的一般流程242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242
一、基本术语243
二、塔扳理论245
三、速率理论247
第三节 色谱柱249
一、气-液色谱填充柱249
二、气-固色谱填充柱251
三、毛细管色谱柱251
第四节 检测器252
一、检测器的性能指标252
二、常用的检测器253
第五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255
一、分离度255
二、分离条件的选择257
第六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258
一、定性分析258
二、定量分析259
第七节 应用与示例261
第十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266
第一节 概述266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67
一、基本概念267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268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70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271
一、固定相271
二、流动相272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使用272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272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275
第六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分析方法275
一、定性分析方法275
二、定量分析方法276
第七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277
一、HPLC的特点277
二、HPLC的实际操作278
三、H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78
第十七章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简介282
第一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82
一、基本原理283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85
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量分析及应用291
第二节 荧光分析法293
一、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293
二、荧光分光光度计296
三、荧光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296
第三节 流动注射分析法297
一、基本原理与装置297
二、应用示例299
第四节 质谱法300
一、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301
二、质谱图与质谱峰304
三、质谱法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307
第五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308
一、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308
二、核磁共振波谱图与分子结构310
三、核磁共振波谱仪313
四、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314
第十八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317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317
一、气体试样的采取317
二、液体试样的采取318
三、固体试样的采取318
第二节 试样的处理319
一、固体样品的缩分319
二、试样的分解320
第三节 干扰物质的分离和掩蔽321
第四节 测定方法的选择322
一、测定方法的选择原则322
二、测定方法的选择示例322
模拟试题(一)325
模拟试题(二)330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335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337
附表339
参考文献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