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utoCAD 2000从入门到精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建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42061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utoCAD 2000从入门到精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AutoCAD 2000绘图实例4
第一部分 AutoCAD 2000基本绘图环境4
第○章 AutoCAD 2000新功能概述4
0.1 新颖的设计界面及环境4
0.1.1 多文档设计环境(Multiple Design Environment—MDE)5
0.1.2 AutoCAD设计中心(AutoCAD DesignCenter)6
0.1.3 自动捕捉(AutoSnap)及自动跟踪(AutoTrack)之增强7
0.1.4 支持IntelliMouse——图面实时缩放与平移8
0.1.5 QDIM(快速尺寸标注)8
0.1.6 图面的局部开启与载入9
0.1.7 3DOribit—持续的着色显示及先进的3D视图控制10
0.1.8 每个视区的UCS——视区可设定各自独立的用户坐标系统11
0.1.9 In-Place外部参考及图块的编辑12
0.2 新的存取方式以及操作效率的提高12
0.2.1 物体属性对话框13
0.2.2 查找——查找及替换文本13
0.2.3 快速选取——可迅速地建立选择集(Selection Sets)14
0.2.4 物体属性工具条15
0.2.5 相关的功能菜单——鼠标右键快捷菜单(Shortcut Menus)15
0.2.6 实体编辑的增强18
0.2.7 图形属性18
0.2.8 文本的增强19
0.2.9 图层属性管理员19
0.2.10 符号名称的延伸(Extended Symbol Names—ESN)20
0.2.11 尺寸标注的增强20
0.2.12 Bhatch对话框的增强21
0.2.13 Appload对话框22
0.2.14 Startup对话框23
0.2.15 命令行的标准化23
0.2.16 另存文件(SAVEAS)23
0.3 以浏览器为基础的图形资源的使用24
0.3.1 直接使用浏览器24
0.3.2 物体的超链接(Hyperlinks)25
0.3.3 ePlot—DWF文件的电子式输出26
0.3.4 DbConnect——数据库的连接26
0.3.5 DXF的增强27
0.4 新的输出(PLOTTING)方式27
0.4.1 图面布局(Layouts)——多重的图纸空间(Paperspaces)27
0.4.2 非矩形的视区28
0.4.3 出图功能的增强29
0.4.4 线宽31
0.4.5 OLE文本的比例调整31
0.4.6 支持真彩色32
0.5 多种新的二次开发工具32
0.5.1 集成的Visual LISP开发环境32
0.5.2 ActiveX扩充与事件33
0.5.3 选项(环境设定)对话框34
0.5.4 应用程序开发接口(API)的延伸35
0.6 立即上网使用功能35
0.6.1 Web注册35
0.6.2 安装程序的增强36
0.6.3 网络支持的增强36
0.6.4 AutoCAD辅助学习(AutoCAD Learning Assistance—ALA)36
0.6.5 AutoCAD支持辅助(AutoCAD Support Assistant—ASA)36
0.7 总结37
第一章 认识AutoCAD 2000用户界面38
1.1 进入AutoCAD 200038
1.2 了解AutoCAD 2000用户界面39
1.2.1 标题条40
1.2.2 下拉菜单条40
1.3 了解工具箱41
1.3.1 基本工具箱41
1.3.2 使用移动工具箱43
1.3.3 Object Properties工具条44
1.4 其它窗口44
1.4.1 命令窗口44
1.4.2 状态条45
1.4.3 文本窗口45
1.4.4 图形窗口45
1.4.5 屏幕菜单46
1.4.6 光标的形状47
1.5 AutoCAD命令输入方法及对话框的使用48
1.5.1 键盘输入命令49
1.5.2 使用屏幕菜单49
1.5.3 使用工具箱和菜单50
1.5.4 菜单条的使用50
1.5.5 对话框的使用51
1.6 AutoCAD 2000帮助系统53
第二章 基本绘图环境的设置56
2.1 创建自己的坐标系统56
2.1.1 世界坐标系(WCS)56
2.1.2 用户坐标系(UCS)57
2.2 绘图单位、尺寸和比例因子的设置58
2.2.1 以真实通用单位绘图58
2.2.2 确定比例因子58
2.2.3 Drawing Limits画图范围59
2.2.4 设置单位60
2.3 设置层、颜色和线型62
2.3.1 设置图层62
2.3.2 使用颜色设置层的特性64
2.3.3 使用线型设置层的特性64
2.3.4 使用“Layer Control”下拉列表66
第三章 图形文件操作67
3.1 建立新图形文件(NEW)67
3.1.1 使用样板图68
3.1.2 使用向导68
3.1.3 使用缺省设置69
3.2 打开一个图形文件(OPEN)69
3.3 保存一个图形71
3.3.1 以原图形文件名存储71
3.3.2 图形文件的另存71
3.4 定时保存72
3.5 退出AutoCAD73
第二部分 基本2D AutoCAD作图76
第四章 精确绘图76
4.1 使用GRID76
4.1.1 改变GRID状态77
4.1.2 选择GRID形态77
4.2 使用SNAP78
4.3 使用ORTHO79
4.4 使用COORDS(坐标显示)80
4.5 使用OSNAP(目标捕捉)81
4.5.1 设置OSNAP81
4.5.2 使用目标捕捉82
4.6 极坐标跟踪83
4.7 小结84
第五章 基本二维绘图85
5.1 绘制点85
5.1.1 绝对坐标85
5.1.2 相对坐标85
5.1.3 使用POINT命令86
5.2 使用LINE命令87
5.3 使用CIRCLE命令91
5.3.1 CIRCLE命令的选项91
5.3.2 设置半径画圆92
5.3.3 设置直径画圆92
5.3.4 设置两点画圆93
5.3.5 设置三点画圆94
5.3.6 用二切点与一半径画圆95
5.4 使用ARC命令96
5.4.1 ARC命令的选项96
5.4.2 三点画弧97
5.4.3 起点·中心点·终点画弧98
5.4.4 起点·中心点·角度画弧99
5.4.5 起点·中心点·弦长度画弧100
5.4.6 起点·终点·角度画弧101
5.4.7 起点·终点·半径画弧102
5.4.8 起点·终点·弧方向画弧103
5.4.9 连续画弧104
5.4.10 其它画弧方式105
5.5 使用ELLIPSE命令105
5.5.1 ELLIPSE命令的选项105
5.5.2 画椭圆106
5.6 小结110
第六章 图形实体111
6.1 创建多义线(PLINE)111
6.1.1 PLINE命令的选项111
6.1.2 使用PLINE命令112
6.2 绘制四边形(RECTANG)120
6.3 绘制多边形(POLYGON)121
6.3.1 POLYGON命令的选项122
6.3.2 使用POLYGON命令122
6.4 绘制实心多边形(SOLID)125
6.5 绘制实心圆与圆环(DONUT)126
6.5.1 DONUT命令的选项127
6.5.2 使用DONUT命令127
6.6 生成多义线边界(BOUNDARY)129
6.7 绘制多重线(MLINE)131
6.8 绘制样条(SPLINE)132
6.8.1 SPLINE命令的选项132
6.8.2 使用SPLINE命令133
6.9 徒手画(SKETCH)134
6.9.1 SKETCH命令的选项134
6.9.2 使用SKETCH命令134
6.10 使用TRANCE填充线135
6.11 总结136
第七章 图形编辑137
7.1 实体选择137
7.1.1 选取对象137
7.1.2 使用SELECT命令138
7.1.3 对象的选择139
7.1.4 快速选取139
7.2 定义实体组(GROUP)140
7.3 移动对象(MOVE)141
7.3.1 MOVE命令提示142
7.3.2 使用MOVE命令142
7.4 拷贝对象(COPY)143
7.4.1 COPY命令选项143
7.4.2 使用COPY命令144
7.5 旋转对象(ROTATE)145
7.5.1 ROTATE命令选项145
7.5.2 使用ROTATE命令146
7.6 对象陈列(ARRAY)147
7.6.1 ARRAY命令选项148
7.6.2 使用ARRAY命令148
7.7 镜像对象(MIRROR)150
7.7.1 MIRROR命令选项150
7.7.2 使用MIRROR命令151
7.8 删除对象(ERASE)151
7.9 恢复删除(OOPS)152
7.10 取消命令(UNDO)152
7.10.1 UNDO命令选项153
7.10.2 使用UNDO命令153
7.11 重运行命令(REDO)154
7.12 改变命令(CHANGE)154
7.12.1 图形大小和位置的改变155
7.12.2 图形特性的改变156
7.13 物体属性对话框156
第八章 控制图形显示158
8.1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158
8.2 更新屏幕(REDRAW)159
8.3 画面重生(REGEN)160
8.3.1 设置REGEN操作限制功能160
8.3.2 使用REGEN命令160
8.4 透明命令161
8.5 图形缩放(ZOOM)161
8.5.1 ZOOM命令选项162
8.5.2 使用ZOOM命令163
8.6 画面平移(PAN)165
8.7 视图命令(VIEW)167
8.7.1 使用视图控制对话框167
8.7.2 使用视图命令168
8.8 多窗口显示(VPORTS)169
8.8.1 设置多窗口显示169
8.8.2 使用多窗口显示170
8.9 鹰眼功能(Aerial View)171
8.9.1 鹰眼窗口功能171
8.9.2 鹰眼窗口菜单功能172
第九章 使用高级编辑命令173
9.1 剪切对象(TRIM)173
9.1.1 TRIM命令选项173
9.1.2 使用TRIM命令174
9.2 延伸对象(EXTEND)175
9.2.1 EXTEND命令提示175
9.2.2 使用EXTEND命令176
9.3 拉伸对象(STRETCH)177
9.3.1 STRETCH命令提示177
9.3.2 使用STRETCH命令178
9.4 比例缩放(SCALE)179
9.4.1 SCALE命令提示179
9.4.2 使用SCALE命令179
9.5 图形断开(BREAK)181
9.5.1 BREAK命令提示182
9.5.2 使用BREAK命令182
9.6 偏移复制(OFFSET)183
9.6.1 OFFSET命令提示184
9.6.2 使用OFFSET命令184
9.7 图形倒角(CHAMFER)187
9.7.1 CHAMFER命令提示187
9.7.2 使用CHAMFER命令188
9.8 倒圆角(FILLET)190
9.8.1 FILLET命令提示190
9.8.2 使用FILLET命令191
9.9 多义线编辑(PEDIT)193
9.9.1 PEDIT命令提示193
9.9.2 使用PEDIT命令194
第十章 块和外部引用202
10.1 块的生成(BLOCK)202
10.1.1 BLOCK命令提示202
10.1.2 使用BLOCK命令203
10.2 插入块(INSERT)204
10.2.1 INSERT对话框204
10.2.2 使用INSERT命令206
10.3 插入阵列块(MINSERT)208
10.3.1 MINSERT命令208
10.3.2 使用MINSERT命令209
10.4 沿对象等分点插入块(DIVIDE)210
10.4.1 DIVIDE命令提示210
10.4.2 使用DIVIDE命令插入块210
10.5 使用MEASURE命令插入块211
10.5.1 MEASURE命令提示211
10.5.2 使用MEASURE命令212
10.6 块的分解(EXPLODE及XPLODE)212
10.6.1 用EXPLODE命令分解块213
10.6.2 用XPLODE命令分解块214
10.7 建立块文件(WBLOCK)215
10.7.1 WBLOCK命令提示216
10.7.2 将块写到磁盘上216
10.8 块属性218
10.8.1 建立块属性218
10.8.2 插入带有属性的块222
10.9 改变插入块基点(BASE)223
10.10 删除块(PURGE)223
10.11 外部引用(XREF)224
10.11.1 XREF命令提示225
10.11.2 以插入方式(Attach)调用外部引用对象225
10.11.3 以覆盖方式(OveRLay)调用外部引用对象227
10.11.4 外部引用的管理230
10.11.5 裁剪外部引用图形文件(XREFCLIP)231
10.12 In-Place外部参考及图块的编辑232
第十一章 图形增强233
11.1 绘制剖面线233
11.1.1 确定剖面线边界233
11.1.2 选择填充方式234
11.1.3 使用剖面线图案235
11.2 使用HATCH命令237
11.3 使用BHATCH命令238
11.4 编辑剖面线(HATCHEDIT)241
11.5 添加文本(TEXT)243
11.5.1 TEXT命令提示243
11.5.2 使用TEXT命令244
11.6 动态文本输入(DTEXT)245
11.7 段落文本输入(MTEXT)246
11.7.1 设置字符的格式247
11.7.2 设置多行文本对象的特性249
11.7.3 查找和替换文本249
11.7.4 从文本文件导入文本249
11.8 特殊字符的输入249
11.9 文本类型和字体(STYLE)251
11.9.1 字型名字252
11.9.2 字体252
11.9.3 效果252
11.10 编辑文本(DDEDIT)253
11.11 使用拼写检查器(SPELL)255
11.11.1 Check Spelling对话框255
11.11.2 选择字典257
11.12 线型比例(LTSCALE)257
11.13 获取特定对象信息258
11.13.1 LIST命令258
11.13.2 DIST命令259
11.13.3 AREA命令260
11.13.4 ID命令261
11.14 获取状态信息262
11.14.1 STATUS命令262
11.14.2 TIME命令263
第十二章 尺寸标注265
12.1 尺寸标注概述265
12.2 AutoCAD 2000的尺寸标注环境266
12.3 长度尺寸标注267
12.3.1 自动长度标注命令DIMLINEAR267
12.3.2 平行长度标注命令DIMALIGNED270
12.3.3 多段长度尺寸标注命令DIMBASELINE和DIMCONTINUE271
12.3.4 快速尺寸标注(QDIM)274
12.4 圆和弧的尺寸标注276
12.4.1 直径标注276
12.4.2 半径标注277
12.4.3 给圆弧和圆增加中心标志278
12.5 角度尺寸标注(DIMANGULAR)279
12.5.1 选择标注角279
12.5.2 确定尺寸线位置280
12.5.3 使用DIMANGULAR命令280
12.6 点的坐标标注(DIMORDINATE)281
12.7 标注引线(LEADER)282
12.7.1 LEADER命令选项283
12.7.2 使用LEADER命令283
12.8 标注方式的设置284
12.8.1 建立尺寸标注方式284
12.8.2 管理标注方式288
12.8.3 编缉尺寸标注方式289
12.9 尺寸标注的编辑290
12.9.1 DIMEDIT命令290
12.9.2 DIMTEDIT命令291
12.9.3 DIMOVERRIDE命令293
12.10 形位公差标注(TOLERANCE)293
12.10.1 使用对话框294
12.10.2 标识基准295
12.10.3 构造形位公差控制框296
12.10.4 确定公差和材料状况296
12.10.5 使用TOLERANCE命令296
12.11 小结297
第三部分 AutoCAD 2000 3D作图300
第十三章 三维高级绘图300
13.1 等轴侧平面图的绘制300
13.1.1 激活轴侧投影模式300
13.1.2 设置轴侧面301
13.1.3 在轴侧投影模式下绘图302
13.2 绘制简单的三维图形304
13.2.1 增加高度和厚度305
13.2.2 在3D中使用UCS305
13.2.3 绘制基本3D图形309
13.3 三维平面的绘制(3DFACE)314
13.4 一般多边形网格面的绘制(PFACE)316
13.5 直纹曲面的绘制(RULESURF)319
13.6 旋转曲面的绘制(REVSURF)321
13.7 列表曲面的绘制(TABSURF)322
13.8 四边定界曲面的绘制(EDGESURF)324
13.9 三维图形的编辑326
13.9.1 使用二维图形编辑命令326
13.9.2 使用专门的三维图形编辑命令327
13.10 观察三维图形332
13.10.1 使用DDVPOINT命令观察3D图形332
13.10.2 动态观察3D图形(DVIEW)333
13.11 改善三维图形的显示质量335
13.11.1 消除隐藏线335
13.11.2 生成阴影图336
13.12 小结337
第四部分 图形的输出340
第十四章 图形输出340
14.1 制定输出比例340
14.1.1 文字比例340
14.1.2 图形比例340
14.2 配置绘图设备341
14.2.1 使用Autodesk Plotter Manager341
14.2.2 配置局部异步绘图设备342
14.3 使用绘图格式344
14.3.1 打开Plot Style Manager345
14.3.2 建立绘图格式表345
14.4 绘图输出347
14.4.1 选择绘图设备348
14.4.2 定义绘图区348
14.4.3 设置图纸尺寸及方向349
14.4.4 预视绘图350
第二篇 AutoCAD 2000应用技巧355
第十五章 活用Properties工具355
15.1 使用Properties工具编辑实体颜色、线型和线型比例355
15.2 使用Properties工具编辑文字356
15.2.1 编辑多行文字实体356
15.2.2 编辑单行文字实体358
15.3 使用Properties工具编辑尺寸标注358
15.4 使用Properties工具编辑阴影线359
第十六章 提高绘图技巧361
16.1 活用块和层361
16.1.1 跟踪块和层361
16.1.2 删除块和层362
16.1.3 更新块363
16.1.4 快速设定当前层364
16.2 文字处理365
16.2.1 字体替换365
16.2.2 处理标注以外的文字367
16.3 控制显示的光滑性369
16.4 建立与使用样板370
16.4.1 建立样板371
16.4.2 使用样板372
16.5 使用Log File功能373
16.6 使用筛选器和计算器375
16.6.1 用筛选器选择376
16.6.2 用计算器作几何运算377
16.7 批绘图379
16.7.1 使用批绘图379
16.7.2 Logging对话框382
第十七章 使用AutoCAD设计中心384
17.1 概述384
17.2 观察与使用内容384
17.2.1 显示控制385
17.2.2 使用面板387
17.2.3 浏览内容387
17.2.4 插入内容388
17.3 查找内容390
第十八章 通过网络交流设计信息392
18.1 生成与网络兼容的图形392
18.2 打开与关闭文件393
18.2.1 打开图形文件393
18.2.2 保存图形文件394
18.3 使用超链接394
18.3.1 建立绝对超链接395
18.3.2 编辑超链接395
18.3.3 使用相对超链接396
18.4 把文件加到网页上397
18.4.1 确定文件和打开视图398
18.4.2 观看网页399
18.5 从网上获取AutoCAD信息399
第十九章 配置AutoCAD401
19.1 文件401
19.2 显示403
19.3 打开与保存405
19.4 绘图406
19.5 系统408
19.6 用户设置410
19.7 图形412
19.8 选择413
19.9 环境文件415
第三篇 AutoCAD 2000二次开发技术419
第二十章 AutoCAD 2000二次开发技术419
20.1 AutoLISP与Visual LISP简介419
20.2 DCL简介420
20.3 ADS简介422
20.4 ARX简介423
20.5 ActiveX Automation技术423
20.5.1 ActiveX Automation基本概念423
20.5.2 客户机与服务器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