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审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审视
  • 蔡普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245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审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本选题的背景2

二 国内外科学发展观研究述评5

三 本书的可行性、意义、创新和重点13

四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16

五 本书的研究方法18

第一章 主体缺失:古代主客体混沌统一的社会发展观21

第一节 人的主体地位尚未显现的远古时代的发展观23

一 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人完全依附于自然23

二 在社会组织形式方面,人缺乏个体的独立性26

三 原始图腾和自然神崇拜中体现的原始社会发展观29

第二节 主体意识萌动的农业社会的发展观33

一 农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创造了物质前提33

二 社会关系上的进步为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提供了社会条件36

三 主体地位和作用尚未充分显现的农业社会发展观40

第三节 主体错位、排斥自然的中世纪封建神学发展观46

一 古希腊后期的神秘主义宿命论为神学社会发展观做了理论准备47

二 围绕“上帝——人——自然”所构建的神学社会发展观49

三 人类中心主义的萌芽54

简短的结论58

第二章 主体凸显及其误读:近代天人对立的机械发展观61

第一节 近代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掘62

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成就62

二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对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掘67

三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73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的确立——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75

一 重估人的价值——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性的弘扬76

二 对自然的考问——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念81

三 把自然押上理性主义的“审判台”——理性主义的复兴与高扬83

四 “自由、平等、博爱”——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86

第三节 误读主体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92

一 科学技术的无限制发展及其负面影响93

二 人对自然的无情征服与索取及其后果95

三 资本主义制度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104

四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对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推波助澜107

简短的结论113

第三章 重塑主体的尝试:现代发展观的人学转向115

第一节 重新审视工业文明发展观116

一 价值追求的偏颇:忽视和漠视生态环境的价值117

二 消费的异化:对自然资源的挥霍与浪费119

三 背离和忽视自然规律: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观的根本局限121

第二节 社会发展观的第一次转向:注重生态环境价值的新发展观123

一 生态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兴起123

二 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128

第三节 社会发展观的第二次转向:关注人的发展的综合发展观129

一 从经济增长论到基本需求发展战略130

二 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135

第四节 社会发展观的第三次转向:可持续发展观137

一 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观点138

二 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贡献144

三 可持续发展观的局限性147

简短的结论152

第四章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革命变革154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155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155

二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社会发展思想的升华161

三 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扬弃164

四 对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重新审视165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72

一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172

二 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和实质179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186

四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192

第三节 对传统社会发展观的超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200

一 全面协调的社会发展观200

二 可持续的发展观206

三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发展观208

简短的结论211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走向未来之路212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213

一 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214

二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219

三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225

四 人的现代化:科学发展观的当下目标228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和生态条件235

一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36

二 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243

三 推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246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条件254

一 政治文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254

二 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步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60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条件268

一 先进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269

二 建设先进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272

第五节 和谐发展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评判标准277

一 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发展278

二 三个文明一起抓,实现三个文明的有机统一288

三 社会发展是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295

四 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299

简短的结论302

参考文献304

后记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