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石油地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石油地质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730525.jpg)
- 翟光明,高维亮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4930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61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石油天然气地质-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石油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古代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萌芽(1907年前)1
第二节 近代油气地质科学理论的引入与发展(1907—1949年)4
第三节 现代油气勘探的首次突破与中国油气地质理论的诞生(1950—1959年)8
第四节 中国油气勘探重点战略东移和中国油气地质理论的系统发展(1959—1985年)11
第五节 深化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油气地质理论(1986—2003年)18
第六节 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理论日臻完善25
参考文献28
第二章 含油气区地层30
第一节 太古宇、元古宇(AR—PT)30
第二节 古生界(Pz)35
第三节 中生界(Mz)52
第四节 新生界(Kz)68
参考文献78
第三章 含油气区沉积相81
第一节 沉积发育史81
第二节 陆相沉积体系94
第三节 海相沉积体系111
第四节 沉积模式和生储油岩沉积类型122
参考文献131
第四章 中国区域构造特点与油气关系134
第一节 全球构造背景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135
第二节 中国区域构造特点145
第三节 中国含油气盆地发育规律148
第四节 中国含油气盆地有利勘探领域分析153
参考文献169
第五章 油气生成171
第一节 陆相生油气层的形成与分布171
第二节 陆相生油气层的岩石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178
第三节 陆相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热演化186
第四节 油源对比203
第五节 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212
第六节 中国陆相油气生成结语224
第七节 中国海相生油岩227
参考文献242
第六章 油气储集层244
第一节 概述244
第二节 陆相碎屑岩储集层类型248
第三节 陆相碎屑岩储集层的成岩作用264
第四节 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275
第五节 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282
第六节 变质岩和火山岩储集层319
参考文献324
第七章 油气田水文地质328
第一节 中国含油气区地层水化学特征328
第二节 油气田水化学标志339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346
第四节 油气藏保存的水文地质条件355
第五节 含油气性的水文地质综合评价359
参考文献363
第八章 天然气地质特征365
第一节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鉴别365
第二节 天然气源岩特征384
第三节 天然气储集层特征388
第四节 天然气藏盖层特征392
第五节 天然气赋存形式及形成条件400
第六节 中国天然气藏的分布特征415
第七节 天然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421
参考文献426
第九章 原油性质428
第一节 中国原油性质与油层深度的关系428
第二节 原始石油和控制其性质的因素439
第三节 原油的蚀变作用、演化模式及成因分类449
第四节 特殊原油的分布及成因458
参考文献468
第十章 油气运移469
第一节 初次运移469
第二节 二次运移481
第三节 运移的结果486
参考文献495
第十一章 油气藏497
第一节 油气藏形成和含油气系统498
第二节 油气藏类型508
第三节 油气藏聚集带520
第四节 油气藏分布534
参考文献543
第十二章 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含油气前景545
第一节 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基本特征545
第二节 油气资源丰富与勘探程度低549
第三节 含油气领域拓展方向550
第四节 勘探工作方法探讨558
第五节 结语560
参考文献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