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主张及其证明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诉讼主张及其证明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1727337.jpg)
- 梁玉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7293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主张及其证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刑事诉讼主张论3
第一章 刑事诉讼主张解说3
一、刑事诉讼主张的概念3
(一)关于主张3
(二)刑事诉讼主张的界定4
(三)刑事诉讼主张的范围5
(四)诉讼主张在三大诉讼中的异同8
二、刑事诉讼主张的特点9
(一)提出者具有诉讼主体地位,承担特定的诉讼职能9
(二)结构上是总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静态与动态相统一10
(三)内容上具有主观意向性11
(四)形式上体现为话语的表达13
(五)内容和形式都必须具有合法性13
三、刑事诉讼主张的分类14
(一)控诉主张、辩护主张和裁判主张14
(二)积极主张和消极主张20
(三)肯定主张和否定主张22
(四)实体主张和程序主张23
(五)事实主张和法律主张24
(六)单一主张和复合主张26
四、刑事诉讼主张的意义27
(一)诉讼主张是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装置和推进器27
(二)诉讼主张是控、辩、审各方的连结点28
(三)诉讼主张是司法公正的检测仪28
(四)刑事诉讼主张研究可以增强司法理性,繁荣法学理论29
第二章 刑事诉讼主张的结构32
一、诉讼主张=命题≠事实32
(一)事实的特点与结构32
(二)命题的特点与结构34
(三)事实与命题的关系36
(四)诉讼主张=命题≠事实39
二、三重构建:实体、程序与形式45
(一)实体45
(二)程序47
(三)形式50
三、内容结构:事实与法律52
(一)事实52
(二)法律54
四、程序结构:单体与整合55
五、结果指向:罪与罚57
六、诉因及其与刑事诉讼主张之结构59
(一)国外诉因制度概述59
(二)诉因与诉讼主张的关系62
(三)诉因结构的单一性与刑事案件的确定67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主张与诉讼模式72
一、刑事诉讼主张生成的制度环境72
(一)人具有自由、平等和尊严72
(二)法官中立、控辩对抗的诉讼结构76
(三)民主的诉讼原则与程序体系79
二、刑事诉讼主张的历史变迁81
(一)在自然平衡式诉讼中产生81
(二)在行政对峙式诉讼中衰落85
(三)在权能平衡式诉讼中回归88
三、西方两大法系背景下的刑事诉讼主张93
(一)当事人主义诉讼与刑事诉讼主张93
(二)职权主义诉讼与刑事诉讼主张98
第四章 对立、差异与协调:刑事诉讼主张的矛盾运动103
一、刑事诉讼主张对立与差异的依据103
二、刑事诉讼主张的程序互动107
(一)被动审判108
(二)作茧自缚110
(三)诱发反驳117
三、从权威到对话:刑事诉讼的终结方式118
(一)迈向柔性司法118
(二)主张与对话的现代图景128
下篇:刑事诉讼证明论145
第五章 刑事证明对象转换:从案件事实到诉讼主张145
一、源自本体论的追问:诉讼要证明什么145
(一)为什么诉讼146
(二)为什么证明147
(三)诉讼要证明什么147
二、关于刑事证明对象的域外制度考察151
(一)大陆法系的刑事证明对象:事实151
(二)英美法系的刑事证明对象:诉讼主张153
三、我国诉讼证明中的“事实论”及其误区154
(一)“事实论”的表现155
(二)“事实论”的误区160
四、刑事证明的对象——诉讼主张168
(一)诉讼证明对象的界定168
(二)诉讼主张作为刑事证明对象的法理依据169
(三)诉讼主张对刑事证明的影响186
五、刑事证明对象在我国错位的原因191
(一)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压抑了诉讼主张191
(二)认识论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偏颇191
(三)法律解释技术落后193
(四)诉讼程序不独立193
第六章 刑事证明主体与证明责任194
一、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辨析194
二、现代刑事证明责任的平台——无罪推定197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价值选择198
(二)无罪推定原则的内容构成202
(三)无罪推定对刑事证明责任的强制性配置205
三、谁主张谁举证叙说207
(一)谁主张谁举证的诠释207
(二)在历史与现代间的比较213
四、主张者的举证责任分配217
(一)为何需要分配217
(二)依据什么分配218
(三)举证责任分配的表现形式225
五、证明责任的免除230
(一)正式承认231
(二)司法认知234
(三)已决的事项236
(四)推论事项237
第七章 刑事证明的目的与证明标准239
一、刑事证明的目的239
二、刑事证明标准242
(一)一元化证明标准的局限243
(二)西方国家的刑事证明标准244
(三)依证明责任确定证明标准250
(四)依诉讼主张确定证明标准258
(五)依诉讼阶段确定证明标准268
第八章 刑事诉讼主张的证明方法275
一、刑事诉讼证明的特点275
(一)程式化证明275
(二)他向证明276
(三)证实与证伪并存277
二、事实判断278
(一)直觉判断278
(二)经验判断279
(三)证据判断279
三、诉讼推理281
(一)诉讼推理的含义和特征281
(二)诉讼推理的分类283
四、法律解释287
五、诉讼争点的发现与整理291
附录:关于案件事实的审查与采信——结合实例的分析299
一、法院自行调查的法理依据与规制299
(一)法院自行调查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99
(二)审判权与调查权301
(三)法院自行调查与对抗式庭审方式304
(四)法院自行调查的合理规范306
二、审判官心证形成过程分析308
(一)公诉人举证308
(二)辩护方的举证317
(三)控辩双方的法庭辩论319
(四)法庭判决322
三、裁判的事实根据:听证事实抑或卷宗材料324
(一)卷宗事实主义及其弊端324
(二)听证事实主义及其面临的困境329
(三)两难中的现实选择335
主要参考文献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