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
  • 刘爱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904284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立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文明概论1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含义1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1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3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5

一、原始文明与生态意识的萌芽5

二、农业文明与生态意识的初步形成6

三、工业文明与生态思想的提出7

四、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8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9

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出9

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10

第二章 人类文明中的立法14

第一节 文明与立法14

一、立法是人类能动选择社会秩序的活动,是文明的新起点17

二、立法是分配资源和权利的手段20

三、立法是自然法转变为制定法、修正制定法的途径23

第二节 人类文明中的传统立法模式25

一、古希腊、古罗马立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漠视26

二、中世纪立法和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的制度根源31

三、机械的世界观和工业文明初期的立法32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立法35

一、环境立法的历史轨迹35

二、环境立法的新诉求——生态文明42

三、生态文明环境立法的可行性46

第三章 环境立法理论基础的生态化转向50

第一节 生态哲学的新观念50

一、人类中心主义哲学观的渊源50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哲学观的确立53

三、来自东方“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的启示56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新视野59

一、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困惑与反思60

二、生态经济学的兴起62

三、生态经济学的价值观64

第三节 科技发展观的新思维67

一、技术万能论:对人文与自然的背离67

二、科技负载着价值69

三、研究自然是为了遵循自然70

第四章 环境立法实践基础的生态化转向73

第一节 生态政治决定环境立法的深层原因分析74

一、政治原因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深层社会根源74

二、环境问题是引发政治动荡的直接诱因81

三、世界范围内政治越来越绿色化82

第二节 生态政治的核心——环境民主89

一、环境民主对生态政治的重要意义89

二、环境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民间环保组织的活动95

第三节 生态政治的灵魂——生态公正99

一、产业生态公正100

二、社会生态公正103

三、区域生态公正110

四、自然界的生态公正119

第五章 立足生态文明理论基础 完善环境立法体系122

第一节 环境立法体系比较分析122

一、日本的环境立法体系123

二、美国的环境立法体系127

第二节 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133

一、我国现行的环境立法体系133

二、我国现行环境立法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40

第三节 我国环境立法体系完善构想152

一、立法体系型态的比较分析153

二、我国环境立法体系完善构想159

第六章 弘扬环境民主 完善环境立法程序165

第一节 环境立法程序中民众参与的基本问题167

一、环境立法中的民众参与的概念167

二、环境立法过程中的民众参与权168

三、我国环境立法中民众参与的现状分析175

四、我国环境立法中民众参与的完善构想180

第二节 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听证制度185

一、环境立法听证的概念185

二、环境立法听证的价值与功能187

三、国外立法听证的典型模式——以美国为例192

四、我国环境立法听证完善构想194

第三节 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1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范畴201

二、世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简析205

三、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完善构想214

第七章 体现生态公正 完善环境立法实体内容228

第一节 体现自然界生态公正,实现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生态化转向228

一、环境立法对生态文明理念的选择229

二、世界环境立法目的的比较分析231

三、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分析与重构236

第二节 体现社会生态公正和产业生态公正,构建我国的生态税制度239

一、生态税及其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39

二、国外生态税的考察分析252

三、我国生态税改革费制度的现实考察及问题分析261

四、我国生态税的基本构想271

结语284

参考文献286

后记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