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蒋锡金与中国现代文艺运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景明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4551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化学课-初中-习题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蒋锡金与中国现代文艺运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动荡的童年(1915—1927)1
(一)“锡金”1
(二)父亲2
(三)家庭4
(四)幼年教育5
(五)“功课”7
二 少年求学(1927—1934.8)10
(一)宜兴农民暴动10
(二)学校教育16
(三)青年时代的思想倾向18
(四)光华时期的南京请愿20
(五)大夏、同济附中的学生运动23
(六)包办婚姻26
(七)初学写作的开端——《当代诗刊》27
(八)本期锡金著译年表(一)30
三 糊口四方(1934.8—1935.7)31
(一)职业生涯的开端——湖北省农村合作委员会贷放干事31
(二)感受“农村”与熟悉“工作”34
(三)“以文会友”的《华中日报·文艺周刊》37
(四)财政厅“小公务员”的平庸生活39
(五)本期锡金著译年表(二)43
四 抗日烽火(1935.8—1938.8)45
(一)抗战初期的武汉文化界45
(二)夏特伦与冯乃超51
(三)“武汉文艺工作者联谊会”和《文艺周》副刊53
(四)《战斗旬刊》与文协的成立55
(五)陈独秀与《战斗旬刊》61
(六)穆木天与“时调社”的活动63
(七)时调社的三次“诗歌朗诵”66
(八)《诗歌综合丛刊·五月》68
(九)虎口脱险70
(十)入党与“文艺中心小组”76
(十一)“文协”与《抗战文艺》79
(十二)《台儿庄》与《文艺阵地》80
(十三)“十人文艺留守团”计划的流产84
(十四)本期锡金著译年表(三)87
五 文艺逃亡之旅(1938.8—1938.11)91
(广州——梧州——香港——上海)(一)初到广州91
(二)“中国诗坛社”与《中国诗坛》94
(三)《救亡日报》的活动98
(四)逃离广州101
(五)从梧州到郁林(玉林)103
(六)西营轶事105
(七)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化界106
(八)离港返沪107
(九)本期锡金译著年表(四)110
六 “孤岛”文学(1938.11—1941.12)111
(一)《大路画报》111
(二)文艺中心小组113
(三)“上海诗歌座谈会”与《诗人丛刊·我歌唱》116
(四)“行列社”及诗歌半月刊《行列》119
(五)《堡垒·诗座谈》副刊121
(六)《文艺新闻》周刊125
(七)“江抗”斗争素写——《江南漫记》128
(八)后期“行列社”的活动——《上海诗歌丛刊》和“诗歌朗诵会”129
(九)“诗歌书店”和《诗歌丛书》132
(十)“无名集会”与“孤岛”文化界135
(十一)“文艺通讯员运动”与“孤岛”文艺的繁荣140
(十二)《文艺新潮》月刊和《文艺新潮小丛书》143
(十三)与《鲁迅风》杂文界的论争149
(十四)《奔流文艺丛刊》和《奔流新集》157
(十五)“孤岛”妇女界组织及刊物163
(十六)“田青事件”165
(十七)本期锡金著译年表(五)168
七 蛰居上海(1941.12.8—1945.5.17)175
(一)遭遇“太平洋战争”175
(二)“孤岛”遇险179
(三)避难南京182
(四)重返上海185
(五)出走未果,联系中断187
(六)执教建承中学190
(七)参与文艺活动194
(八)恢复“行列社”196
(九)《青年知识文库·星象》和《剧本丛刊·赌徒别传》199
(十)沦陷后的文艺界交往203
(十一)恋爱纠葛205
(十二)吉田东佑207
(十三)再遭搜捕209
(十四)本期锡金著译年表(六)212
八 苏北解放区的生活与斗争(1945.5.17—1947.12)213
(一)奔赴苏北213
(二)新的天地216
(三)祭奠蒲风,参观建大217
(四)华中建设大学高干班219
(五)任职军宣部221
(六)新华社华中分社记者223
(七)小胡庄体验生活225
(八)主编《新华日报·华中版》227
(九)思想困惑228
(十)追忆关露230
(十一)落寞心境235
(十二)努力工作237
(十三)参加土改239
(十四)前线创作组241
(十五)驻会山东省文协243
(十六)考察胶东土改246
(十七)蓬莱——威海——大连249
(十八)大连文友252
(十九)选择——入伍还是执教?255
(二十)本期锡金著译年表(七)259
九 学者生涯(1947.12.24—1957.6)261
(一)佳木斯东北大学261
(二)迁校吉林市264
(三)吉林省文协的成立与《文艺月报》创刊266
(四)烦心往事268
(五)迁校长春与参加第一次文代会271
(六)东北南下人才招聘团274
(七)教学、科研和日常生活277
(八)“从思想改造”到“整风运动”279
(九)卷入政治漩涡282
(十)本期锡金著译年表(八)284
十 锡金的晚年生活(1957—2003)287
(一)历尽劫难终不悔,我的父亲蒋锡金——蒋於菟先生访谈录287
(二)本期锡金著译年表(九)302
附录一 锡金活动年表(1915—2003)313
附录二 锡金的社会关系336
(一)锡金的家族关系336
(二)锡金与出版界的关系339
(三)锡金的同学关系346
(四)锡金与文艺界、文化界的关系347
(五)锡金的姓名及笔名349
后记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