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南通史 第4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程有为,王天奖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4985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63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691页
- 主题词:河南省-地方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河南通史 第4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十三章 近代史的开端1
第一节 新时期的肇始1
一、烟毒泛滥1
二、参与反侵略战争3
第二节 深重的社会危机5
一、末世颓风5
二、社会矛盾的激化10
第三节 人民反抗的怒火13
一、蓄势待发13
二、“盗匪肆横”14
第三十四章 席卷中原的农民起义怒涛16
第一节 太平军北伐入豫16
一、挺进中原16
二、怀庆战役20
第二节 农民反抗的烈火23
一、“天下起反闹大乱”23
二、联庄会抗粮斗争25
三、在战斗中成长壮大27
第三节 捻军的兴起32
一、敲骨吸髓的盘剥32
二、皖豫捻军驰骋中原36
第四节 血沃中原42
一、清军连续反扑42
二、新捻军的奋战和失败46
第三十五章 19世纪末叶的社会经济与人民斗争51
第一节 “吏治日偷”51
一、战乱的影响51
二、封建统治愈益腐败54
第二节 “民生日蹙”56
一、土地和人口56
二、地权和租佃58
三、官府盘剥的加重和农业经济的凋敞62
第三节 沉沦中的新机68
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逐步深入68
二、农产品商品化的扩大72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新发展76
四、自然经济的存留78
第四节 人民反抗斗争持续开展81
一、反封建斗争81
二、反侵略斗争86
第三十六章 20世纪初期的新形势和新变化93
第一节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93
一、劫夺矿藏和铁路93
二、洋货泛滥和原料掠夺98
三、外国教会卷土重来99
第二节 在“维新新政”的旗号下100
一、“新政”种种100
二、花样翻新的“筹款”103
三、“民不聊生”105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新经济的产生107
一、商品市场的扩大107
二、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业的创办111
三、民族工商业步履艰难116
第四节 近代教育和新型知识分子群体119
一、近代学校和报刊的创办119
二、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成长123
第三十七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125
第一节 革命运动的兴起125
一、革命运动的肇始125
二、同盟会河南分会的成立和革命宣传127
三、革命组织的建立和武装起义的准备132
第二节 立宪潮流和革命运动138
一、君主立宪的幻想138
二、革命运动的高涨142
第三节 群众斗争的新高潮145
一、反侵略斗争145
二、反暴政斗争147
三、上层绅商领导的爱国运动149
第三十八章 辛亥革命的风雷154
第一节 争取河南独立154
一、开封举义的落空154
二、有利的革命形势158
三、四路图汴160
第二节 反袁起义烽火162
一、袁世凯的上台162
二、开封起义的壮举166
三、外县志士的起事活动171
第三节 省外进军和“实现共和”173
一、秦陇豫复汉军173
二、威武军和河南北伐军174
三、旅鄂奋勇军、湖北北伐军和淮上军176
第三十九章 民国初年的政局和社会179
第一节 “共和”幻想的破灭179
一、民主波澜荡漾179
二、反动势力的反扑183
三、农民的苦难和抗争185
第二节 “二次革命”和白朗起义187
一、革命党人挽救革命的努力187
二、白朗起义191
三、革命党人的讨袁活动195
四、白朗起义军的失败197
第三节 新旧嬗变的岁月201
一、赵倜祸豫201
二、社会经济的新变化208
第四十章 国民革命的开展与北洋军阀统治的覆亡215
第一节 五四运动的影响与中共河南地方组织的建立215
一、新文化运动的冲击215
二、五四运动的反响218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共组织的建立222
第二节 风云变幻的政局228
一、直皖战争的影响228
二、直系势力的扩张230
三、从冯玉祥到张福来235
四、国民二军的兴衰239
第三节 风起云涌的工农运动243
一、军阀的暴虐统治与红枪会运动243
二、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开展249
三、五卅运动期间的爱国运动及罢工斗争259
四、中共豫陕区委成立,农民运动蓬勃兴起261
第四节 北洋军阀统治的终结267
一、吴佩孚败退后的危局267
二、奉军入豫268
三、北伐战争的凯歌270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大革命的失败277
第五节 在困境中演变的社会经济281
一、农村和农业281
二、资本主义工矿业288
三、商业、金融和交通运输业296
第四十一章 十年内战时期309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的建立309
一、省政府及国民党河南省党部的建立309
二、冯玉祥统一和巩固河南的战争314
三、冯玉祥“清党”反共和工农运动受挫317
第二节 新军阀在中原的混战319
一、蒋冯和蒋唐战争319
二、蒋、阎、冯中原大战322
三、新军阀混战给中原人民造成的灾难326
第三节 鄂豫皖苏区的革命斗争328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328
二、苏区各项建设全面开展337
三、四次反“围剿”斗争与红军主力撤离343
第四节 国民党统治的强化354
一、巩固独裁统治的举措354
二、行政机构的调整和官僚的腐败359
三、苛重的经济搜刮361
四、宛西自治363
第五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和革命斗争的持续368
一、抗日运动的兴起和国民政府迁洛368
二、鄂豫皖红军的反“清剿”斗争和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369
三、共产党在白区的革命斗争382
四、走向全民抗战384
第四十二章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388
第一节 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388
一、日军犯境和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388
二、中共河南省委的重建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92
三、席卷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397
四、建立抗日武装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404
第二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411
一、各地反摩擦斗争411
二、在反“扫荡”中发展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415
三、敌后军民艰苦抗战420
四、加强根据地建设425
第三节 日伪在河南的统治430
一、各级伪政权及伪军的建立430
二、日本侵略军的暴行434
三、日军的占领和“治安强化运动”435
第四节 相持阶段的国民党统治区442
一、敌后和正面战场的作战442
二、日趋腐朽和法西斯化的国民党统治445
三、“水、旱、蝗、汤”巨大灾难450
第五节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456
一、豫中、豫西南会战456
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461
三、敌后战场的大反攻和日军投降468
第四十三章 解放战争与国民党政权的覆亡475
第一节 解放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475
一、国民党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和挑动内战475
二、艰难的谈判与国民党的破坏481
三、解放区应付全面内战的准备490
第二节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与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493
一、内战爆发与中原军区部队胜利突围493
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495
三、豫皖苏解放区的重建和豫鄂陕游击根据地的开辟502
第三节 解放军战略反攻的辉煌胜利505
一、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505
二、中央突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511
三、两翼牵制——陈谢集团挺进豫西和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517
四、国民党军在中原地区进攻的失败和中原防御体系的崩溃522
五、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530
第四节 国民党在河南统治的终结与人民政权的建立533
一、中原解放区的发展壮大与国民党政权的覆亡533
二、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的成立539
三、中共河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成立543
第四十四章 1928—1949年的社会经济551
第一节 农业551
一、人口与耕地551
二、农业经营556
三、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和高利贷的猖獗561
第二节 工矿业566
一、近代工矿业566
二、手工加工业和采煤业567
三、发展实业的缺陷和阻力573
第三节 商业、金融和交通运输580
一、商业580
二、金融业585
三、交通运输593
第四十五章 近代教育文化的变迁598
第一节 教育598
一、传统的旧式教育598
二、近代学校教育602
三、民国时期的教育604
四、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612
第二节 学术流变618
一、理学和帖括之学618
二、经世之学和西学620
三、近代科学622
第三节 乡土文化630
一、戏剧曲艺和庙会神社630
二、乡风民俗638
三、绅权、族权、神权和夫权646
附录一 近现代大事年表654
附录二 插图目录657
后记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