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南小麦育种栽培研究进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河南小麦育种栽培研究进展
  • 王绍中,郑天存,郭天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80233254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小麦-作物育种-研究-进展-河南省;小麦-栽培-研究-进展-河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河南小麦育种栽培研究进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河南小麦及其在全国的地位1

第一节 河南小麦生产的发展及其在全国的地位1

第二节 河南小麦品质概况8

一、小麦品质的概念8

二、河南小麦总体质量状况10

三、加快粮食质量标准和检验监测体系建设22

第三节 河南省小麦生态类型区划研究23

一、河南省小麦生态因素综合分析23

二、生态类型区的划分指标与方法26

三、小麦生态类型区的划分方案与各区特点阐述29

四、不同类型小麦发展战略32

第二章 河南小麦育种研究进展39

第一节 小麦高产育种39

一、河南省小麦育种和品种利用历程的回顾39

二、近20年河南省育成审定品种及应用效果39

三、育种目标与途径变化40

四、产量育种进展41

五、抗病、抗逆育种进展42

六、品质育种进展44

第二节 强筋小麦育种48

一、小麦品质改良的生物学基础48

二、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的途径与方法60

三、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研究67

第三节 弱筋小麦育种86

一、定义、用途及国内外品质标准86

二、国内外部分有关弱筋小麦品质评价的研究进展87

三、弱筋小麦生长过程中生理与栽培特性的研究90

四、河南省弱筋小麦品种选育现状及产业化开发92

五、问题和展望95

第四节 旱地小麦育种97

一、影响河南省旱地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98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的演变与生产发展99

三、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抗旱性鉴定99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旱小麦育种目标及育种方法的演变100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旱性鉴定方法的演变101

六、当前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存在的问题105

七、今后育种的基本策略106

第五节 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111

一、小麦的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111

二、小麦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116

三、生物技术在河南省小麦育种中的应用123

四、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的展望——作物分子设计育种139

第六节 花药培养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142

一、小麦花药培养育种的国内外发展状况142

二、小麦花药培养方法143

三、小麦花培育种的方法程序151

四、小麦花培育种的展望155

第三章 河南小麦栽培生理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156

第一节 小麦栽培生理研究进展156

一、河南省小麦高产与超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进展156

二、河南省小麦品质栽培生理研究进展177

三、环境胁迫对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191

第二节 小麦与重金属研究203

一、小麦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分布与积累动态204

二、重金属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215

三、小麦籽粒重金属含量的预报预测246

四、无公害小麦重金属污染控制关键技术247

第三节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质形成机理研究250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250

二、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品质的形成规律及生理基础253

三、氮、磷、钾及其配施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68

四、氮、磷、钾及其配施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质调控的生理机制276

五、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磷、钾施肥技术285

第四节 小麦冻害研究287

一、冻霜害对小麦生态生理的影响287

二、小麦防冻基础措施294

三、小麦抗霜技术300

四、小麦减霜技术302

第五节 小麦栽培技术的演变与发展306

一、传统栽培技术提高阶段(1949~1957年)306

二、以深耕密植为中心的栽培技术阶段(1958~1968年)307

三、低产向中产转变阶段(1972~1980年)308

四、主攻千斤技术阶段(1982~1992年)310

五、公顷产量9000kg超高产栽培技术(“九五”至“十五”)312

六、公顷产量9750~10500kg超高产栽培技术315

第六节 强、弱筋小麦栽培技术研究317

一、强筋小麦栽培技术研究317

二、弱筋小麦栽培技术研究324

参考文献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