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高速公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高速公路
  • 吕涛编著 著
  • 出版社: 通信技术编辑部;四川省畅达信息产业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高速公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引论1

1.1起源1

1.2信息高速公路是什么3

1.3巨大的效益4

第二章应用前景5

2.1创立“电子化政府”6

4.7 日本 (47

2.2改善医疗保健服务 .7

2.3促进科学研究10

2.4改善国民教育11

2.5居家办公12

2.6家庭信息中心13

2.7 电子商业15

2.8多媒体会议17

2.9 电子金融17

第三章政府的政策、策略和计划18

3.1 美国18

3.1.1HPCC计划及先导试验18

3.1.2 NII计划20

3.1.3 NII计划提出以来的一些情况27

3.2欧共体27

3.3 日本29

3.4加拿大31

3.5新加坡32

3.6韩国32

3.7 台湾33

3.8俄罗斯34

3.9美欧日的合作34

第四章 民间企业的反应36

4.1 美国36

4.2 欧洲45

4.3英国46

4.4 法国46

4.5 德国47

4.6加拿大47

5.1 网络概貌50

第五章 网络概貌及相关技术50

5.1.1 业务层51

5.1.2业务输送层51

5.1.3维护管理层51

5.2相关技术52

5.2.1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53

5.2.2高效率软件系统55

5.2.3超大容量计算机高速接口57

5.2.4光纤传输技术61

5.2.5同步数字系列(SDH)63

5.2.6异步转移模式(ATM)63

5.2.7高速通信协议64

5.2.8数字图象压缩71

5.2.9大容量存储73

5.2.10智能网74

5.2.11多媒体通信74

5.2.12个人通信74

5.2.13信息安全75

第六章铺路材料76

6.1概述76

6.2世界光纤市场分布77

6.2.1地区分布77

6.3光纤用量和价格78

6.2.2产品分布78

6.4光纤光缆新产品和新技术79

6.4.1色散位移光纤79

6.4.2色散平坦型光纤79

6.4.3 中红外光纤79

6.4.4高强度耐疲劳光纤80

6.4.5 聚酰亚胺涂覆光纤80

6.4.6 保偏光纤80

6.4.7 特种光缆80

6.4.8光缆结构向高密度发展80

6.5.1 光源81

6.5光纤通信动态81

6.4.12 孤子光纤81

6.4.11摇溶填充物81

6.4.10复合PE铝带、钢带代替了Alpeth结构81

6.4.9室内光缆采用耐燃低烟无卤(LSNH)材料护套…81

6.5.2接收器件及接收灵敏度82

6.5.3掺铒光纤放大器83

6.5.4外调制器及预均衡技术86

6.5.5波分复用技术86

6.5.6相干光通信87

6.5.7频分复用光通信系统87

6.5.8光孤子通信87

第七章SDH网89

7.1 SDH的技术特点89

7.2同步传输模块(STM)91

7.3 SDH帧结构92

7.4 SDH复用结构93

7.5标准化的光接口94

7.5.1光接口的分类94

7.5.2光接口参数及其规范94

7.6数字交叉连接设备95

7.7 SDH传送网分层模型95

7.7.1 电路层网96

7.7.2通道层网97

7.7.3传输媒介层网97

7.8.2 自愈混合环形网100

7.8.1基本物理拓扑结构100

7.8 SDH网的物理拓扑结构100

7.9 SDH网同步101

7.9.1网同步的概念101

7.9.2网同步的方式102

7.9.3 SDH网同步结构102

7.9.4 SDH网同步方式104

7.10 SDH的关键技术104

7.11 SDH产品开发及应用情况105

第八章异步转移模式107

8.1 ATM的信元结构107

8.2 ATM协议结构108

8.3.1 标签交换109

8.3 ATM层109

8.3.2 ATM连接110

8.3.3信令,亚信令111

8.3.4连接流量控制111

8.3.5协议参考模型112

8.4物理层114

8.4.1物理媒介子层115

8.4.2传输会聚子层115

8.5 ATM适配层116

8.6 ATM网络的交换技术119

8.6.1 ATM网络中的交换结构120

8.6.2 ATM交换中有待解决的问题121

8.6.3神经网络技术在ATM交换结构中的应用122

8.7ATM编码技术122

8.8 ATM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技术123

8.8.1连接接纳控制124

8.8.2用户业务参数控制124

第九章多媒体通信125

9.1市场状况125

9.2应用126

9.3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127

9.4多媒体数据库129

9.5.2网络能力130

9.5.1多媒体网络130

9.5多媒体通信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130

9.5.3数据压缩132

9.5.4信息同步133

第十章个人通信134

10.1个人通信系统的功能及特点134

10.2实现个人通信的方案及途径135

10.3关键技术138

10.4全球一网139

第十一章 网络管理140

11.1网络管理功能140

11.2国际网管标准140

11.3.1 TMN的基本功能141

11.3 电信管理网(TMN)141

11.3.2 TMN的结构142

11.4网络管理的智能化145

11.4.1 故障诊断146

11.4.2实时监控148

第十二章信息安全150

12.1 IS07498—2标准151

12.1.1安全服务151

12.1.2安全机制152

12.1.3安全服务、安全机制和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关系155

12.1.4安全管理155

12.2保密数据网系统(SDNS)计划156

12.2.1 密钥管理157

12.2.2基本安全协议158

12.2.3网络层加密(SP3)159

12.2.4传输层加密(SP4)162

12.3美国国防数据网的安全结构163

12.3.1 安全结构指南及安全服务163

12.3.2总结构164

12.3.3 网络设备的保护167

12.4美军的国防信息系统安全计划(DISSP)168

12.4.1 目的及任务168

12.4.2安全框架雏形169

12.4.3今后的发展173

13.1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骨干网……174

第十三章 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现状与未来174

13.1.1 网络主要技术指标175

13.1.2 CHINAPAC的交换设备177

13.1.3 网络管理系统180

13.1.4业务功能181

13.2 公用数字数据网(DDN)骨干网184

1 3.2.1 DDN骨干网的组成184

13.2.2公用DDN骨干网提供的基本功能185

1 3.2.3 公用DDN骨干网与省内(包括直辖市、自治区内)186

网的关系186

13.2.4 DDN骨干网与其它网的互连186

13.2.5 DDN用户入网的基本方式187

13.3“八五”建设的光缆干线网189

13.3.1网络结构与布局190

1 3.3.2技术装备190

13.4“四金”工程190

13.4.1 “金桥”工程191

13.4.2“金关”工程191

13.4.3“金卡”工程192

13.4.4“金税”工程192

13.5差距和问题192

13.6对策193

13.7战略方案194

13.8技术准备194

附:1992年世界电信100强排行榜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