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刑法科学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中国刑法科学简史
  • 高铭暄等撰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1512X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刑法科学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新中国刑法学的回顾与反思1

一、新中国刑法学发展的历史分期1

二、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总体评价3

三、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历史经验4

四、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历史教训5

五、研究新中国刑法学史的意义7

第一章 1949—1956年 从创立到发展8

第一节 刑法学研究概况8

一、本时期的阶段划分8

二、本时期刑法学研究的特点9

第二节 刑法学研究成果11

一、刑法学论著11

二、刑法学译著11

三、刑法学论文11

第三节 刑法学研究述论12

一、刑法的溯及力问题12

二、犯罪的概念问题14

三、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16

第二章 1957—1976年 从萧条到停滞19

第一节 刑法学研究概况19

一、本时期的阶段划分19

二、本时期刑法学研究的特点20

第二节 刑法学研究成果20

一、刑法学教科书21

二、刑法学专著22

三、刑法学译著24

四、刑法学论文24

第三节 刑法学研究述论25

一、犯罪与两类矛盾问题25

二、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28

三、刑罚的目的问题30

四、死缓制度的存废问题31

五、无期徒刑的存废问题34

六、反革命罪的问题36

第三章 1977—1990年 从复苏到繁荣(总论)38

第一节 刑法学研究概况38

一、本时期的阶段划分38

二、本时期刑法学研究的特点39

第二节 刑法学研究成果45

一、刑法学教科书45

二、刑法学专著46

三、刑法学译著57

第四章 1977—1990年 从复苏到繁荣(述论·上)61

第一节 犯罪与两类矛盾问题61

一、刑事犯罪中不应区分两类矛盾的观点62

二、刑事立法中应当区分、刑事司法中不应区分两类矛盾的观点63

三、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都应当区分两类矛盾的观点64

第二节 罪刑法定和类推问题66

一、罪刑法定的否定说67

二、罪刑法定的肯定说68

第三节 犯罪的概念问题71

一、刑法第10条是否是犯罪定义72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73

三、犯罪的本质属性74

第四节 刑事责任问题76

一、刑事责任的概念77

二、刑事责任的根据78

三、刑事责任的实现80

第五节 犯罪构成问题83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84

二、犯罪构成的要件85

第六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问题89

一、犯罪客体90

二、犯罪对象94

第七节 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96

一、必然因果关系说98

二、偶然因果关系说100

三、其他观点102

第八节 法人犯罪问题105

一、法人犯罪的肯定说107

二、法人犯罪的否定说111

第九节 罪过形式问题114

一、对犯罪故意中明知内容的理解115

二、对犯罪过失中预见能力的认定116

三、间接故意是否存在犯罪目的和动机117

第十节 正当防卫问题119

一、关于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121

二、关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122

三、关于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125

第十一节 犯罪未遂问题127

一、对着手实行犯罪的理解128

二、对犯罪未得逞的理解129

三、对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的理解130

第十二节 共同犯罪问题131

一、犯罪团伙的性质133

二、片面共犯134

三、对刑法第26条第2款的理解135

第十三节 一罪与数罪问题139

一、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140

二、我国刑法中是否存在结合犯141

三、如何确定牵连关系142

四、牵连犯是否并罚142

第五章 1977—1990年 从复苏到繁荣(述论·中)145

第一节 刑罚目的问题145

一、刑罚目的的预防论与层次论之争146

二、刑罚是否具有惩罚目的之争148

三、刑罚功能问题150

第二节 刑罚种类问题153

一、管制存废之争155

二、死刑的限制157

三、驱逐出境的性质159

第三节 刑罚裁量问题162

一、量刑原则163

二、量刑与形势165

三、量刑方法167

第四节 量刑制度问题169

一、累犯制度与《决定》的关系171

二、交待余罪是坦白还是自首173

三、同种数罪是否并罚175

第五节 行刑制度问题177

一、犯有数罪的犯罪分子是否适用缓刑178

二、关于撤销缓刑的条件179

三、缓刑期满以后能否构成累犯179

四、缓刑中的减刑问题182

第六节 刑罚消灭184

一、刑法规定追诉时效的意义185

二、追诉时效期限的确定186

三、采取强制措施前逃跑的罪犯是否中断时效188

第六章 1977—1990年 从复苏到繁荣(述论·下)190

第一节 刑法分则概述190

一、法条竞合190

二、犯罪情节193

三、犯罪数额196

第二节 反革命罪199

一、关于反革命罪的罪名问题199

二、关于反革命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201

三、关于反革命罪的动机和目的问题202

四、关于几种具体的反革命犯罪问题207

第三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213

一、关于枪支、弹药方面的犯罪213

二、交通肇事罪216

三、厂矿重大责任事故罪220

四、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223

第四节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226

一、走私罪231

二、投机倒把罪235

三、假冒商标罪237

第五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40

一、故意杀人罪241

二、故意伤害罪243

三、强奸罪247

四、奸淫幼女罪254

五、本章中的其他犯罪256

第六节 侵犯财产罪259

一、关于侵犯财产罪的数额259

二、抢劫罪262

三、盗窃罪266

四、贪污罪269

第七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73

一、流氓罪273

二、传授犯罪方法罪276

三、脱逃罪278

第八节 妨害婚姻家庭罪281

一、重婚罪281

二、虐待罪282

第九节 渎职罪283

一、受贿罪283

二、玩忽职守罪285

第十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287

一、《条例》与刑法的关系288

二、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288

三、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290

第七章 1980—1990年 刑法的修改与完善研究(上)291

第一节 概述291

一、阶段划分291

二、研究特点293

三、研究成果295

第二节 刑法宏观问题和通则完善研究296

一、刑法典体系结构的完善问题296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完善300

三、类推制度的立法存废301

四、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立法完善302

第三节 犯罪通则规定的立法完善305

一、犯罪与犯罪构成问题的立法完善305

二、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与犯罪特殊形态的立法完善问题313

第四节 刑罚体系和种类及相关问题的立法完善318

一、关于刑罚体系的立法完善318

二、关于刑罚种类及相关问题的立法完善319

第五节 量刑和行刑制度的立法完善327

一、量刑制度的立法完善327

二、行刑制度的立法完善332

第八章 1980—1990年 刑法的修改与完善研究(下)337

第一节 反革命罪的立法完善337

一、现行立法的修改与调整337

二、新罪名的增设338

第二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立法完善341

一、现行立法的修改与调整342

二、新罪名的增设345

第三节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立法完善348

一、现行立法的修改与调整349

二、新罪名的增设352

第四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立法完善358

一、现行立法的修改与调整359

二、新罪名的增设361

第五节 侵犯财产罪的立法完善365

一、现行刑法的修改与调整366

二、新罪名的增设368

第六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立法完善371

一、现行刑法的修改与调整372

二、新罪名的增设373

第七节 妨害婚姻家庭罪的立法完善378

一、现行刑法的修改与调整379

二、新罪名的增设379

第八节 渎职罪的立法完善381

一、现行刑法的修改与调整382

二、新罪名的增设386

第九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立法完善391

一、现行规定的修改与调整391

二、新罪名的增设392

第九章 中国刑法的改革与出路394

第一节 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修改和完善现行刑法394

一、树立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刑法观,调整刑事立法和司法意识395

二、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科学地修改和调整现行刑法的有关规定396

三、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增设新罪名399

第二节 适应廉政建设的需要,修改和完善现行刑法403

一、深刻认识刑法在廉政建设中的功能及其与综合治理的关系403

二、确立科学的刑事立法原则406

三、适应廉政建设的需要,完善现行刑法中关于职务犯罪的规定408

四、适应廉政建设的需要,增设新罪名409

第三节 适应对外开放和犯罪现象日趋国际化的需要,修改和完善现行刑法410

一、犯罪国际化与刑法修改的必要性410

二、确立切实可行的刑事立法原则411

三、根据同国际犯罪作斗争的实际需要,修改和完善我国刑法413

第四节 适应刑事司法实践发展变化的需要,修改和完善现行刑法413

一、适应刑事司法实践发展变化的需要,修改和完善现行刑法总则规范413

二、适应刑事司法实践发展变化的需要,修改和完善现行刑法分则规范415

跋: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展望418

后记4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