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
  • 李淑梅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754401434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探讨人性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变革1

第一章 需要结构与人性17

一、人性的基础:需要17

1.人的需要的特性17

2.人的活动的出发点20

二、需要的对象化与人的对象化活动23

1.实践对外部自然的改铸24

2.实践对人自身自然的塑造28

三、需要结构诸层面的张力关系及其动变35

1.需要的层级36

2.需要层级间的互渗关系43

3.诸需要张力关系的变化45

第二章 社会结构、需要结构和人性结构48

一、人的活动的社会性结构48

1.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社会性49

2.需要结构在社会结构上的投射52

二、社会结构的具体历史性与人的现实性67

1.以需要为中介的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67

2.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人的社会性72

3.文化传统与人76

第三章 前市场经济的社会运作方式与人的存在方式79

一、人对自然直接依附基础二的人身归属79

1.人和社会的创生80

2.农业文明与人的依附性89

3.人的物质需要和能力的自然界限94

二、人的社会秩序需要的满足方式107

1.社会秩序的自然基础107

2.社会秩序与人的依赖关系110

3.社会秩序与人的等级性117

三、人的精神追求的补偿功能123

1.人的意义生活的生成和繁盛123

2.精神创造补偿空间的广阔性130

3.精神创造活动与文化传统132

第四章 社会经济运作方式的现代转向与人的发展137

一、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机制137

1.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的增加138

2.自治城市的崛起141

3.国际贸易的发展145

4.代表新生产方式的新人的涌现148

二、人的需要的抽象化与人对自然的能动支配155

1.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与工业文明156

2.生产目的的抽象化和生产力的发展160

3.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165

4.自然界的“脱魅”与“返魅”167

三、经济交往的普遍化与人的独立品格192

1.物质需要的多样化与活动的分化192

2.个别劳动的社会性及其实现205

3.经济交往的世界性与人的全面性210

4.资源的优化配置方式220

四、社会关系的抽象性和异己性231

1.社会交往的抽象化231

2.物化社会关系的异已性236

第五章 社会秩序与人的自由平等权利252

一、社会秩序的历史嬗变252

1.建立社会秩序坐标的转换253

2.技术—经济秩序的形成及其特点255

二、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社会调节260

1.规范化政治整合的必要性260

2.规范化政治整合的合理性262

三、公平、效率和社会秩序265

1.公平和效率的结合方式及其变化266

2.民主政治与人的自由、平等272

3.社会秩序和选贤举能278

第六章 意义追求的现代特征281

一、观念变革在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81

1.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发展282

2.新兴的实业精神284

3.入世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286

二、精神需要层级间的矛盾和意义世界的萎缩291

1.新兴资产阶级伦理精神的矛盾性291

2.精神超越向度的衰微296

3.寻找精神的家园301

第七章 中国社会模式转型的人性关切308

一、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308

1.旧经济体制下生产目的的人性关切方式309

2.经济体制改革的人性关切313

二、社会整合机制的特点319

1.社会经济秩序的培育319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321

三、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理想目标的观照324

1.共同的精神凝聚力324

2.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远大理想328

3.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329

主要参考书目333

后记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