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债编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法债编总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1506341.jpg)
- 黄立著(政治大学法律系)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039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3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58页
- 主题词:债权法(学科: 研究 地点: 台湾省) 债权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法债编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债之关系1
1. 债之关系乃特别之约束1
第一章 绪论1
2.从不同观点看债之关系3
3.广义与狭义之债之关系4
第二节 债之关系之分类5
1.依形成原因分5
2.依时间因素之影响5
3.依给付之种类分7
第三节 债权的实施7
1.普通债权8
2.不完全债权10
3.债之关系的相对性13
2.债法是经济及社会秩序之一部16
第四节 债法的功能16
1.动态的债法16
第五节 债与施惠关系17
第二章 债之发生19
1.概说19
2.债之发生的种类19
3.“事实契约关系”20
第三章 契约26
第一节 概说26
1.契约自由26
2.契约原因28
3.契约之分类29
第二节 契约自由及在债法上之界限35
1.缔约自由之限制36
2.契约内容的限制37
3.有待许可之契约38
4.形式自由原因38
第三节 契约之订立41
第一款 概说41
第二款 缔约过失责任42
1.适用的要件42
2.应赔偿的范围47
3.缔约过失责任请求权的消灭时败48
第三款 预约与其他暂时性契约48
1.预约48
2.其他暂时性契约51
第四款 架构契约55
1.架构契约案例55
2.概说56
3.架构契约在法律上的容许性57
4.架构契约的拘束力57
5.架构契约的用途58
6.架构契约与类似概念58
第五款 契约的要约与承诺58
1.概说58
2.要约59
3.承诺68
4.当事人的合意75
第六款 契约的调整与解释78
1.契约的调整78
2.契约的解释79
3.补充性契约解释80
1.当事人或第三人对给付的事后规定83
第四节 契约法上的特殊问题83
2.情势变更原则85
3.契约后义务93
第五节 定型化契约条款(附合契约)93
1.概说93
2.消费者对定型化契约的事先审阅权97
3.一般契约条款成为契约内容的前提99
4.一般条款之解释103
5.意外条款104
6.一般契约条款之无效105
7.特定一般契约条款无效对契约之影响113
8.特定行业契约应记载或不得记载事项之公告113
9.债编对附合契约的新规定114
1.债编修正条文之规定116
第六节 悬赏广告116
2.悬赏广告之定义117
3.悬赏广告采取契约说的问题118
4.悬赏广告之本质120
5.悬赏广告之撤回121
6.因行为人之行为所生权利122
7.优等悬赏广告123
第七节 网路契约125
1.网路交易125
2.电子签章125
3.电子鉴章法之立法目的127
4.网路契约129
5.消费者保护法与民法的适用130
1.代理权授予不是债的发生原因131
第一节 概说131
第四章 代理权之授予131
2.代理权之种类132
3.复数代理137
第二节 代理权之授予及相关问题138
1.授权代理与内部关系138
2.代理权授予之方式140
3.法律强制的代理权之授予142
4.代理权授予之瑕疵143
第三节 代理行为的显名主义144
1.显名主义概说144
2.显名主义的方式144
3.代理人不显名的后果145
4.不重相对人特性之行为146
1.代理人应在代理权限内作为147
第四节 代理权之范围147
2.代理行为以法律行为为限148
3.高度身份行为不得代理149
4.代理权之滥用150
第五节 无权代理151
1.及于本人之效力152
2.及于相对人之效力154
3.本人与无代理权人之关系156
第六节 表见代理156
1.概说156
2.适用表见代理之要件157
3.举证责任的问题160
2.自己与双方代理禁令的例外162
第七节 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162
1.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之禁止162
3.例外的例外163
第八节 代理与相近制度之区分163
1.代理与委任163
2.冒名行为164
3.信托行为165
4.居间165
5.使者165
第九节 代理权之消灭166
1.依授权本身上原因而消灭166
2.代理权基础法律关系的结束167
3.授权人之撤回167
5.由于人的因素之消灭原因168
4.权利人之舍?168
6.代理权消灭之结果169
第五章 无因管理171
1.概说171
2.适法之无因管理171
3.适法无因管理之法律效果175
4.不适法之无因管理181
5.非真正无因管理183
6.无因管理与其他请求权之关系184
第六章 不当得利186
第一节 概说186
1.不当得利请求权概说186
2.不当得利请求权与类似观念的澄清188
3.不当得利规定之体系189
4.不当得利之类型191
第二节 给付型不当得利192
1.概说192
2.技术性之类给付型不当得利192
3.实质给付型不当得利199
4.第180条之例外规定199
5.第205条之特殊规定203
第三节 非给付型之不当得利204
1.因侵害所生之不当得利204
2.三角关系不当得利212
第四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218
1.不当得利请求权之标的与内容218
2.不当得利请求范围之限制223
1.不当得利请求权适用之界限232
第五节 不当得利请求权适用之界限与其他请求权之竞合232
2.其他运用不当得利规定之情形233
第七章 侵权行为236
第一节 总说236
1.导言——侵权行为法之功能236
2.赔偿责任的体系239
第二节 一般侵权行为242
第一款 第184条第1项前半的侵权行为242
1.有加害行为243
2.行为须违法245
3.故意或过失251
4.责任能力(侵权行为能力)254
5.须有损害之发生256
6.所受损害须为他人权利256
7.行为与损害??有相当因果关系271
8.举证责任277
第二款 违反善良风格之侵权行为278
1.体系278
2.个别法定要件278
3.具体化的类型280
第三款 违反保护他人之法律282
1.违反保护他人法律侵权责任的本质282
2.由保护法规变成损害赔偿的途径283
第三节 特殊侵权行为287
第一款 共同侵权行为287
1.共同加害行为与共犯288
2.共同危险行为291
3.单独衡量与总体衡量292
1.公务员侵权责任之要件293
第二款 公务员之侵权行为293
2.限制责任的问题296
3.法律效果297
第三款 法定代理人责任297
1.总说297
2.法定代理人责任之推定298
3.法定代理人之免责要件299
4.无责任能力人之衡平责任300
第四款 雇用人之责任300
1.概说300
2.雇用人责任成立要件302
3.雇用人之衡平责任310
4.雇用人之求偿权310
5.与类似规定之比较311
第五款 定作人之责任312
1.定作人与承揽人之关系312
2.定作人负责之要件313
第六款 动物占有人之责任314
1.总说314
2.动物占有人责任之成立要件315
3.动物占有人之求偿权316
第七款 工作物所有人之责任316
1.总说316
2.工作物所有人责任之成立要件317
3.所有人之求偿权319
第八款 侵权行为的新类型320
1.商品制造人责任320
2.无轨道动力车辆的特别责任324
3.一般危险责任327
第八章 债之标的331
第一节 总说331
1.概说331
2.法定债之关系331
3.因法律行为所生债的关系332
4.判断体系339
第二节 种类之债339
1.种类之债的概说339
2.种类之债的法律上意义341
3.限制种类之债342
4.种类之债之特定343
5.种类之债特定之效力345
6.另行交付346
第三节 货币之债347
1.货币之债的意义347
2.保值条款349
3.货币之债的本质349
4.货币之债之种类349
第四节 利息之债352
1.利息之意义352
2.利息之债之性质354
3.利息之债之发生355
4.利率356
5.复利359
第五节 选择之债360
1.选择之债的意义360
2.选择之债之特定362
3.选择之债与任意之债之区别366
第六节 损害赔偿之债368
第一款 概说368
1.损害赔偿债务产生的原因368
第二款 损害赔偿之目的370
第三款 损害赔偿之债的基本概念371
1.损害的发生371
2.请求权人之请求374
第四款 损害赔偿之方法377
1.回复原状377
第一节 总说426
1.债之效力之意义426
2.债之效力的内容426
2.给付之方法427
第二节 债务履行427
1.债务履行之意义427
第三节 债务不履行428
第一款 总说428
1.债务不履行之意义428
2.归责事由429
3.故意430
4.过失431
5.责任能力434
6.债务人对其代理人或使用人之责任435
7.事变439
第二款 债务不履行440
1.概说440
2.给付不能的界定441
3.给付不能的种类442
3.给付不能之效力443
4.给付不能之举证责任449
第三款 不完全给付450
1.概说450
2.不完全给付之要件453
3.不完全给付之效力453
第四款 给付迟延458
1.给付迟延之意义458
2.给付迟延之要件458
3.给付迟延之效力462
第五款 受领迟延463
1.受领迟延的概念463
2.债权人之迟延之要件464
3.受领迟延之效果467
第四节 保全470
第一款 概说470
第二款 代位权471
1.代位权的意义471
2.代位权的性质471
3.代位权之成立要件472
4.代为行使权利474
5.代位权之客体475
6.代位权之效力478
第三款 撤销权481
1.撤销权概说481
2.行使撤销权之要件483
3.撤销权之行使492
4.撤销权之效力494
5.撤销权之消灭496
第五节 契约之效力497
第一款 概说497
第二款 契约之标的497
1.概说497
2.订约时之给付不能498
第三款 契约之确保504
第一目 定金504
1.定金之意义504
2.定金之种类504
3.定金之效力506
1.违约金的意义508
第二目 违约金508
2.违约金之性质509
3.违约金之效力511
4.违约金之减少514
5.准违约金515
6.与违约金类似之约定515
第四款 契约之解除517
1.解除契约之意义517
2.法定解除权517
3.解除权之行使526
4.解除契约之效力529
5.解除权之消灭535
第五款 契约之终止538
1.概说538
2.终止权之行使539
3.终止权之消灭540
第六款 双务契约之效力541
第一目 总说541
1.双务契约之意义541
2.特殊形态之双务契约541
第二目 同时履行之抗辩542
1.同时履行抗辩之性质542
2.同时履行抗辩之要件544
第三目 双务契约给付不能之效力549
1.概说549
2.危险?549
3.因不可归债双方当事人之事由致给付不能551
4.因可归债干债权人之事由致给付不能554
5.因可归债干债务人之事由致给付不能555
6.因可归债双方当事人之事由致给付不能559
第一目 总说560
第七款 涉他契约560
第二目 第三人负担契约561
1.第三人负担契约之意义561
2.第三人负担契约之效力562
第三目 利他契约562
1.利他契约之意义及性质562
2.利他契约之成立要件563
3.当事人间之关系565
4.利他契约之适用范围566
5.利他契约之效力568
第一节 总说570
1.可分之债570
第十章 多数债务人及债权人570
2.连带之债571
3.不可分之债571
第二节 可分之债571
1.可分之债平均分担或分受之认定571
2.可分之债之成立572
3.可分之债之效力573
第三节 连带之债574
1.总说574
2.连带债务575
3.连带债权593
4.不可分之债597
第四节 准共有之债及公同共有之债602
1.准人有之债602
2.公同共有之债605
第十一章 债之移转608
第一节 总说608
1.债之移转的意义608
2.债之移转规定的演变609
第二节 债权让与610
1.债权让与之意义610
2.债权让与之要件610
3.债权之让与性612
4.债权让与之效力617
第三节 债务之承担625
第一款 总说625
1.债务承担之意义625
2.债务承担与类似概念626
3.债务承担之分类627
第二款 免责之债务承担628
1.免责债务承担之成立628
2.免责债务承担之法律效果631
第三款 并存的债务承担635
1.约定之并存债务承担635
2.法定之并存债务承担(概括的债务承担)638
第十二章 债之消灭643
第一节 概说643
1.债之消灭的意义643
2.债之消灭的原因643
3.债之消灭之普通效力645
第二节 清偿647
第一款 清偿之意义647
1.清偿之意义647
2.清偿之法律性质649
1.债务人653
2.债务人之代理人653
3.第三人653
第二款 清偿人653
第三款 受领清偿人660
1.有受领双人660
2.无受领权之第三人663
第四款 清偿之标的666
1.概说666
2.一部清偿666
3.代物清偿668
4.新债清偿672
5.更改674
2.清偿地之确定676
第五款 清偿地676
1.概说676
3.清偿地之效力678
第六款 清偿期679
1.清偿期之意义679
2.清偿期之确定680
3.清偿期之效力683
第七款 清偿之费用684
1.清偿费用之意义684
2.清偿费用之负担684
第八款 清偿之抵充686
1.清偿抵充之意义686
2.清偿抵充之要件686
3.清偿抵充之方法687
4.原本、利息、费用之抵充顺位690
第九款 清偿之效力691
1.债之关系消灭691
2.受领证书之给予请求权692
第三节 提存694
1.提存之意义694
2.提存之法律性质695
3.提存及自助出卖之要件697
4.提存之效力699
第四节 抵销703
1.概说703
2.抵销之要件706
3.抵销之方法714
4.抵销之效力715
5.抵销适状之意义716
6.抵销契约718
第五节 免除718
1.免除之意义与性质718
2.免除之方法720
3.免除之效力722
第六节 混同722
1.混同之意义722
2.混同成立之原因723
3.混同之效力724
第七节 其他债之消灭原因725
1.权利失效725
2.目的之达成725
附录——本书主要参考目录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