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参考资料选辑 第3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办公室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7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参考资料选辑 第3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章伯钧关于“政治设计院”的发言(1957年5月21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1
章伯钧:我在政治上犯了严重的错误(1957年6月13日)4
章伯钧:向人民低头认罪(1957年7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书面检讨)5
章伯钧的“天下要大变”的思想11
章伯钧的一贯反共言行13
罗隆基:加强党与非党知识分子的团结(1957年3月18日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5
罗隆基:要解决长期共存同后继乏人的矛盾(1957年5月10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21
罗隆基关于“平反委员会”的发言(1957年5月22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22
罗隆基在民盟中央小组扩大座谈会上的发言(1957年6月25日)24
罗隆基:我的初步交代(1957年7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书面检讨)25
罗隆基在民盟整风会上的交代(1957年8月12日)35
罗隆基说:共产党统治中国处处是错42
章乃器:从“墙”和“沟”的思想基础说起43
章乃器在中国民主建国会全国工商改造辅导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57年5月31日)47
章乃器:关于工商改造辅导工作的几个问题(1957年6月3日)50
章乃器不同意对他的批评(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58
储安平关于“党天下”的发言(1957年6月1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62
储安平:向人民投降(1957年7月13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检讨)63
龙云的反动言论摘要68
龙云:思想检讨(节录)(1957年7月13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书面检讨)70
黄绍竑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1957年5月16日)75
陈铭枢:只提缺点不提优点才符合整风精神(1957年5月16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78
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80
附录:“光明日报”短评:为互相监督开拓了新路85
我们对于高等学校领导制度的建议(草案初稿)86
费孝通: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94
费孝通:“早春”前后103
费孝通:重访江村109
费孝通:重访江村(其二)123
费孝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后记133
费孝通:言者无罪,有错必改(1957年6月10日在民盟中央小组座谈会上的发言)139
钱端升:我的罪行(1957年8月3日在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检讨)140
钱伟长:过严地管教青年是封建教育思想的反映148
钱伟长谈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152
附录:“光明日报”编者的话155
钱伟长的反动言论摘要156
叶笃义赞成改变高等学校的党委负责制(1957年5月7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集的研究清华大学的共产党基层组织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关系问题的座谈会上的发言)162
叶笃义:批评一种不合理的国家制度(1957年5月16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163
陶大镛关于“民主办校”的发言(1957年5月20日在民盟北京师范大学支部座谈会上)165
陶大镛:揭穿章伯钧、罗隆基的阴险活动 坚决与右派分子划清界限(1957年6月20日在民盟北京市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所作的检讨)166
陈新桂攻击“三反”“肃反”等运动(在社会主义学院座谈会上的发言)173
陈新桂说:无产阶级专政是产生三大主义的根源(1957年6月10日在民盟中央小组座谈会上的发言)174
陈新桂认为报纸对错误言论的反批评是开帽庄(1957年6月10日在民盟中央小组座谈会上的发言)176
沈志远:党和政府不应管得太多太死(1957年5月16日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77
陈仁炳对共产党整风方法有不同意见(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工作会议上的书面发言)182
陆诒说:报纸工作的三个矛盾(1957年5月17日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86
孙大雨在复旦大学教授讲师座谈会上的发言(1957年6月7日)190
王造时:把放鸣的重点放到基层去(1957年5月20日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97
杨兆龙:我国重要法典何以迟迟还不颁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立法问题)201
马哲民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摘要213
马哲民:我要从新做人(1957年7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检讨)217
潘大逵:我承认错误(1957年7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检讨)224
范朴斋:会外之音231
谭惕吾:向中共提四点意见(1957年6月5日在民革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座谈会上的发言)236
谭惕吾在民革中央小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1957年5月29日)236
罗翼群说:人民生活已“接近饿死的边缘”(1957年6月5日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冯白驹邀请在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系统工作的党外人士举行座谈会上的发言)238
附录:罗翼群来函照登238
李伯球:我痛恨自己给章伯钧利用作点火的工具,支持了黄琪翔在农工民主党执行章伯钧的道路(1957年7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检讨)241
张云川认为:墙和沟是党员的特权思想造成的(1957年5月30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250
顾执中的反动言论摘要254
毕鸣岐:为什么还要把阶级关系和两面性抓住不变?(1957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第八办公室联合召开的工商界座谈会上的发言)257
李康年关于“定息二十年”的建议书(摘要)266
李康年重申赎买二十年的主张(1957年6月5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第八办公室联合召开的工商界座谈会上的发言)274
董少臣建议撤出合营企业的公方代表279
荣子正认为:马列主义在中国运用很多地方对不上号(1957年5月30日在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地方工业部和财贸部召开的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280
邓季惶建议由国库支付“赎买金”(1957年5月20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第八次办公室联合召开的工商界座谈会上的发言)282
阎少青:我不同意千家驹的论点283
吴金粹:怎样看工人阶级?向工人阶级学习什么?291
陈振汉等六人:我们对于当前经济科学工作的一些意见299
徐璋本说:“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一定要产生教条主义”。他建议“取消用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清华大学座谈会上的发言)319
徐璋本:“发起组织劳动党并向政府登记启事”及“劳动党发起宣言”320
雷海宗:马克思主义还停留在1895年的地方(1957年4月14日在天津教授座谈“百家争鸣”会上的发言)322
黄万里:花丛小语(小说)325
傅种孙:中共失策之一(节录)329
朱启贤说:老教授被整的发抖(1957年5月24日在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会举行的科学教育界座谈会上的发言)331
张祖荣:我认为阶级分析方法已经过时了334
徐仲年:乌“?”啼336
汪长风:“肃反是对人类道德的进攻”338
刘地生:“要求共产党第二次解放中国人民”338
王尊一:“‘三害’应向党中央和毛主席那里挖”339
中南财经学院教授杨时展写给毛主席的“万言书”(摘要)342
彭声汉:共产党的阴暗面越来越广了(1957年6月5日在中共旅大市委宣传工作会议小组会上的发言)347
张百生、黄振旅: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课题349
黄心平提出主张:由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竞选轮流执政359
黄心平:谈“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过竞选轮流执政”362
杨玉清说:一切发源于北京,乱搞就从北京乱搞起(1957年5月31日在中国政治法律学会举行的法学界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369
丁玲:三八节有感370
王实味:野百合花374
钟惦棐:电影的锣鼓381
吴祖光:谈戏剧工作的领导问题386
请看吴祖光的反动言论:党“趁早别领导艺术工作”393
萧乾:放心·容忍·人事工作397
施蛰存:才与德404
流沙河:草木篇406
刘绍棠: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407
朱滔:“六亲不认”与“墙”415
徐铸成:“墙”是能够拆掉的(1957年5月18日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工作会议上的发言)417
王中:上海新闻界的争鸣(1957年5月16日在首都召开的新闻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420
王中:报纸的性质423
许君远:报纸应当这样干下去吗?425
刘宾雁、陈伯鸿:上海在沉思中430
曾彦修在宣传会议上的发言记录摘要(1957年3月7日)433
曾彦修在人民日报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1957年4月24日)436
曾彦修在文化部出版局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1957年5月7、10日)437
曾彦修答人民出版社黑板报记者问(1957年6月2日)442
蓝钰在文化部出版局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1957年5月7、10、11日)447
杨济时说:剥削阶级取消了,又出现了新阶级454
王文:两种工资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