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曾钊新,李建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1488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德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1.“心理基地”和道德调节2
2.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认识论的交叉3
二、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价值5
1.深化伦理学的探讨5
2.坚固道德“个体城堡”6
3.锐化道德社会功能7
三、道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8
1.实验积累法8
2.问卷抽象法9
3.范畴演绎法10
●第二章 中国道德心理思想史略12
一、究“心性”之根据12
1.从说纷纭12
2.兼容发展14
3.批判总结16
二、举“内省”之方法18
1.“内省” “吾心”18
2.“不假外求”20
3.“终日自反”21
三、注“情感”之热流22
1.理中寓情22
2.外物生情24
3.以理节情25
四、养“冥冥”之意志27
1.“正身”明志27
2.“节欲”励志28
五、达“悦我”之境界30
1.“大人”、“圣人”30
2.“至人”、“真人”31
3.“成人”、“完人”31
1.宇宙论34
●第三章 西方道德心理思想史略34
一、三源的认识34
2.神启论35
3.人本论37
二、情感的培养40
1.羞耻感40
2.荣誉感41
3.义务感42
4.幸福感43
三、价值的评判44
1.“道义论”者的“动机论”44
2.“功利主义”的“效果论”45
四、原则的选择46
1.“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的原则46
2.“整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原则49
1.意志与信念51
五、意志的锻炼51
2.意志与节制53
3.意志与能力54
●第四章 道德认知57
一、道德认知的涵义57
1.在道德范例刺激下的道德新知57
2.道德认知特征60
1.统摄整合功能62
二、道德认知功能62
2.行为定向功能64
3.道德自我形成65
三、道德认知阶段67
1.知觉-唤起-选择-内化67
2.平衡-不平衡-平衡69
3.道德认知阶段与认识辩证过程的关系70
四、道德认知目标71
1.目标-信念71
2.从认知到信念的中介72
3.道德教育的不同心理适应73
●第五章 道德知觉75
一、道德知觉概念75
1.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印象75
2.即时性、刻板性、偏差性79
二、道德知觉的社会功能82
1.交往疏通功能82
2.价值增殖功能84
3.维系加深功能86
三、道德自我印象整饰88
1.仪表、举止、言词88
2.印象整饰和虚假伪装的原则区别92
●第六章 道德模仿94
一、一种特殊的道德影响方式95
1.模仿与道德模仿95
2.道德模仿的特性96
1.主体性机制99
二、道德模仿的机制99
2.客体性机制102
3.环境机制104
三、道德模仿的轨迹106
1.效亲106
2.尊师107
3.看官108
4.习典109
●第七章 道德图式111
一、道德意识单元的有机组合111
1.道德图式概念111
2.本源考察113
3.特性分析115
二、核式结构及其功能117
1.结构:内核与外周117
2.道德意识单元解析120
3.功能:过滤、解释、定向124
三、道德图式的演化127
1.历时性发展127
2.共时性转换130
3.特例:图式的霉变132
●第八章 道德情感134
一、伴随道德认识的内心体验135
1.道德需要满足与否的主体态度135
2.与道德认识的交融互补136
3.道德情感的主要内容138
4.道德情感的生理机制142
二、道德情感的体验形式及升华序列144
1.道德情感的体验形式144
2.道德情感的升华序列148
三、道德情感的功能效应151
1.催化效应151
2.砝码效应152
3.指示效应154
●第九章 道德思维157
一、对道德世界的特殊掌握158
1.善的独立品质158
2.道德思维的特性159
二、道德思维的机制164
1.道德思维的构成因素164
2.解释-选择-创造167
三、道德思维方式的变革169
1.从以“仁”定人到以人定“仁”169
2.从“推已及人”到彼此递归171
3.从“不善则恶”到“善恶三状态”174
●第十章 道德判断177
一、道德判断的本质特征178
1.道德感性上升为道德理性的一个认识环节178
2.对道德现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183
3.道德初识通向道德形成的一座心理桥梁184
1.道德判断三类型186
二、道德判断的类型和功能186
2.道德判断五功能188
三、错误道德判断的类别剖析191
1.现实生活中错误道德判断例举及其危害191
2.错误道德判断的类别及原因分析193
3.建立塔式评价标准是防止错误道德判断的重要途径196
●第十一章 道德推理201
一、道德推理的定义及特征202
1.实现从“实然”衍生“应然”的善恶确证过程202
2.道德推理的基本特征及功能205
二、道德推理的思维规律209
1.价值排中律209
2.义务反舛律211
3.范例同一律214
三、常见的几种失足道德推理形式217
1.宽大推理217
2.投射推理218
3.移嫁推理221
●第十二章 道德意志224
一、道德意志的发生225
1.情感怀信念的融通225
2.排难与抗惑的互补227
3.抉择与行动的协同229
二、道德意志的磨炼230
1.分析意志差异230
2.强化道德意识232
3.意志磨炼的情境设置234
三、道德意志的控制235
1.道德意志的自由度235
2.自制力237
3.意志自由与身心障碍238
●第十三章 道德信念240
一、道德信念的涵义与分类241
1.道德信念的涵义241
2.道德信念的分类244
3.道德信念的道德信仰247
二、道德信念的作用250
1.选择道德信息250
2.控制道德行为252
3.养成道德习惯254
三、“我信”与“他育”的辩证256
1.道德教化的加强256
2.道德信息的刺激258
3.“信不信由我”261
●第十四章 道德范例266
一、道德范例的规定266
1.触发人们仰慕的风范266
2.唤起人们崇敬的形象268
3.肯定意义的真实典型270
二、道德范例的认知方法271
1.比差型的观察法271
2.规范型的概括法274
3.情境型的复制法278
三、运用范例进行道德教育的心理因素281
1.启动、控制、调整、矫正281
2.需要、注意、动机283
●第十五章 道德追求290
一、道德追求是道德理想的专一进取291
1.“道德的最高者”291
2.目的变成归属的现实过程293
1.道德层次说296
二、道德境界在道德追求中达到和突破296
2.划分不同道德境界的标准298
3.向道德理想的定势性靠拢301
三、道德追求的心理分析303
1.意志决定、采取决定、意志努力303
2.目的性、随意性、行动性304
3.道德追求的心理训练308
1.对道德过失的追悔和觉醒310
●第十六章 道德反省310
一、道德反省的涵义与特征310
2.自我性、检讨性、反思性312
二、道德反省的结构与功能315
1.辨是非、知羞愧、担责任315
2.道德反省的功能318
3.道德反省的心理过程分析321
三、道德反省的具体形式323
1.慎独323
2.自省自讼324
3.吾日三省325
4.省察克治325
●第十七章 道德矫治329
一、心理失衡的概述329
1.心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平衡现象329
2.适应力的惰性和审视力的偏颇332
4.气质、兴奋和抑制转换的分析334
3.需求膨胀与挫折334
二、一根可怕的链条336
1.失衡、变态、病态的区别336
2.失衡、变态、病态的联系338
三、道德的特殊功能339
1.道德矫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39
2.价值调节及指示340
3.道德矫治与心理治疗341
4.矫治的途径和方法342
●第十八章 道德培养346
一、道德培养的涵义346
1.消化自汲,自我铸定346
2.点滴积累,正面成型348
2.循序升高,日逐加深349
二、道德培养的双重职能351
1.总结——自我律令351
2.奠基——实现品质354
1.概念形成——发现品质357
三、道德培养的心理循序357
2.概念同化——培养品质358
四、道德培养的根本途径及手段359
1.取之不尽的源泉359
2.学习360
3.戒鉴361
4.树标362
5.日记363
6.践履364
●第十九章 道德习惯366
一、道德习惯的含义和功能367
1.道德习惯的含义367
2.道德习惯的功能369
二、道德习惯培育的心理机制373
1.以信念培育为主的认知机制373
2.以责任感培育为主的情感机制375
3.以培育自制力为主的意志机制377
三、道德习惯培育的社会条件380
1.行为规范的设置380
2.道德教育的先导382
3.道德环境的优化384
●第二十章 道德人格389
一、道德人格的内涵390
1.人格与道德人格390
2.资格、规格、品格的内在统一392
二、道德人格的功能398
1.道德人格功能的表现398
2.道德人格功能的域限401
三、道德人格的塑造与提升407
1.当代中国的道德人格危机407
2.经济、政治、文化的系统影响410
3.自觉、自成、自由的自我提升414
●后记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