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秦两汉散文分类选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先秦两汉散文分类选讲
  • 李炳海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1896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古典散文-文学研究-中国-先秦时代-高等学校-教材;古典散文-文学研究-中国-两汉时代(前202~220)-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先秦两汉散文分类选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早期散文的题材3

一、《周易》本经的题材3

二、《尚书》的题材6

第二节 春秋战国散文的题材9

一、混沌一体的题材形态9

二、分门别类的题材编排13

三、单一题材的独立成书16

第三节 两汉散文的题材17

一、政论家散文题材的选择和布局7

二、经学家散文题材的厘定和配置19

三、史学家散文题材的调遣和定位21

四、目录学家散文题材的整理和编排24

第一章 世道沧桑27

第一节 以史为鉴的文学传统30

一、周公的以殷鉴周30

二、贾谊的以秦鉴汉32

三、王符、崔寔的以雍鉴洛36

第二节 世运兴衰的生动展示41

一、周王朝衰落期的问鼎事件41

二、齐晋称霸和式微的轨迹44

三、两汉盛世的赞曲颂歌47

第三节 家族荣辱的真实写照51

一、《左传》、《国语》的家族事象51

二、《史记》、《汉书》的家族史叙评56

三、司马迁、班固对家族史的自述60

第二章 战争风云65

第一节 《尚书》等对早期战争的叙事68

一、夏、商、周的战前动员令68

二、武王伐纣的叙事及演变71

三、姜太公形象的历史转换74

第二节 《左传》、《国语》的战争画卷76

一、耀德不观兵的战争理念77

二、整体军容和个体英雄的显示80

三、渗透礼乐文化精神的武士风度85

第三节 《史记》中的将帅之星89

一、治军严明的司马穰苴、孙武89

二、以奇制胜的孙膑、田单92

三、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94

四、善射而不遇时的飞将军李广97

第四节 《汉书》中的西汉名将99

一、饮恨终生的将门之后李陵100

二、老当益壮的镇西名将赵充国10

第三章 外交景观107

第一节 春秋列国的行人和辞令111

一、据理力争的博物君子郑子产111

二、以智慧和幽默应对挑战的晏子115

三、各有风采的戎夷使者118

四、两种形态、两种风格的辞令121

第二节 波谲云诡的战国外交125

一、苏秦、张仪的纵横游说125

二、毛遂、公孙弘、唐且的不辱使命128

三、赵威后、君王后的善对来使132

第三节 汉代使者的历险和冒险134

一、陆贾的出使南越134

二、苏武的守节不屈137

三、终军的请缨报国140

第四章 恩怨情仇143

第一节 德怨相报的类型和规则147

一、以德报德、以怨报怨148

二、以德报怨、以怨报德152

三、恩怨相报的对等原则155

第二节 贵贱更替中的聚散离合159

一、贫贱而离、富贵而合159

二、贫贱而合、富贵而离165

三、不以贫富贵贱易交的形象168

第三节 士为知己者死的侠肝义胆172

一、要离行刺传奇172

二、豫让复仇记174

三、聂政刺韩傀177

四、荆轲刺秦王181

第五章 隐逸高蹈187

第一节 春秋之前的隐士及其传说188

一、史前隐士的传说189

二、夏、商、西周隐士的传说192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士及传说195

一、商界隐士范蠡、屠羊说195

二、孔门隐士原宪197

三、庄子及道家隐士198

四、布衣隐士颜斶、戴晋生201

五、举家偕隐的介之推、接舆202

第三节 两汉时期的隐士及传说205

一、为王侯师的黄石公、商山四皓206

二、隐于卜肆的严遵208

三、蜚声士林的郭泰210

第四节 隐士的基本类型及形象特征211

一、终身不仕型211

二、先仕后隐型214

三、亦仕亦隐型215

第六章 病里乾坤219

第一节 身病而神清的孔门师徒221

一、孔子患病期间的理性精神221

二、曾参的易箦和乐正子春伤足225

三、陈蔡绝粮的人生考验230

第二节 先秦道家的疾病观及文学显现232

一、贫困非病而富贵成病232

二、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235

三、疾病状态中的人生超越240

第三节 疾病状态中的贵族形象244

一、理智型和迷狂型245

二、反思型和放任型250

三、稳定型和多变型253

四、刚愎自用型和委运乘化型256

第七章 梦幻世界261

第一节 梦象与生殖崇拜264

一、伊尹生于空桑的传说264

二、邑姜、燕姞之梦266

三、西汉帝母、嫔妃之梦269

四、从原型到范型的梦象271

第二节 梦象与恐惧心理272

一、战争恐惧生成的梦象273

二、权力危机生成的梦象277

三、复仇恐惧生成的梦象282

第三节 梦境中的生命沟通284

一、人和天神的生命沟通284

二、梦象的血统和地域因缘288

三、梦象的生命一体化理念292

第四节 梦象观及其文学表现295

一、梦象与人的常态和病态296

二、道家梦象观的双重属性301

三、梦象的虚实与真幻302

第八章 文体概论和名篇导读309

第一节 文体的界限及分工311

一、叙事与议论的分立与错杂311

二、记言与记事的分工与结合313

三、散文与诗歌的聚散离合316

第二节 议论文的主要文体及名作320

一、独言专论体及名作321

二、对话设问体及名作325

三、经传体及名作327

四、连珠体及名作329

第三节 叙事文的主要文体及名作333

一、说林体及名作333

二、传记体及名作336

三、碑文体及名作339

四、游记体及名作342

五、历史演义体及名作344

主要参考文献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