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R、DR体位设计与临床优化选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4240977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CR、DR体位设计与临床优化选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X线成像基本知识1
一、X线的发现1
二、X线产生的条件1
三、X线的效应1
四、X线影像形成的基本原理2
五、摄影体位2
六、体位设计3
七、钼靶X线摄影3
八、高电压摄影3
九、造影检查3
十、临床影像学优化选择原则3
十一、X线检查防护4
十二、人体解剖学姿势4
十三、X线摄影常用标准平面4
十四、X线摄影常用基准轴线4
十五、焦点4
十六、照射野4
十七、中心线4
十八、摄影距离5
十九、滤线器5
二十、CR、 DR照片标注内容5
二十一、CR、DR体位设计的步骤5
二十二、CR、DR体位设计的原则5
第二章 数字成像基本知识6
第一节 数字信息的表示、存储6
一、信息与数据6
二、计算机内部数据的记数方法6
三、计算机数据的存储单位6
四、计算机存储器7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构成7
一、计算机系统的概念7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7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8
第三节 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8
一、计算机的环境要求8
二、计算机使用注意事项8
第四节 数字图像相关概念9
一、数字图像采集原理9
二、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9
三、数字图像的表达要素9
第三章CR、DR基本知识10
第一节 计算机X线摄影(CR)10
一、概述10
二、CR系统的组成与作用10
三、CR系统的工作原理12
四、CR图像的后处理14
五、CR系统存储与记录16
第二节 数字化X线摄影(DR)17
一、数字化X线摄影的分类17
二、影像增强管电视系统17
三、X线摄像机系统18
四、非晶硅型平板探测器19
五、非晶硒平板探测器20
六、DR图像的显示、存储和后处理20
第三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21
一、DSA的基本组成与作用21
二、DSA的工作原理22
三、DSA特殊技术25
四、DSA处理的新技术25
第四章CR、DR影像质量控制28
第一节 基本概念28
一、噪音28
二、信噪比28
三、对比度28
四、分辨率29
五、伪影29
第二节CR影像质量控制29
一、CR系统的优点29
二、CR系统当前不足30
三、CR系统影像质量控制30
四、影响CR影像质量的因素31
第三节DR影像质量控制32
一、DR系统的优点32
二、DR系统的当前不足32
三、DR影像质量控制32
四、影响DR影像质量的因素34
第四节DR与CR的区别36
一、成像原理36
二、图像质量36
三、曝光剂量37
四、工作效率37
五、系统兼容性37
第五章 数字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基本知识38
一、传统医学图像处理存在的问题38
二、PACS的诞生38
三、PACS的基本结构38
四、PACS的实施步骤39
五、PACS的发展趋势39
六、PACS带来的价值40
第六章 头颅五官CR、DR体位设计与临床优化选择42
第一节 应用解剖与注意事项42
一、头颅、五官应用解剖42
二、头颅CR、DR摄影注意事项42
三、五官CR、DR摄影注意事项43
第二节 头颅及五官CR、DR体位设计43
一、头颅及五官CR、DR平片体位设计43
二、头颅及五官CR、CR造影体位设计72
第三节 头颈部DSA体位设计73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73
二、造影参数的选择73
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73
第四节 头颅五官疾病CR、DR临床优化选择75
一、颅脑疾病75
二、五官疾病80
第七章 脊柱骨盆CR、DR体位设计与临床优化选择85
第一节 应用解剖与注意事项85
一、脊柱应用解剖85
二、骨盆应用解剖85
三、脊柱CR、DR摄影注意事项86
四、骨盆CR、DR摄影注意事项87
第二节 脊柱骨盆CR、DR体位设计87
一、颈椎87
二、胸椎94
三、腰椎97
四、骶尾骨102
五、骨盆104
第三节 颈部DSA体位设计107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07
二、造影参数选择108
三、造影体位设计及程序108
第四节 脊柱(髓)、骨盆疾病CR、DR临床优化选择108
一、正常变异与发育异常108
二、炎症和感染110
三、肿瘤和肿瘤样病变110
四、增生和钙化111
五、创伤和异物112
第八章 胸部CR、DR体位设计与临床优化选择114
第一节 应用解剖与注意事项114
一、应用解剖114
二、胸部CR、DR摄影注意事项115
第二节 胸部CR、 DR体位设计116
一、胸廓CR、DR平片体位设计116
二、呼吸系统CR、DR平片体位设计122
三、循环系统CR、DR平片体位设计127
第三节 胸部DSA体位设计131
一、肺部DSA131
二、胸部DSA132
三、上腔静脉系统DSA132
四、冠状动脉DSA133
五、心脏DSA135
六、大血管DSA136
第三节 胸部疾病CR、DR临床优化选择138
一、胸廓疾病138
二、呼吸系统疾病138
三、循环系统疾病143
第九章 腹部CR、DR体位设计与临床优化选择146
第一节 应用解剖与注意事项146
一、应用解剖146
二、腹部CR、DR摄影注意事项148
第二节 腹部CR、DR体位设计148
一、消化系统CR、DR体位设计148
二、泌尿生殖系统CR、DR体位设计168
第三节 腹部DSA体位设计176
一、肝脏DSA176
二、胃肠道DSA177
三、肾脏及肾上腺DSA179
四、胰、胆、脾DSA180
五、下腔静脉DSA181
六、盆腔动脉DSA182
七、子宫输卵管减影造影及再通术182
八、髂静脉DSA183
第三节 腹部疾病CR、 DR临床优化选择184
一、消化系统疾病184
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91
第十章 四肢CR、DR体位设计与临床优化选择196
第一节 应用解剖与注意事项196
一、上肢应用解剖196
二、上肢CR、DR摄影注意事项197
三、下肢应用解剖197
四、下肢CR、DR摄影注意事项197
第二节 上肢CR、DR体位设计198
一、手198
二、拇指202
三、手指(除外拇指)203
四、腕关节203
五、尺桡骨206
六、肘关节208
七、肱骨210
八、肩关节212
九、肩胛骨214
十、锁骨215
第三节 下肢CR、DR体位设计217
一、足217
二、跟骨219
三、踝关节221
四、胫骨和腓骨222
五、膝关节224
六、髌骨228
七、股骨229
八、髋关节232
九、膝关节CR、DR造影体位设计233
第四节上、下肢DSA体位设计235
一、上肢血管DSA235
二、下肢血管DSA236
第五节 四肢骨关节疾病CR、DR临床优化选择238
一、影像学测量238
二、正常变异与发育异常238
三、创伤240
四、炎症和感染244
五、肿瘤和肿瘤样病变246
六、骨化和钙化249
七、出血和梗塞249
第十一章 乳腺CR、DR体位设计与临床优化选择250
第一节 应用解剖与注意事项250
一、应用解剖250
二、乳腺压迫摄影优、缺点250
三、CR、 DR摄影注意事项251
四、乳腺X线诊断中应注意的事项251
第二节CR、DR体位设计251
一、乳腺平片检查251
二、乳腺造影检查253
第三节 乳腺疾病CR、DR临床优化选择254
一、乳腺炎254
二、乳腺囊肿254
三、乳腺纤维腺瘤254
四、乳腺癌254
主要参考文献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