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151005.jpg)
- 周瑛,李晓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5514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教育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
第一节 对教育的认识2
一、教育的概念2
二、教育的质的规定性5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7
四、教育形态9
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2
一、关于教育的起源12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4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1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22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24
第四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26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6
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27
三、教育学的学科特征29
四、教育学的学科价值29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32
第一节 人的发展及其规律32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32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35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及规律36
四、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38
五、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43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46
一、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46
二、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47
三、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48
四、活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49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50
第三节 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51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51
二、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52
三、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54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57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57
一、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57
二、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61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66
第二节 教育优先发展72
一、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72
二、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策略73
三、教育现代化77
四、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82
第四章 教育目的86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原理86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功能86
二、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91
三、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92
四、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96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99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99
二、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101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04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106
第三节 国外教育目的概览109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110
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目的112
第五章 现代学制117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117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117
二、教育制度的特征118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120
四、教育制度的演变122
第二节 现代学制概述124
一、现代学制的概念124
二、现代学校的产生、发展和现代学制的形成125
三、现代学制的类型129
第三节 现代学制的变革趋势137
一、纵向的学校系统分析137
二、横向的学校阶段分析138
第四节 我国现代学制变革144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产生与发展144
二、建国以来的学制改革147
三、我国现代学制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151
四、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152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155
第一节 教师职业155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155
二、教师角色与作用157
三、教师职业特点160
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62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164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164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特点166
三、教师专业发展历程169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172
第三节 学生175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175
二、学生的权利176
三、学生的义务179
第四节 师生关系179
一、师生关系概述179
二、师生关系的历史和现状180
三、新时期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181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184
第七章 课程与现代课程改革186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187
一、课程的概念187
二、课程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191
三、课程的类型194
第二节 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198
一、课程的设计198
二、课程的实施205
第三节 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6
一、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206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8
三、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11
第八章 教学219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过程219
一、教学的词源分析219
二、教学涵义的规定性220
三、教学的意义222
四、教学过程的本质及规律223
第二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226
一、教学原则226
二、教学方法231
第三节 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236
一、教学模式236
二、教学组织242
三、教学实施的基本程序246
第四节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251
一、教学艺术251
二、教学风格254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德育259
第一节 班级组织与管理259
一、班级组织的发育259
二、班级组织的结构与特点262
三、班级组织的功能265
四、班级组织建设267
五、班级管理269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272
一、我国班主任制的演变272
二、现代班主任的角色作用273
三、现代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275
第三节 现代德育观278
一、德育的概念278
二、德育的功能279
三、德育的过程280
四、德育的原则282
五、德育的内容284
六、德育的方法286
第四节 新时期德育工作287
一、当代学校德育的新形势287
二、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施287
第十章 教育评价291
第一节 教育评价概述291
一、教育评价的涵义291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292
三、教育评价的发展295
四、当前考试评价的问题与反思297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300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301
二、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305
第三节 促进发展的学生评价311
一、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311
二、学生学业评价313
三、学生品德评价320
第十一章 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324
第一节 20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回顾324
一、现代教育的萌芽(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325
二、二战后的教育重建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328
三、面向新世界的教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330
第二节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335
一、学前教育336
二、初等教育338
三、中等教育341
四、高等教育344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347
一、全民教育347
二、教育终身化348
三、教育民主化349
四、教育信息化349
五、教育国际化350
六、教育个性化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