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BM S/390系统应用管理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IBM S/390系统应用管理指南
  • (美)戈里高·海登博格主编;IBM核心技术内幕丛书编委会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05616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IBM S/390系统应用管理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S/390系统应用管理1

第一部分 设计指南1

第1章 S/390的Cisco IOS结构1

1.1 总论1

1.2 系统结构2

1.3 TCP/IP协议栈2

1.4 传输规定2

1.6 网络特征3

1.5 IFS服务3

1.7 协议特征4

第2章 准备安装S/390的Cisco IOS5

2.1 预安装信息5

2.2 获得组件的授权密钥5

2.3 确定MVS子系统ID5

2.4 定制安全接口6

2.5 使用OS PL/I临时库6

2.6 授权客户命令6

2.7 为公用装载数据集合设置APF授权7

2.8 更新MVS连接列表和程序库8

第3章 定制系统安全11

3.1 总论11

3.2 日志文件中的安全信息12

3.3 配置S/390的Cisco IOS终端安全性12

3.4 CA-ACF2参数14

3.5 CA-TOP SECRET选项24

3.6 RACF选项29

4.1 S/390的Cisco IOS支持35

第4章 OpenEdition支持(UNIX系统服务程序)35

4.2 通用网络支持36

4.3 启动配置37

4.4 支持OpenEdition(UNIX系统服务程序)的APPCFGxx配置38

第5章 用户出口程序39

5.1 概述39

5.2 出口程序41

5.3 FTP出口程序53

5.4 从TCPX0001和TCPX0002转换55

A.1 设置SMP环境57

A.2 用ISPF编辑程序进行全局更改57

附录A 安装编辑工具57

A.3 更新TCPNANIES ISPF编辑命令列表58

第二部分 系统管理指南59

第1章 简介59

1.1 S/390的Cisco IOS操作59

1.2 使用管理系统的设备(SMF)60

1.3 诊断过程60

1.4 TSO的诊断命令60

1.5 内部用户之间通信媒介套接字(IUCV)60

2.1 操作命令61

第2章 S/390的Cisco IOS的操作61

2.2 JCL的需求65

2.3 STARTxx配置69

2.4 系统命令70

2.5 一般任务组命令72

2.6 动态配置命令73

2.7 APP命令76

2.8 DNR命令77

2.9 GATED命令78

2.10 IJT命令79

2.11 TSO命令89

2.12 命令脚本91

第3章 使用系统管理设备(SMF)93

3.1 概述93

3.2 标准MVS SMF记录头93

3.3 标准S/390的Cisco I0S SMF记录头94

3.4 服务器应用程序事件记录95

3.5 存取方式和协议层事件记录101

3.6 时间间隔记录108

3.7 SMF报告书写程序110

第4章 诊断程序113

4.1 故障检测113

4.2 故障报告115

4.3 GateD纠错118

4.4 CDLC驱动器纠错118

4.5 IUCV套接字纠错119

第5章 TSO诊断命令126

5.1 FTP3客户和服务器纠错126

5.2 ACTEST127

5.3 DNRGET131

5.4 NETSTAT/SYSSTAT132

5.5 NETSTAT诊断命令134

5.6 SYSSTAT诊断命令137

5.7 OSPFMON139

5.8 PING139

5.9 RIPQUERY140

5.10 RPCINFO141

5.11 TCPEEP142

5.12 TRACE151

5.13 TRACERT158

第6章 内部用户通信媒介(IUCV)套接字161

6.1 概述161

6.2 IUCV套接字兼容性162

6.3 配置信息163

6.4 从IBM TCP/IP转换164

6.5 从API/Link转换164

6.6 启动和终止IUCV地址空间164

6.8 附加参考165

6.7 限制和约束165

第三部分 用户指南167

第1章 S/390机Cisco IOS介绍167

1.1 概述167

1.2 软件构成168

1.3 使用主机名字符串169

第2章 客户kTP2172

2.1 关于文件传输协议172

2.2 客户FTP2173

2.3 调用客户FTP2174

2.4 客户FTF2调用参数176

2.5 客户FTP2一般操作178

2.6 客户FTP2命令181

2.7 支持断点续传功能213

2.8 客户FTP2文件传输示例214

第3章 客户FTP3223

3.1 介绍客户文件传输协议(客户FTP3)223

3.2 客户FTP3224

3.3 调用客户FTP3225

3.4 客户FTP3基本操作233

3.5 客户FTP3命令235

3.6 ?命令236

3.7 ACCOUNT237

3.8 APPEND237

3.9 ASCII237

3.10 BINARY237

3.11 CD238

3.12 CDUP238

3.16 DELIMIT239

3.15 DELETE239

3.14 DEBUG239

3.13 CLOSE239

3.17 DIR240

3.18 EBCDIC241

3.19 GET241

3.20 HELP241

3.21 LCD242

3.22 LMKDIR242

3.23 LOCSITE242

3.24 LOCSTAT242

3.26 LS243

3.25 LPWD243

3.28 MGET244

3.27 MDELETE244

3.29 MKDIR245

3.30 MODE245

3.31 MPUT247

3.32 NOOP247

3.33 OPEN247

3.34 PASS247

3.37 QUIT248

3.38 QUOTE248

3.35 PUT248

3.36 PWD248

3.39 RENAME249

3.40 RESTART249

3.41 RMDIR250

3.42 SENDSITE250

3.43 SITE250

3.46 SUNIQUE251

3.47 SYSTEM251

3.44 STATUS251

3.45 STRUCT251

3.48 TRACE252

3.49 TSO252

3.50 TYPE252

3.51 USER253

第4章 客户FTP254

4.1 客户FTP简介254

4.2 客户FTP255

4.4 以批处理程序方式调用FTP256

4.3 调用客户FTP256

4.5 客户FTP调用参数258

4.6 一般客户FTP操作260

4.7 客户FTP命令262

4.8 支持断点续传功能285

4.9 客户FTP文件传输举例286

第5章 FTP服务器293

5.1 服务器FTP简介293

5.2 服务器FTP的文件操作294

5.3 服务器FTP命令296

5.4 ALLO297

5.5 HELP298

5.6 MKD299

5.7 REST300

5.8 RMD301

5.9 SITE301

5.10 STAT311

5.11 数据传输操作321

5.12 字符型规则323

5.13 二进制类型的规则329

5.14 不可恢复检索330

5.15 其它特点331

第6章 客户/服务器Telnet332

6.1 介绍客户/服务器Telnet332

6.2 客户Telnet332

6.3 服务器Telnet344

6.4 Telnet换码序列346

第7章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347

7.1 概述SMTP347

7.2 使用邮件设备349

7.3 用户系统邮件接口351

第8章 USPOOL打印服务程序356

8.1 概述打印服务器程序356

8.2 UNIX打印设备356

8.3 协议与格式357

8.4 打印服务器设备360

第二篇 SNA结构设计363

第一部分 教程363

第1章 SNA在多网络时代363

2.2 Any-to-any:SNA的远大理想374

第2章 SNA的发展374

2.1 多系统SNA简要回顾374

2.3 下一步骤375

2.4 结论375

第3章 数据链路层教程376

3.1 引言376

3.2 网桥376

3.3 结论376

4.3 SNA网络结构378

4.2 SNA的功能层次378

4.1 引言378

第4章 SNA和APPN教程378

4.4 SNA数据格式380

4.5 在SNA中开始一个会话380

4.6 APPN网络结构381

4.7 结论381

第5章 非SNA协议:TCP/IP、 IPX和NetBIOS教程382

5.1 引言和基本原理382

5.2 定义网络功能382

5.4 TCP/IP协议组383

5.3 OSI方法383

5.5 IPX和SPX:Novell方法384

5.6 NetBIOS384

5.7 结论384

第6章 应用程序设计接口教程386

6.1 API导论386

6.2 分布式计算环境387

6.3 报文队列接口387

6.4 HTTP API387

6.5 结论388

7.1 引言389

7.2 与传统脱离389

第7章 网络计划:简介389

7.3 开放计划390

7.4 结论390

第8章 SNA,APPN与TCP/AP:比较和对照391

8.1 引言391

8.2 趋同现象393

9.1 引言397

9.2 SNA网络互连实现策略397

第9章 穿过数据链路的SNA397

第二部分 今天的SNA互操作性397

9.3 值得关注的技术:成功的SAN网络互连398

9.4 最后的考虑:新的SNA和LAN互连计划399

9.5 结论400

第10章 通过TCP/IP传输SNA401

10.1 引言401

10.2 将SNA统一到多协议路由器网络中401

10.4 结论402

10.3 SNA的TCP/IP封装402

11.1 引言404

第11章 LAN网络与SNA互连404

11.2 SNA网络考虑405

11.3 非SNA网络考虑405

11.4 SNA封装和多协议网络互连405

第12章 在终端系统中406

12.1 大量标准406

12.2 公共补偿方式406

13.1 引言409

第13章 使SNA网络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409

13.2 技术410

13.3 结论410

第14章 多协议路由器将IP与APPN/HPR聚集在一起412

14.1 网络互连和多协议路由器412

14.2 TCP/IP:网络互连基础412

14.3 TCP/IP特点412

14.4 TCP/IP问世和路由器诞生413

14.5 带来PC-LAN:互连网络变化的焦点413

14.7 路由选择的将来414

14.6 多协议路由器414

第15章 管理SNA网络415

15.1 引言415

15.2 APPN/HPR网络反应416

15.3 RTP管道找到新路径416

15.4 网络协议和网络管理间的转换线路416

15.5 拓扑图变化说明TG失效416

15.6 未来:对象技术、Java和Web417

15.7 结论418

16.2 解决问题419

16.3 结论419

第16章 与传统网络共存:3270访问TCP/IP应用419

16.1 引言419

第17章 连接不同世界:使用SNA网关从PC到主机423

17.1 背景资料423

17.2 其它增值功能423

17.3 结论423

第18章 集成Web技术和企业系统424

18.1 引言424

18.2 客户在已建立主机系统中的投资424

18.3 商业和技术驱动425

18.4 Web到主机网关:概述426

18.5 小结和结论426

第三部分 已出现的解决方案429

第19章 SNA应用和Java承诺429

19.1 引言429

19.2 公共用户访问革命429

19.3 客户/服务器经验430

19.4 Java承诺431

19.5 网络的Java431

19.6 结论432

第20章 将几个协议将永远共存433

20.1 基本网络需要433

20.2 成果发展可能性433

第21章 传输协议变革435

21.1 引言435

21.2 分布式计算驱动因素435

21.3 协议研究437

21.4 SNA发展:评论438

21.5 结论438

缩略词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