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本核算与管理实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成本核算与管理实用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1483313.jpg)
- 王立彦,刘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ISBN:7504431680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533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15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成本核算与管理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目录1
第一篇 企业机制与成本系统基础3
第一章 企业类型与内部机制3
企业系统3
一、企业系统3
企业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3
企业系统运行的基本分析3
二、企业系统的四大流程4
企业的产品流程4
企业的价值流程4
企业的人事流程5
企业的信息流程5
三、企业系统的特征5
一、独资企业6
不同法律形式的企业及其内部机制6
二、合伙企业7
三、有限责任公司8
四、股份有限公司10
不同行业的企业及其内部机制11
一、工业企业11
二、农业企业11
三、商业企业12
四、运输企业12
五、邮电企业12
六、建筑安装企业13
七、旅游企业13
八、金融企业13
四、外商独资企业14
三、私营企业14
二、集体企业14
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及其内部机制14
一、国有企业14
五、中外合资企业15
六、中外合作企业15
第二章 企业运行环境16
企业运行环境16
一、企业运行的一般环境16
经济环境16
技术环境16
社会——文化环境16
政治法律环境16
供应者17
一、金融环境的概念17
企业运行的金融环境17
竞争者17
顾客17
二、企业运行的作业环境17
自然地理环境17
二、资本市场19
三、货币市场19
四、外汇市场19
五、黄金市场21
企业运行的税制环境21
一、税制环境21
二、增值税与企业运行22
三、所得税与企业运行23
四、消费税与企业运行23
五、营业税与企业运行25
六、其他税与企业运行25
市场秩序26
市场行为26
市场客体26
一、市场的基本要素26
企业运行的市场环境26
市场主体26
二、企业运行的市场系统27
生产资料市场27
生活资料市场27
金融市场27
技术市场27
信息市场27
劳务市场28
劳动力市场28
房地产市场28
企业运行的国际环境28
企业的社会责任29
一、财务会计、会计与财务31
二、财务会计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31
第三章 企业会计系统31
财务会计31
三、财务会计报表和财会信息使用人33
管理会计33
一、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33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34
三、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职能35
成本会计36
一、成本会计及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36
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异同点36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37
二、成本会计的功能37
在企业管理上的功能37
审计38
一、审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38
对企业员工的功能38
二、内部审计39
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联系与差异39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40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40
税务会计41
一、税务会计的内容41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41
三、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异及处理42
涉外会计43
一、跨国界财务会计报告43
二、跨国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44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44
态度、组织和控制45
自动化的标准46
核算范围的标准46
计算手段的标准46
一、电算化标准46
电算化会计46
工作效率标准47
二、电算化的内容和层次47
三、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构成和开发47
第四章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48
内部控制48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功能与局限48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功能48
内部控制的局限49
二、内部控制的分类49
内部管理控制49
内部会计控制49
三、内部控制要素49
内部控制环境49
会计系统50
控制程序51
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原则52
内部会计控制53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理53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55
基本控制55
纪律控制56
实物控制57
第五章 成本核算基础59
成本费用概念59
一、成本概念59
二、费用概念59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60
四、费用的分类60
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60
按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分法分类61
按费用与产量的关系分类61
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61
成本核算的要求62
一、成本核算的会计技术要求62
二、成本核算对象63
三、成本核算的组织要求64
四、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64
成本核算程序65
一、生产费用的审核和记录65
二、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65
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之间的分配65
第六章 成本控制与决策基础67
成本控制基础67
一、特殊的成本分类和成本计算方法67
成本按成本性态的分类67
成本按时间归属的分类68
二、成本预测69
变动成本计算法69
成本预测方法70
关于成本的直线方程70
三、成本计划与预算71
成本计划及其编制程序71
编制成本预算72
企业决策基础72
一、预测是企业决策的基础72
预测的基本方法72
企业预测的主要内容73
二、短期决策的基础73
特殊的成本概念73
基本的短期决策分析方法73
三、长期决策的基础74
二、商业银行的资金75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75
筹资渠道75
一、筹资渠道概述75
第七章 理财活动基础75
筹资方式76
一、短期筹资方式76
商业信用76
短期银行贷款76
商业本票76
有担保短期融资76
二、长期负债筹资77
三、股票筹资方式77
资金成本77
一、资金成本概述77
二、资金成本的类别78
三、资金成本的特征与作用78
四、资金成本的计算79
企业投资渠道与风险80
一、企业投资渠道80
资本结构80
企业对内投资的渠道81
企业对外投资的渠道81
二、投资风险81
风险与投资风险81
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82
投资风险的衡量82
投资风险的控制83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83
一、营运资金的特点83
二、营运资金的管理职能84
三、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84
一、时间价值的概念85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85
第八章 价值评估基础85
货币的时间价值85
风险价值87
一、风险的概念87
风险的概念87
系统风险87
非系统风险88
二、风险的衡量与报酬88
价值评估方法89
一、收益法89
二、成本法90
三、现行市价法92
二、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会计处理对比列示95
成本信息帐务流程95
一、成本流95
第二篇 成本核算原理95
第九章 成本会计循环与方法95
三、成本数据的一般帐务流程96
成本帐户设置96
一、成本类帐户与费用类帐户96
二、我国会计制度中的成本帐务与帐务关系97
帐户设置的灵活性97
第三类设帐下的帐务关系97
第二类设帐下的帐务关系98
成本会计基础99
一、成本计算99
二、成本会计基础99
对存货管理方面的要求99
对生产管理方面的要求99
一、分配原则100
二、分配标准100
生产费用分配的会计手段100
三、分配计算方法101
四、分配表101
成本会计制度与成本计算方法102
一、成本会计制度与组织102
成本会计制度的内容102
成本会计的组织102
二、成本计算方法102
分步成本计算103
其他成本计算方法103
提出成本计算方法问题103
分批成本计算103
三、企业生产类型与成本计算方法104
企业生产类型与成本计算的影响104
企业生产类型与成本计算方法关系表解105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实际运用105
JIT生产制度106
四、成本会计工作自身的成本——效益原则106
五、JIT生产制度与成本会计制度106
JIT主要特点107
JIT财务效益107
第十章 材料成本核算108
材料取得成本108
一、自制材料成本108
二、投资转入与接受捐赠材料成本108
三、发包单位供应与外购材料成本108
材料盘存制度110
一、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110
二、材料盘存制度111
三、不同盘存制度的会计处理112
发出材料计价方法113
一、按实际成本计价确定发出材料价值113
材料发出计价113
发出材料计价方法选择115
二、按计划成本计价确定发出材料价值116
材料耗用的会计处理117
一、直接材料耗用的与间接材料耗用的划分117
二、材料耗用的会计处理117
会计处理原则117
会计处理方法117
第十一章 人工成本核算121
人工成本与工资制度121
一、直接人工成本与间接人工成本121
二、工资制度121
计时工资制度121
一、人工成本会计的原始依据122
人工成本的会计计量122
工作时间记录122
计件工资制度122
浮动工资制度122
工作量记录124
其他记录125
二、人工成本的会计计量125
计时工资的计算125
计件工资的计算126
一、直接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28
直接工资费用汇总128
直接人工成本的会计处理128
其他报酬的计算128
直接工资费用分配129
二、福利费的归集与分配131
停工损失的会计处理132
一、停工损失132
二、会计处理132
一、制造费用的产生及内容134
第十二章 制造费用核算134
制造费用核算与特点134
二、制造费用核算的特点与要求135
制造费用分项目核算会计处理136
一、“制造费用”核算帐户136
二、间接材料与间接人工136
间接材料成本的会计处理136
间接人工成本的会计处理138
三、固定资产折旧费138
固定资产折旧138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138
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142
四、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143
待摊费用的分配143
预提费用的分配143
一、制造费用分配标准145
制造费用分配的会计处理145
五、低值易耗品费用摊销145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146
三、制造费用的分配举例148
四、制造费用分配的会计处理150
服务部门费用分配的会计处理151
一、服务部门费用151
二、服务部门费用的归集151
三、服务部门费用的分配152
分配过程152
分配基础152
分配方法153
分配举例153
第十三章 品种(类)制成本计算158
分品种成本计算158
一、分品种成本计算的主要特点158
三、单一品种产品成本计算举例159
二、分品种成本计算的程序159
四、多品种产品成本计算举例160
产品类别成本计算163
一、产品类别成本计算的特点163
二、产品类别成本计算程序163
三、产品类别成本计算举例164
第十四章 分批制成本计算167
分批成本制度167
一、分批成本制度的适用范围167
二、分批成本制度的特点167
成本计算对象167
成本计算期168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168
三、分批成本单168
一、直接材料成本171
分批成本制度的成本流171
四、责任与控制171
二、直接人工成本172
三、间接成本172
四、制造费用的分配173
五、产品制造成本174
六、产品销售成本175
七、成本流总结175
分配制造费用至产品176
一、成本分配或吸纳176
二、制造费用预计分配率及运用177
三、年度分配率177
四、选择分摊基础:成本动因178
五、年终会计处理179
六、选择分摊基础的未来动向180
服务企业中的分批成本制度181
二、分批制度与分步制度的区别182
一、分批制度与分步制度的相同点182
第十五章 分步制成本计算182
分批制度与分步制度的比较182
分步成本制度下的成本流183
一、生产步骤183
二、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的流程184
约当产量185
一、产品的约当量185
二、加权平均法186
三、先进先出法186
四、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比较187
五、生产报告书187
分步成本制计算程序188
一、存货会计188
二、分步成本制的五个主要步骤189
服务企业与分步成本制度192
非实际成本计算的意义193
一、实际成本计算的缺点193
二、标准成本制的特点193
第十六章 标准成本计算193
三、标准成本制的作用194
成本标准的制定194
一、标准成本种类194
二、直接材料成本标准的制定195
材料数量标准195
材料价格标准195
三、直接人工成本标准的制定195
耗用工时量标准195
工资率标准195
固定制造费用196
五、标准成本计算举列196
变动制造费用196
四、制造费用标准的制定196
成本差异及其计算分析197
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97
材料用量差异197
材料价格差异197
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98
人工效率差异198
工资率差异198
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98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199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199
标准成本制的会计处理200
一、会计帐户设置200
一、标准成本制下产品实际成本计算程序201
二、标准成本差异的会计处理201
标准成本制下的实际成本计算201
二、标准成本制下产品实际成本计算释例202
第十七章 联产品与副产品成本206
概念与特点206
一、联产品的概念及特点206
二、副产品的概念及特点206
联产品会计处理207
一、联产品成本计算特点207
二、联产品会计处理释例207
副产品会计处理209
一、副产品会计处理方法209
二、副产品会计释例210
一、不合格产品损失211
不合格产品损失成本211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211
第十八章 成品存货成本与销售成本211
二、不可修复废品成本212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212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会计处理214
三、可修复废品损失成本214
在产品成本与完工产品成本计算214
一、在产品及其数量核算214
二、在产品成本与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方法215
三、完工产品成本结转220
成品存货成本与销货成本220
一、成品存货收发的凭证手续221
二、成品存货收发成本的核算222
三、销售成本222
二、变动成本计算的特点224
一、吸收成本计算的特点224
三、吸收与变动两种成本计算的项目对照224
第十九章 变动成本计算224
吸收成本计算与变动成本计算224
四、吸收与变动两种成本计算的释例对照225
五、吸收与变动两种成本计算的成本流对照225
六、关于吸收与变动两种成本计算的争议225
吸收与变动成本计算下的损益对照227
一、释例227
二、由数例计算引出的认识228
三、产品存货量变动与净利润变动228
对变动成本计算的评论及JIT的影响230
一、变动成本计算的利弊230
二、适时制(JIT)的影响231
第二十章 JIT与作业成本计算232
适时制(JIT)232
一、什么是适时制(JIT)232
一、有限的供应商233
二、导致过量库存的原因233
JIT系统的关键要素233
二、改进工作现场234
三、缩短工装准备时间及FMS和CIM235
工装准备时间235
缩短工装准备时间的途径235
自动化流动线及FMS235
计算机一体化制造CIM237
四、全面质量控制(TQC)238
五、多技能员工238
JIT哲学:JIT概念的扩展239
一、J1T系统的益处239
二、J1T作为一种哲学的核心观念239
三、JIT管理体系图示240
四、JIT与服务组织240
一、JIT对单位成本的影响241
JIT与成本计算241
二、分步制成本计算的扩展运用242
新制造环境下的制造费用核算242
一、第一级:全厂单一分配率242
二、第二级:部门分配率242
三、第三级:作业基础成本计算(ABC)243
四、ABC成本计算模式244
作业成本制度之设计244
一、工序价值分析(PVA)244
二、确定作业中心245
三、向各作业中心追溯成本246
四、选择成本动因247
五、作业成本计算图示247
二、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分配标准248
三、以各种作业作为分配标准248
作业制成本计算释例248
一、释例248
四、两种分配标准计算结果之比较249
作业制成本制度的利与弊250
一、作业成本制度的优点250
二、作业成本制度的局限251
作业制成本制度的推广251
一、作业制成本计算与服务业251
二、J1T对成本流的影响252
三、回流成本计算252
二、JIT和ABC的国际推广252
一、作业制成本计算下的成本流252
JIT、ABC与成本流252
第二十一章 历史成本与现时成本254
财务会计中的历史成本原则254
一、财务会计中历史成本原则254
二、财务会计中历史成本原则在我国的运用254
历史成本原则下成本信息的局限性255
一、在物价上涨情况下,按历史成本计价会导致会计计量的歪曲反映255
三、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属性计量资产的优点255
二、在物价变动较为剧烈的情况下,收入、费用的收益数据失真,脱离实际256
三、在物价上涨时期,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影响企业财务决策257
财务会计中现值原则的运用体现257
一、现行成本概述257
二、以现行成本为基础重编资产负债表259
三、以现行成本为基础重编收益表260
四、现行成本报表的重编程序260
释例260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整261
收益表项目调整262
五、现行成本会计模式评价264
成本信息流266
一、成本信息流的特点266
成本管理与成本信息266
第二十二章 成本报表设计与编报266
二、成本信息提供的途径267
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报表267
费用情况报表268
生产经营情况报表268
成本报表的内容及编制方法269
一、产品生产成本表269
二、商品产品成本表270
三、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271
四、制造费用明细表272
五、产品销售费用明细表273
六、生产情况表274
七、材料成本考核表275
八、人工成本考核表276
九、竣工工程成本表277
处理方式一279
二、成本核算子系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位置279
第二十三章 电算化成本核算279
成本核算子系统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位置279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279
处理方式二280
处理方式三280
成本核算子系统的特点与数据流程281
一、成本核算系统的特点281
二、成本核算子系统的数据流程282
成本核算子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282
一、系统管理282
五、报表输出283
一、成本数据文件分类283
六、机制凭证283
成核算子系统数据文件的设计283
四、数据处理283
三、数据读入283
二、数据输入283
二、数据字典文件284
产品代码文件284
费用代码文件284
期别代码文件285
三、数据输入文件285
产品产量文件285
直接费用文件285
间接费用文件285
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文件286
四、数据处理文件286
成本核算子系统输入、读取的设计286
一、读入信息的处理286
成本核算子系统处理过程的设计287
一、间接费用分配的设计287
二、输入信息的处理287
二、费用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设计288
三、成本核算子系统报表输出的设计288
直接费用汇总表288
间接费用分配表288
成本计算单289
第二十四章 成本审计290
成本审计的特点290
一、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中的成本审计的差异性290
二、成本审计结果的非公开性291
三、成本审计的难度291
四、成本审计方法的特殊性291
生产成本分析控制292
生产成本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测试292
二、生产成本内控系统的审计292
生产成本报告控制292
生产成本会计控制292
生产成本管理控制292
一、生产成本内部控制的内容292
生产成本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292
生产成本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293
直接材料费用的审计293
一、直接材料费用归集的审计293
对材料耗用量的审计293
对材料计价的审计294
二、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审计294
直接人工费用的审计295
一、直接人工费用归集的审计295
对工资归集的审计295
对福利费归集的审计295
对跨期摊提费用的审计296
对按标准计提费用的审计296
一、制造费用归集的审计296
制造费用的审计296
二、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的审计296
对直接支付费用的审计297
二、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审计297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审计297
制造费用分配率的审计297
制造费用计入生产成本的审计297
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审计297
一、在产品成本审计297
在产品结存量的审计297
在产品计价的审计298
二、产成品成本审计298
产成品数量的审计298
产成品成本计算的审计299
工业企业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分类303
工业企业生产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类303
生产特点、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303
第二十五章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303
一、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303
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及产品制造成本303
第三篇 分行业成本核算实务303
二、产品制造成本及其构成内容304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组织与核算特点305
一、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组织305
二、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特点305
三、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程序306
工业企业产品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07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07
二、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10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11
制造费用的构成311
制造费用的归集312
制造费用的分配315
四、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16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316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317
五、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320
六、基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320
煤炭、电力、石油产品的成本计算322
一、煤炭产品的成本计算322
煤炭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及成本计算方法322
煤炭产品成本计算323
二、电力产品的成本计算332
电力工业生产特点及成本计算方法332
电力产品成计算332
三、石油产品的成本计算336
石油工业生产特点及成本核算内容336
石油产品成本计算338
机械、造船、航空产品的成本计算343
一、机械产品的成本计算343
二、造船产品的成本计算348
三、航空产品的成本计算352
冶金、纺织、化工产品的成本计算355
一、有色金属产品的成本计算355
二、黑色金属产品的成本计算358
三、造纸产品的成本计算360
四、化工产品的成本计算362
五、纺织产品的成本计算364
第二十六章 农业企业成本核算367
农业企业的特点及生产经营成本367
一、农业企业的特点367
二、农业生产特点与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367
三、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及其构成内容369
四、农业企业成本核算组织370
五、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核算程序371
农业辅助生产、机械作业及制造费用的核算374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74
二、机械作业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78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80
农产品的成本核算382
一、农产品成本核算的特点382
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84
三、农产品的成本计算388
水产品的成本核算390
一、水产品成本核算的特点390
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91
三、水产品的成本计算392
一、林产品成本核算的特点394
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94
林产品的成本核算394
三、林产品的成本计算396
畜产品的成本核算397
一、畜产品成本核算的特点397
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98
三、畜产品的成本计算399
分群核算下的产品成本计算399
混群核算下的产品成本计算404
第二十七章 运输企业成本核算405
运输企业的特点及运营成本405
一、运输企业的特点405
二、运营成本及成本构成内容405
三、铁路运输成本核算的特点406
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计算的特点406
铁路运输成本的计算程序406
公路、水运运输成本的特点407
公路,水运运输企业的成本计算程序407
四、公路、水运运输成本核算的特点407
五、航空运输成本核算的特点408
航空运输成本的特点408
航空运输成本计算的特点408
铁路客货运输成本的核算409
一、铁路客货运输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09
二、铁路客货运输营运成本的计算410
换算吨公里成本410
旅客和货物运输成本的计算410
运输成本计算表411
铁路工附业成本的核算412
一、工附业生产成本的计算412
二、铁路装卸作业成本的计算412
装卸作业支出412
一、铁路代办业务支出的核算413
铁路代办业务成本的核算413
装卸作业成本计算413
二、代办业务成本的计算414
汽车运输成本的核算414
一、汽车运输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14
车辆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15
营运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17
二、营运成本的计算417
海洋运输成本的核算419
一、海洋运输成本费用的计算特点419
二、海洋运输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19
航次运行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19
船舶固定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19
集装箱固定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21
船队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21
运输种类成本和航线成本的计算422
计算单船成本422
三、营运成本计算422
计算航次成本422
计算综合运输总成本423
计算综合运输单位成本424
编制海洋运输成本计算表425
内河运输成本的核算427
一、内河运输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427
船舶航行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27
船舶维护费的归集与分配427
港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28
营运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29
无关支出的扣除429
二、营运成本的计算429
二、运输企业装卸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32
装卸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32
一、运输企业装卸成本核算的特点432
运输企业装卸成本的核算432
作业区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33
无关支出的扣除434
三、营运成本计算434
运输企业堆存成本的核算435
一、运输企业堆存成本核算的特点435
库场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36
二、运输企业的堆存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36
作业区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37
无关支出的扣除437
三、营运成本的计算437
运输代理业务的成本核算438
一、运输代理业务成本核算的特点438
二、运输代理业务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38
三、营运成本的计算439
运输间接费用的核算(一)439
一、辅助营运费用的核算439
二、船舶固定费用的核算441
三、船舶维护费用的核算442
四、集装箱固定费用的核算443
运输间接费用的核算(二)444
一、间接费用的内容444
二、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44
航空运输成本的核算445
一、航空运输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45
直接营运费用的计算和核算445
间接营运费用的计算和核算447
二、航空运输运营成本的计算447
通用航空成本的核算449
一、通用航空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49
二、通用航空成本的计算450
二、机场服务费用的核算451
一、机场服务费用的内容451
航空企业机场服务费用的核算451
第二十八章 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核算452
商品流通企业的特点及商品采购成本452
一、商品流通企业的特点452
二、商品采购成本和成本构成内容452
国内购进商品的采购成本452
国外购进商品的采购成本453
在采购以上各项商品时,如有进货折扣与折让,则均应从商品采购453
成本中扣除453
商业、供销企业成本的核算453
一、商业、供销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453
二、商品采购成本的核算454
采用进价核算商品采购成本454
采用售价核算商品采购成本455
农副产品采购成本核算的特点457
农副产品采购成本的核算457
三、农副产品采购成本的核算457
四、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458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采用进价核算)458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采用售价核算)461
粮食企业的成本核算464
一、粮食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464
二、粮食企业商品采购成本的核算464
粮油商品采购成本的构成464
粮油商品采购成本的核算465
三、粮油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465
四、粮油商品加工成本的核算465
委托加工成本的核算465
自营加工成本的核算467
价拨加工成本的核算469
进口商品采购成本的核算470
二、进口商品购销成本的核算470
对外贸易企业的成本核算470
一、对外贸易企业的业务经营特点470
进口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471
三、出口商品购、销成本的核算471
出口商品采购成本的核算471
出口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471
商品流通费用的核算473
一、商品流通费用的构成内容473
商品流通费用的核算474
二、商品流通费用的核算474
帐户设置474
第二十九章 施工企业成本核算477
施工企业的特点及工程成本477
一、施工企业的特点477
二、工程成本及成本构成内容479
工程成本核算的要求479
三、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480
二、正确确定资产转移价值的计算方法和共同费用的分配方法480
一、正确划清各种费用界限480
四、正确确定工程成本核算对象481
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组织与核算程序481
一、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组织481
二、工程成本核算程序482
工程成本总分类核算程序482
工程成本明细分类核算程序482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费用核算483
、工程直接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483
人工费的归集与分配483
材料费的归集与分配486
机械使用费的归集与分配487
其它直接费的归集与分配489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91
三、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92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计算494
一、工程实际成本的计算494
实行竣工后一次结算工程成本495
实行定期结算工程成本495
二、工程预算成本的计算497
三、竣工决算成本的计算499
施工企业附属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501
一、附属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特点501
二、附属工业企业成本计算程序502
三、施工企业附属工业企业成本计算502
按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502
按分批法(定单)计算产品成本504
按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505
房地产业产品的特点509
房地产企业生产活动的特点509
房地产业具有的特征509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点及开发成本509
第三十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核算509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点509
二、开发成本及成本构成内容510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10
一、开发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10
二、开发成本核算程序511
三、开发成本核算应设置的帐户511
土地开发成本的核算512
一、土地开发成本核算的特点512
二、土地开发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13
三、土地开发成本的计算513
四、土地开发成本核算示例514
二、房屋开发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15
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15
房屋开发成本的核算515
一、房屋开发成本核算的特点515
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17
三、房屋开发成本的计算517
四、房屋开发建设过程成本核算示例518
代建工程开发成本的核算519
一、代建工程成本核算的特点519
二、代建工程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19
四、代建工程开发成本的核算示列520
三、代建工程成本的计算520
配套设施开发成本的核算521
一、配套设施开发成本核算的特点521
二、配套设施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21
配套设施工程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21
配套设施工程成本负担的开发间接费用523
三、配套设施开发成本的计算523
四、配套设施开发成本的核算示列523
二、开发间接费用的归集524
开发间接费用的核算524
一、开发间接费用的内容524
三、开发间接费用的分配525
四、开发间接费用的核算示例525
第三十一章 邮电通信企业的成本核算527
邮电通信企业的特点及营业成本527
一、邮电通信企业的特点527
邮电通信企业的性质527
邮电通信产品的特点527
二、营业成本及其构成内容528
邮电通信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28
一、邮电通信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28
二、邮电通信企业的成本核算程序530
二、邮政业务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31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31
邮政专业成本的核算531
一、邮政专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31
工资及福利费的归集与分配533
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34
折旧费的归集与分配534
三、邮政专业成本的计算537
一、长途通信专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38
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38
长途通信专业成本的核算538
三、长途通信专业成本的计算542
市内电话专业成本的核算544
一、市内电话专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44
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44
三、市内电话专业成本的计算547
共同费用的核算548
一、共同费用的内容548
二、共同费用的归集548
三、共同费用的分配549
第三十二章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成本核算551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特点及营业成本551
一、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的特点551
二、营业成本及其构成内容551
直接材料费用552
代收代付费用552
商品的进价成本552
其它成本552
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53
一、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53
二、旅游、饮食服务企业成本核算的程序553
成本核算帐户设置553
成本核算程序554
营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55
饭店成本项目555
一、饭店营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55
饭店、宾馆、旅店的营业成本核算555
二、餐饮原材料成本的核算556
盘存计耗法556
永续盘存制556
三、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559
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和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方法559
商品削价准备560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和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方法560
四、其它直接成本的核算561
单车成本核算法561
车队营业成本综合核算法564
车队经营情况明细表的编制564
旅行社营业成本的核算568
一、旅行社营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68
旅行社的业务经营特点568
旅行社营业成本的核算方法569
旅行社营业成本的内容569
二、旅行社营业成本的核算569
旅行社营业成本核算应注意的问题571
酒楼、餐馆营业成本的核算576
一、营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76
二、饮食业原材料成本的核算576
三、饮食业的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578
照相、洗染、修理等服务企业的营业成本的核算578
一、照相、洗染、修理等服务业的营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78
二、服务业营业成本的核算579
照相、洗染业营业成本的核算579
修理业营业成本的核算580
二、出版企业的成本内容581
间接费用581
直接费用581
一、出版企业的特点581
出版企业及其成本内容581
第三十三章 出版企业的成本核算581
出版企业成本核算582
一、生产成本核算特点及核算程序582
书刊成本计算对象582
书刊核算单位582
二、出版企业编辑经费的分配583
书刊成本核算方法583
三、出版企业管理费用的分配584
四、出版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举例584
第三十四章 金融、保险企业的成本核算586
金融、保险企业的特点及经营成本586
一、金融、保险企业的性质586
二、金融、保险企业的特点586
三、金融、保险企业经营成本及成本构成内容587
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核算特点588
金融企业成本项目588
金融企业的成本核算588
一、金融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588
二、利息支出的核算589
设置帐户589
利息计算方法589
利息支出的帐务处理590
三、金融企业往来支出的核算592
四、手续费支出的核算593
保险企业成本核算594
一、保险企业成本核算特点594
二、非寿险业务费用支出的核算594
损失保险支出核算595
利息支出核算597
手续费支出核算597
准备金核算598
涉外保险业务支出核算599
出口信用保险成本核算600
三、人身保险业务费用支出的核算601
人身保险业务费用支出的特点601
寿险业务费用支出的特征601
人身保险业务支出核算方法及帐务处理601
四、再保险业务费用支出的核算602
再保险业务支出的概念和特点602
再保险业务支出核算举例603
第三十五章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的成本核算605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的特点及生产成本605
一、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的特点605
二、生产成本及其构成内容605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606
一、对外经济合作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606
生产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费用帐户607
二、成本核算的程序607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608
对外合作企业生产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608
一、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608
直接材料608
直接人工611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611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611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612
三、建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614
建造费用的归集614
建造费用的分配614
一、工程成本的核算615
工程成本核算的依据和要求615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615
各项成本要素费用的核算616
成本计算单的编制和已完(已结算)工程成本的结转623
二、劳务合作成本的核算625
三、技术服务成本的核算627
第三十六章 股份制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成本核算629
股份制企业的特点及成本629
一、股份制企业的特点629
二、股份制企业的成本及其构成内容629
外商投资企业的特点及成本630
一、外商投资企业的特点630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成本及其构成内容631
股份制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631
一、股份制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的特点631
二、股份制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631
成本项目631
成本核算的程序632
设置帐户632
三、品种法核算实例633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633
待摊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636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637
间接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638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639
二、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640
成本项目640
一、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640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640
设置帐户641
成本核算方法641
三、标准成本法核算实例641
固定成本649
变动成本649
二、成本按成本性态的分类649
成本性态和成本按成本性态的分类649
一、成本性态649
第三十七章 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649
第四篇 成本规划与决策649
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650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650
混合成本及其形式651
三、混合成本的分解651
直接确认法651
数学分析法652
贡献毛益计算与变动成本法656
一、贡献毛益计算656
贡献毛益的含义656
有关贡献毛益的计算公式656
二、变动成本法及其计算658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含义658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计算实例659
全面预算的意义与分类669
一、计划与预算669
二、预算的类型669
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669
专项预算和全面预算669
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669
第三十八章 成本规划与全面预算669
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670
三、全面预算的意义和内容670
编制全面预算的意义670
全面预算的内容670
全面预算的编制671
一、销售预算671
二、生产预算671
三、直接材料预算672
五、制造费用预算673
四、直接人工预算673
六、年末产成品存货成本预算674
七、销售与管理费用的预算675
八、现金预算676
九、编制预算的收益表677
十、预算的资产负债表678
弹性预算及其编制679
一、弹性预算的意义及其编制的目的679
二、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681
零基预算及其编制681
一、零基预算的意义及其编制目的681
二、零基预算的编制681
滚动预算及其编制683
一、编制滚动预算的意义683
二、滚动预算的含义及编制方法683
直观预测法684
一、E·捷恩茨分类法684
第三十九章 成本、费用和利润的预测684
预测的分类和方法684
探索性预测法685
规范性预测法688
反馈性预测法689
二、按预测方法数量化标志分类689
定性预测法689
定量预测法689
三、预测方法的其他分类690
四、预测的基本程序690
确定预测对象和目标690
拟定预测计划690
收集、筛选信息690
确定预测方法,建立数学模型690
得出预测结果,评估预测误差690
一、用算术平均法预测成本和费用691
提出预测报告691
成本和费用预测实务691
二、用移动平均法预测成本和费用692
三、用线性回归法预测成本和费用693
四、用最小二乘法预测企业的期间费用698
利润预测实务700
一、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利润700
指数平滑法的定义700
使用指数平滑法的步骤和实例701
二、用其他数学方法进行预测704
敏感性分析技术705
一、生产成本的敏感性分析706
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706
企业利润的计算公式708
贡献毛益708
成本——利润——业务量分析的基础708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公式708
第四十章 成本——利润——业务量的分析708
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709
有关公式的其它变形709
二、计算实例709
成本——利润——业务量分析的运用710
一、盈亏临界点的计算与分析710
盈亏临界点710
盈亏临界点的计算710
盈亏平衡分析的假设前提713
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713
盈亏临界分析的运用实例713
相关因素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715
规划目标利润718
二、成本——利润——业务量分析方法的其他运用718
成本结构的选择719
第四十一章 成本分析与生产决策721
决策的一般程序721
一、确定决策目标721
二、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721
三、比较备选方案721
四、付诸实施721
五、追踪反馈721
同短期决策分析相关的成本概念722
一、边际成本与差别成本722
二、机会成本与假计成本722
三、沉落成本与重置成本723
四、可避免成本与可延缓成本723
一、差量分析法724
短期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724
六、相关成本与不相关成本724
五、联合成本与专属成本724
二、本量利分析法725
三、边际利润分析法727
几种比较典型的短期经营决策729
一、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接受特殊追加订货729
二、利用剩余(或一定)的生产能力,应开发或生产哪一种产品731
三、亏损产品应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732
四、选用不同设备对产品进行加工的问题733
五、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734
六、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应进一步加工的决策736
七、产品最优组合的选择737
四、风险大741
三、不可逆转性741
二、耗资大741
一、长期性741
长期投资的特点741
第四十二章 成本分析与长期投资决策741
同长期投资决策相关的重要因素742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742
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742
有关货币时间价值的几种基本计算形式742
二、长期投资的现金流量744
初始投资时发生的现金流出量744
投产营业期间发生的现金流量744
投资项目结束时的现金流量744
三、资金成本744
以借贷形式取得资金的成本744
以发行债券形式取得资金的成本744
企业的平均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745
未分配利润的成本745
四、长期投资的风险问题745
普通股的成本745
优先股的成本745
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分析方法746
一、净现值法746
二、现值指数法748
三、内部收益率法749
四、其他方法751
计算静态指标之一——投资报酬率751
计算静态指标之二——回收期752
计算动态指标的回收期752
长期投资方案中的敏感性分析752
一、敏感性分析技术752
二、实例753
二、现金流量的构成754
一、现金流量754
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及其计算754
第四十三章 成本分析与固定成本的决策754
三、现金流量的计算755
资本成本及其计算755
一、资本成本755
二、计算资本成本的基本公式756
三、债券的成本的计算756
四、普通股成本的计算757
五、留存盈余的成本758
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758
固定资产最低平均成本和经济寿命的决策759
一、一般概念759
二、计算方法760
三、固定资产是否更新的决策763
四、大修理还是重置设备的决策763
五、租赁还是借债购置的决策764
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决策765
六、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765
第四十四章 成本分析与定价决策768
企业的定价方法768
一、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768
企业内在因素768
企业外在因素768
二、企业定价的基本前提768
利润最大化768
扩大销售产品769
稳定价格769
维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769
实现目标利润769
撇油定价769
应付和防止竞争770
三、企业的定价方法770
一、边际成本法771
成本资料在定价决策中的运用771
需求导向定价法771
竞争导向定价法771
成本导向定价法771
二、成本加成法773
成本加成法的步骤773
成本加成法的缺点773
三、加工成本法774
四、变动成本法774
五、差别成本法774
六、标准成本法775
七、投资报酬率法775
其他定价方法776
一、心理定价法776
尾数定价法776
整数定价法776
二、相关产品定价法777
招徕定价法777
习惯定价法777
声望定价法777
第五篇 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781
第四十五章 生产成本控制——标准成本系统781
标准的一般水平和基本概念781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781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781
对实际成本制度的认识781
建立标准成本系统的条件782
制定成本标准应遵循的原则782
可供选择的标准类型782
一、管理部门对标准的运用783
控制成本以降低成本783
制定产品售价和产销政策783
管理部门对标准的运用783
建立标准成本系统783
激励职工提高经济效益784
加强管理效能,增加企业利润784
简化会计工作784
二、差异分析和例外管理784
材料及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控制784
设定直接人工的标准785
设定直接材料的标准785
一、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标准785
标准成本表的设计786
二、标准成本差异及说明788
差异分析的一般模式788
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成本差异788
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790
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790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792
一、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795
制造费用标准的制定与控制795
二、制造费用差异的分析及说明797
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797
制造费用差异分析的其他方法799
形成制造费用差异的一般原因800
部门的标准成本控制801
一、生产计划部801
二、技术工艺部门801
三、物资部门801
七、工具管理部门802
九、行政管理部门802
八、销售部门802
十、财务部门802
五、设备动力部门802
四、劳动工资部门802
六、质量管理部门802
第四十六章 成本控制与价值工程803
价值工程803
一、价值工程的概念804
二、价值工程的基本特征805
揭示产品或作业的本质805
重点是功能分析805
一、麦尔斯准则806
三、价值工程是有组织的活动806
价值工程在控制成本中的作用806
二、价值工程在控制成本中的作用807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808
一、保持功能及功能水平不变,降低成本808
二、保持成本不变,提高功能水平808
三、功能提高的同时降低成本808
四、用较小的成本代价获得较大的功能提高808
一、选择价值工程分析评价对象809
五、功能在用户需求允许的条件下略有下降的同时大幅度下降成本809
价值工程的应用范围和活动程序809
二、信息收集810
三、功能定义810
四、功能整理810
五、功能评价811
六、制定改进方案813
七、方案实施813
八、反馈控制814
价值工程应用814
一、设备技术改造方案选择814
二、实例814
一、资产823
二、速动资产823
三、持有速动资产的目的823
第四十七章 速动资产持有成本的控制823
企业的资产与速动资产823
货币资产及其控制824
一、货币资产的持有目的824
二、影响货币资产数量变动的因素824
三、现金存量的确定825
应收帐款投资数额的计算826
一、应收帐款总额的计算826
四、现金控制模式826
二、信用政策的构成827
信用期间827
信用标准827
收款政策827
现金回扣827
三、应收帐款持有成本的计算828
四、坏帐损失的计算829
保证生产或销售经营的需要830
二、存货的功能830
降低生产成本830
第四十八章 存货成本的控制830
一、存货的内容与计价830
存货的功能与成本830
利用经济订购批量831
预防计划不周或缓冲有关作业的失误831
三、控制存货的目的831
四、存货成本831
存货的取得成本831
存货的储存成本832
缺货成本832
经济订购批量分析832
一、经济订购批量的基本模型832
二、经济订货批量的因素分析835
二、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836
一、订货提前期836
其他分析专题——再订货点和保险储备量836
三、保险储备量838
第四十九章 责任中心与责任成本控制841
责任会计与责任会计的功能841
一、责任会计841
二、责任会计的功能841
责任中心的分类及其考核指标842
一、成本中心及其考核842
成本中心843
成本中心的考核对象843
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844
投资中心的评价与考核845
三、投资中心及其考核845
投资中心845
利润中心845
二、利润中心及其考核指标845
利润中心的评价与考核845
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及执行过程的控制846
一、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846
企业产品成本预算846
企业产品成本预算的分解848
二、责任成本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850
生产车间责任成本控制850
管理部门责任成本控制851
责任成本的核算与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制度852
一、责任成本的核算852
责任成本核算的特点852
责任成本核算的方法852
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表854
二、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制度854
责任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855
责任中心工作业绩评价结果的处理856
第五十章 内部管理与激励857
内部管理与部门业绩评价857
一、集权制与分权制857
决定集权或分权程度的因素857
分权制的效益与成本857
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设计859
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859
管理控制制度的组成859
三、部门业绩的衡量方法860
市场价格861
二、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861
评价各单位经营业绩861
各单位决策的重要前提861
一、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目的861
内部转移价格861
明确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861
以市价为基础的协商价格862
变动成本加固定费用为基础863
全部成本转移价格863
变动成本为基础863
双重内部转移价格863
三、内部转移价格的应用864
部门业绩评价864
生产经营决策864
四、内部转移价格的经济分析866
内部结算方式867
一、内部支票结算方式867
二、内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867
内部银行868
三、内部委托付款结算方式868
四、厂币结算方式868
一、内部银行的意义869
二、内部银行的机构设置869
附属型内部银行869
独立型内部银行870
三、内部银行的基础性工作870
为各单位开设存款帐户870
办理印签登记870
制定结算制度870
设置责任中心存入款明细帐871
四、内部银行的会计核算871
会计部门与内部银行的会计核算871
各开户单位的会计核算874
会计部门会计报表的汇编874
责任转帐的方式877
责任转帐的性质877
一、责任转帐877
责任转帐与责任仲裁877
二、内部经济合同878
内部经济合同的内容878
内部经济合同的作用878
内部经济合同签订原则878
三、责任仲裁878
第六篇 融资决策与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