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
  • 孙新雷,温太璞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5809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2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微观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4

第一篇 古典派的国际贸易理论4

第一章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4

1.绝对成本说产生的历史背景4

2.绝对成本说的理论逻辑和观点5

3.绝对成本说评述9

第二章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12

1.比较成本说产生的历史背景12

2.比较成本说的核心内容和理论逻辑13

3.比较成本说评述18

第三章 古典贸易理论的比较和扩展20

1.成本格局与古典理论的适用性20

2.古典派贸易理论的假定前提条件22

3.古典贸易理论的现代分析方法--古典理论的扩展23

第二篇 新古典派的贸易理论30

第四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化理论模型30

1.国际贸易的标准化理论模型与李嘉图模型的区别30

2.边际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及其经济涵义32

3.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涵义及其相关的经济问题34

4.封闭经济中的国内均衡与比较优势36

5.开放经济中的贸易基础、贸易条件和贸易所得38

6.不同需求偏好的国际贸易42

7.标准化贸易理论模型的失效44

第五章 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46

1.约翰·穆勒相互需求原理的基本涵义及阿·马歇尔的技术性扩展46

2.提供曲线的推导和提供曲线的涵义50

3.均衡贸易条件的形成与国际市场均衡53

4.国际市场的失衡与相对价格的调整54

5.需求变动、贸易条件和利益分配56

6.提供曲线表示的贸易小国效应60

7.贸易条件的定义和测量61

第六章 H-O模型与里昂惕夫之谜63

1.H-O模型对早期贸易理论的扩展63

2.H-O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64

3.奥林定理的基本逻辑观点--专业化分工与贸易格局如何安排68

4.罗勃津斯基定理--奥林定理的推论之一73

5.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奥林定理的推论之二77

6.里昂惕夫之谜80

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87

1.传统贸易理论的进一步扩展--经济增长87

2.要素供给增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87

3.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曲线90

4.供给与需求增长可能产生的贸易效应92

5.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小国与大国的比较94

6.提供曲线、贸易条件和贸易流量的变化及其成因100

第三篇 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105

第八章 贸易理论的动态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原料生命周期理论105

1.动态化贸易理论对早期贸易理论的扩展105

2.新技术贸易理论(技术差距模型)106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07

4.原料生命周期理论113

第九章 收入偏好相似理论与产业内贸易理论117

1.收入偏好相似理论与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早期贸易理论的扩展117

2.当代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与传统理论的背离118

3.收入偏好相似理论119

4.产业内贸易理论121

5.收入偏好相似理论与产业内贸易理论评述129

第十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132

1.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132

2.内部规模经济与贸易模式133

3.外部规模经济与贸易模式137

4.国际垄断、出口倾销与贸易模式142

第十一章 运输成本、生产区位与国际贸易147

1.贸易商品、非贸易商品与运输成本147

2.运输成本、产业选址与国际贸易149

3.国际贸易的生产区位理论150

4.环境标准、产业扩散与国际贸易151

第四篇 特殊问题的理论说明156

第十二章 跨国公司与公司内国际贸易156

1.跨国公司大发展的动因和条件156

2.公司内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158

3.公司内国际贸易的出现160

4.市场内部化的条件和背景163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166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分类和成因166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之一--关税同盟理论172

3.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180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新进展183

第十四章 国际商品协定与国际生产者垄断同盟194

1.国际商品协定的功能及类型194

2.国际商品协定的运行机制195

3.国际商品协定的发展状况196

4.OPEC与两次“石油危机”198

5.国际生产者垄断同盟的成功与失败--理论概括200

6.其他初级产品的国际垄断同盟204

第五篇 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207

第十五章 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207

1.贸易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207

2.贸易大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209

3.最优关税及其相关问题211

4.有效关税率与关税结构理论214

第十六章 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222

1.进口配额的涵义及其成因222

2.竞争条件下贸易小国的进口配额效应223

3.垄断条件下贸易小国的进口配额效应225

4.进口配额的分配机制与效率损失227

5.自愿出口限制与进口配额的比较229

6.国产化程度要求与进口配额的比较230

第十七章 出口管制政策的经济效应232

1.贸易小国的出口关税效应分析232

2.贸易大国的出口关税效应分析233

3.出口补贴与反补贴的经济效应235

4.出口禁运与贸易封锁241

第十八章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246

1.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争论的根源246

2.贸易保护论者的借口与自由贸易论者的反驳247

3.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的一般作用256

4.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的选择258

5.贸易政策选择的政治学259

第六篇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265

第十九章 国际贸易发展战略265

1.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刺激效应和约束条件265

2.增长引擎说的成败268

3.进口替代贸易发展战略272

4.出口替代贸易发展战略276

第二十章 贸易条件恶化与国际不等价交换281

1.贸易条件的基本涵义281

2.贸易条件的扩展及变形282

3.普雷维什和辛格的贸易条件恶化论285

4.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与国际不等价交换的关系287

5.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争论288

6.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与国际不等价交换的几点启示291

第二十一章 保护幼稚工业论与战略性产业政策294

1.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294

2.保护幼稚工业论的新发展298

3.剩余资源的出路理论300

4.战略性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理论302

第七篇 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308

第二十二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理论308

1.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308

2.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几种理论解释313

3.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分析320

4.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影响--更广泛的考察325

第二十三章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及其影响329

1.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成因和类型329

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微观成本与收益332

3.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宏观成本与收益334

4.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公共财政效应336

5.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外在成本和收益340

6.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复杂性341

宏观部分: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346

第一篇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交易及宏观经济涵义346

第一章 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346

1.外汇与汇率的涵义346

2.外汇市场的产生及其参与者349

3.外汇市场的功能、货币兑换的类型及其外汇供求效应352

4.外汇的供给、需求和均衡汇率364

第二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370

1.国际收支的定义和惯例370

2.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项目构成371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记账规则375

4.记账规则的应用实例377

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会计余额及其经济涵义378

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几点说明381

第三章 汇率的制约因素和汇率决定理论384

1.外汇供求与均衡汇率的制约因素384

2.汇率理论研究的概况386

3.国际借贷均衡汇率论388

4.汇率决定的弹性理论391

5.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393

6.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理论396

7.利率平价汇率理论400

8.资产组合汇率理论403

9.汇率变动的综合模型尝试404

第二篇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原理411

第四章 自动价格调整机制--弹性分析法与价格黄金411

1.自动价格调整机制的实质和假设条件411

2.汇率变动与贸易差额的关系412

3.外汇市场的稳定性与自动价格调整机制的有效性414

4.马歇尔-勒纳条件与外汇市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416

5.汇率变动可能对国内价格产生的影响418

6.汇率变动可能对贸易条件产生的影响419

7.货币贬值与J曲线效应421

8.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价格调整424

9.金本位制度下的价格--黄金流动机制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价格调整机制427

10.自动价格调整机制的不足和代价431

第五章 自动收入调整机制--吸收分析法与乘数分析法434

1.自动收入调整机制的实质434

2.开放经济中国内吸收与贸易差额--吸收分析法435

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原理--乘数分析法440

4.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影响贸易收支450

5.货币贬值如何影响实际国民收入451

第六章 自动货币调整机制--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法454

1.自动货币调整机制的实质454

2.货币分析法的基本观点455

3.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456

4.固定汇率下的货币分析法及其调整机制460

5.固定汇率下货币分析法的政策涵义464

6.浮动汇率下的货币分析法及其调整机制468

7.货币分析法与传统分析法的分歧与调和470

8.资产组合分析法和汇率的动态化472

第三篇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478

第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环境与内外均衡478

1.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目标478

2.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手段480

3.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IS-LM-FE模型483

4.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环境490

第八章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内外均衡493

1.国际收支余额与国内货币供给和内外均衡493

2.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495

3.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500

4.固定汇率下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困境504

5.固定汇率下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指派法则”507

6.固定汇率下“指派法则”的政策组合及其应用509

7.“指派法则”的失效及其相关的经济问题514

8.固定汇率下单一的货币政策与短期的内外均衡516

9.固定汇率下单一的财政政策与短期的内外均衡517

第九章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内外均衡521

1.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效应521

2.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效应528

3.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目标及其政策组合535

第十章 经济冲击与稳定政策的选择538

1.开放经济中常见的宏观经济冲击538

2.开放经济中稳定政策困难重重539

3.汇率制度、冲击类型与经济稳定性对比541

4.不同汇率制度下的经济稳定性和经济冲击效果的排序551

第四篇 国际货币体系的安排与协调556

第十一章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争论与评价556

1.究竟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更有助于贸易和投资的增长556

2.究竟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具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557

3.究竟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下的价格纪律更有约束力559

4.究竟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下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大562

5.究竟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更加助长不稳定性投机行为563

6.究竟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更有助于对付外部经济冲击565

7.关于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优越性的总体评价567

第十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实质、类型和特征571

1.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划分571

2.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的目的573

3.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功能575

4.可调整钉住汇率制度578

5.爬行钉住的汇率制度579

6.宽幅度波动汇率制度581

7.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583

第十三章 最优货币区与国际货币合作587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渊源587

2.国际货币合作的目的591

3.国际货币合作的形式593

4.国际货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分析594

5.国际货币合作的条件597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发展和变革600

1.金本位制度盛行时的国际货币体系(1870-1919年)600

2.两次大战之间的国际货币体系问题(1919-1944年)604

3.布雷顿森林会议中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1971年)607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发展变化611

5.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及问题614

6.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前景和方向618

参考文献624

后记6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