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集聚与扩散 城市空间结构新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集聚与扩散 城市空间结构新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1470067.jpg)
- 顾朝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554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城市空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集聚与扩散 城市空间结构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城市空间结构基本理论1
一 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2
二 城市空间结构增长与变化3
三 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原理3
(一)结构增长原理5
(二)空间组织原理11
(三)增长过程原理13
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理论框架17
一 城市空间结构要素18
二 城市空间结构系统流态19
三 城市空间结构动态系统构成与特性20
(一)城市动态系统构成20
(二)城市空间结构动态系统特性21
四 城市空间结构集聚与扩散的理论基础22
(一)社会学基础22
(二)经济学基础22
五 城市空间结构的空间测度25
六 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形态26
七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法29
八 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控32
3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33
一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概念34
二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理论35
(一)景观学派35
(二)社会生态学派36
(三)区位论学派36
(四)行为学派36
(五)结构主义学派36
(一)景观分析方法37
三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37
(六)时间地理学派37
(二)城市填图方法38
(三)社会地区研究方法39
(四)因子生态分析方法40
四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式41
(一)传统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划分理论41
(二)现代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式46
五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研究内容51
(一)土地利用结构51
(二)工业地域结构51
(三)商业地域结构52
(四)服务业、办公业的地域结构54
(五)移动地域结构56
(六)居住地域结构56
(七)生活空间结构57
六 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及展望58
(一)变化原因分析58
(二)未来展望59
4 城市土地与城市结构61
一 城市土地的功能62
二 城市土地开发及其增值过程63
三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差异67
四 地价与物业的空间表现70
五 城市土地利用动力学73
(一)社会经济动力74
(二)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75
(三)生产方式与技术创新75
(四)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76
六 城市土地利用形式77
(一)商业用地77
(四)绿化用地78
(三)居住用地78
(二)工业用地78
5 城市居住空间与城市结构81
一 城市空间的社会学特性82
二 城市空间的生态学特性83
三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83
四 经典城市空间模型84
(一)生态学模型85
(二)过滤模型85
(四)机构模型87
(三)阶段模型87
五 居住空间的再造过程88
6 生产、工作与城市结构93
一 生产过程的变化94
二 生产空间与消费空间之间的关系96
(一)中心集96
(二)离心集97
(三)随机分布97
三 生产空间、劳动力市场与居住空间的联系99
(一)郊区化运动99
(三)中心商务区功能渐变100
四 城市通勤形式与邻里变化100
(二)后工业化生产方式100
五 城市生产空间再造101
7 服务、公共设施与城市结构105
一 西方城市公共服务理论透视108
(一)公众选择理论108
(二)官僚主义模型109
(三)政治经济学模型109
(一)需求战略110
(二)公平分享战略110
二 城市公共设施分布规律110
(三)最优化战略111
三 城市公共设施区位评价111
(一)充分性111
(二)经济性111
(三)有效性112
(四)可达性112
四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再造112
8 城市的向心与离心增长115
(一)城乡差距的扩大116
(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116
一 城市向心增长的激发因素116
(三)城市土地无偿使用与统一分配制度117
二 城市向心增长形式118
(一)内城更新与改造118
(二)外向扩展121
(三)郊区城市化123
三 城市离心增长的激发因素128
(一)城市产业结构升级128
(二)城市快速交通发展与轿车家庭化132
(五)城市住房制度改革133
(四)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133
(三)城市通讯(电话)迅速发展133
(六)内城居住环境下降134
四 城市离心增长形式134
(一)轴向扩展134
(二)新区建设135
9 城市郊区化137
一 郊区化概念138
(一)郊区的定义138
(二)郊区的特性139
(三)郊区化的含义139
(一)现代郊区化过程140
二 世界郊区化及其过程140
(二)英国的郊区化141
(三)美国的郊区化141
(四)加拿大的郊区化144
三 国外郊区化的影响因素分析145
(一)政治因素145
(二)经济因素145
(三)社会因素146
(四)环境因素146
(五)交通因素146
(七)规划和政策因素147
(六)通讯因素147
四 中国大城市郊区扩展及其因素分析150
(一)大城市郊区扩展150
(二)大城市郊区扩展因素分析152
五 中国的郊区化现象154
(一)中心商业区衰退155
(二)工厂郊迁157
(三)郊区大型平价商城建设157
(四)郊区别墅区发展158
(一)郊区化形式159
六 中国郊区化形式与特点159
(五)远郊度假区出现159
(二)郊区化特点161
10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163
一 城市形态与结构动力学164
(一)社会经济动力学164
(二)空间动力学167
二 城市空间增长图谱169
(一)不同类型城市空间增长图谱170
(二)城市空间结构基本模式与要素结构特征171
(三)城市空间结构衍生及类型分异谱系172
三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175
(一)地域分异规律176
(二)空间渐进推移规律179
(三)空间充填规律184
(四)城市—区域空间演化规律187
(五)中国城市空间增长形态特征190
四 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192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192
(二)生态城市194
(三)可持续城市195
参考文献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