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产业化实践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产业化实践之路
  • 杨先芬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ISBN:7801197267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产业化实践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必然性1

一、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历史背景1

二、农业产业化产生的条件4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4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5

(三)国际经济技术的引进借鉴和农业科技含量快速增加6

(四)农业生产高速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协作7

(六)农业合同制度的建立8

(五)农业经营规模的日趋扩大8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过程9

(一)农村改革之前的农业经营变革9

(二)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阶段11

(三)农业生产商品化、区域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13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特征16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16

(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名称起因16

(二)农业产业化的科学界定17

(三)农业产业化的内涵18

二、农业产业化的经济学依据19

(一)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依据2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依据27

三、农业产业化的特征28

(一)不同侧重点的描述28

(二)基本特征的概括描述30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33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34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成因35

(二)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36

(三)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证38

(四)推进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政府行为45

(五)实施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的启示48

二、中介组织带动型53

(一)农民专业协会产生的原因及组织形式54

(二)农民专业协会的运行机制56

(三)农民专业协会的作用58

(四)农民专业协会产生和发展的限制条件61

(五)促进农民专业协会健康发展需解决的问题63

三、专业市场带动型66

(一)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功能66

(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作用68

(三)政府在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中的作用70

(四)市场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证71

(五)寿光市政府在推进市场带动中的做法73

(六)实施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启示75

四、主导产业带动型78

(一)确立主导产业的意义79

(二)确立主导产业的原则81

五、科技带动型84

(一)科学技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85

(二)实施科技带动需突破的几个重要环节86

(三)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88

(四)推进科技带动的对策90

(五)科技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证91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总论93

(一)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共性94

(二)选择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原则95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及经验99

一、农业产业化的作用99

(一)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99

(二)提高了组织化程度,使双层经营体制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100

(三)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102

(四)扩大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103

(五)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107

(六)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109

(七)有效地缓解了农业市场风险110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113

(一)农业产业化经验概括113

(二)山东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几点做法115

第五章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对策措施120

一、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及存在问题120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对策122

(一)更新观念,加强政策扶持122

(二)加强农业的基础建设,推进农业的市场化发展123

(三)要精心培植主导产业、龙头组织,推进基地的规模化经营125

(四)大力应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129

(五)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132

(六)着力推进农民专业协会的大发展135

(七)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加速产业化发展137

(八)加强涉农法制建设,规范农业产业化的合法经营141

第六章 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143

一、利益分配机制143

(一)利益分配机制的类型144

(二)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选择利益分配机制147

(三)利益机制选择应注意的问题148

二、运转约束机制150

(一)市场约束机制150

(二)系统内“非市场安排”150

(三)合同约束机制150

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机制151

四、宏观调控机制152

(三)完善配套服务152

(二)认真执行政策152

(一)积极创造条件152

(一)高起点搞好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规划153

(二)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持153

(三)完善对农业产业化的法制建设153

(四)建立健全灵敏的宏观调控体系153

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153

(二)农业产业化与乡镇企业的关系154

(一)农业产业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154

(三)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宏观调控政策的关系155

(四)农业产业化与法制化的关系155

第七章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57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两个根本性转变157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60

(一)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161

(二)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62

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165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背景与特征169

(一)历史背景169

第八章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经验169

(二)环境特征170

(三)国际上农业一体化的组织形式171

二、美国: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农业体系172

(一)一体化农业的成因172

(二)产前服务174

(三)产中服务176

(四)产后服务178

(五)一体化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形式182

三、日本:以农协为依托的农业一体化模式183

(一)农协的历史沿革与组织形式184

(二)农协的为农服务活动187

(三)农协的发展趋势192

四、法国:国家、集体、私人共同参与的农业一体化模式193

(一)公共的农业服务基础194

(二)集体与合作社的农业服务194

(三)私人工商业组织的农业服务199

(四)合作社农业一体化的两个实例200

(一)合作社提供的产前服务202

五、丹麦:以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一体化模式202

(二)合作社提供的产后服务205

六、阿根廷:农牧一体化207

(一)基础设施上马,公用服务业先行208

(二)信贷、补贴的资金援助208

(三)科研推广服务208

(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209

七、泰国:正大集团的一体化农业服务209

(一)正大集团的兴起与经营210

(二)一体化的农业服务211

第九章 山东农业产业化大事记214

一、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的提出214

二、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大事记215

附录228

一、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战略的通知228

二、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管理办法236

三、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与扶持政策研究246

四、日本《批发市场法》262

五、联邦德国的合作社法介绍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