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WCDMA移动通信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WCDMA移动通信系统](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468436.jpg)
- 张平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265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学科: 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 通信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WCDMA移动通信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移动通信系统简介1
1.2 第一代模拟蜂窝通信系统2
1.3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4
1.3.1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4
1.3.2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5
1.3.3 中国蜂窝移动通信发展的情况5
1.4.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6
1.4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工作6
1.4.2 三种主要的IMT-2000无线传输方案的比较9
1.4.3 IMT-2000频谱资源的划分10
1.4.4 WCDMA系统与窄带CDMA的比较11
1.5 本书的内容安排15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移动信道分析16
2.1 移动无线传播环境16
2.1.1 基本传播机制(反射、绕射、散射)17
2.1.2 慢衰落17
2.1.3 快衰落19
2.2 传播预测模型34
2.1.4 AWGN34
2.2.1 室外传播模型35
2.2.2 室内传播模型46
参考文献48
第三章 WCDMA网络50
3.1 IMT-200050
3.1.1 IMT-2000家族51
3.1.2 网络的兼容与过渡52
3.2 UMTS无线接入网系统54
3.1.3 IMT-2000网络实现54
3.3 Iub接口57
3.3.1 Iub接口功能57
3.3.2 传输网络层58
3.3.3 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的应用部分NBAP59
3.3.4 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协议63
3.4 Iur接口67
3.4.1 Iur接口功能68
3.4.3 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69
3.4.2 传输网络层69
3.4.4 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协议72
3.5 Iu接口无线网络层协议73
3.5.1 Iu接口协议结构74
3.5.2 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74
3.5.3 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协议77
3.5.4 SABP81
参考文献82
4.1 Uu接口协议结构模型83
第四章 WCDMA的空中接口83
4.2 物理层84
4.2.1 传输信道85
4.2.2 物理层的功能85
4.3 数据链路层86
4.3.1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86
4.3.2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96
4.3.3 分组数据会聚协议102
4.3.4 广播/多播控制协议103
4.3.5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流105
4.4 网络层107
4.4.1 网络层的业务107
4.4.2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108
4.5 控制平面RRC与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121
参考文献121
第五章 WCDMA系统的物理层(FDD)123
5.1 编码技术123
5.1.1 交织123
5.1.2 卷积编码技术及其在本系统中的应用129
5.1.3 Turbo编码技术及其在本系统中的应用130
5.1.4 速率匹配132
5.2 物理层的成帧过程133
5.2.1 传输信道向物理信道的映射133
5.2.2 上行链路的成帧过程134
5.2.3 下行链路的成帧过程138
5.3 业务复用139
5.3.1 有关传输格式的参数的介绍140
5.3.2 3G系统可承载的业务141
5.3.3 业务复用过程示例142
5.4 WCDMA系统的扩频与扰码144
5.4.1 扩频码与扰码的数学性质144
5.4.2 WCDMA系统的扰码的实现方法148
5.4.3 物理信道的扩频与加扰过程152
5.5 物理信道特点及物理层的帧结构161
5.5.1 物理信道的帧结构161
5.5.2 发射分集技术161
5.5.3 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结构163
5.5.4 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169
5.5.5 物理信道之间的相对时序172
参考文献175
第六章 WCDMA/TDD简介176
6.1 WCDMA/TDD简介176
6.2 WCDMA/TDD的物理信道176
6.2.1 WCDMA/TDD的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176
6.2.2 物理信道的帧结构176
6.2.3 物理信道的简单说明179
6.2.4 TDD和FDD系统物理层的比较180
6.3.1 WCDMA/TDD的信道编码181
6.3 WCDMA/TDD的信道编码和复用181
6.3.2 WCDMA/TDD的业务复用184
6.4 WCDMA/TDD的扩频与调制188
6.5 WCDMA/TDD物理层操作流程190
6.5.1 功率控制190
6.5.2 定时提前191
6.5.3 发射分集191
6.5.4 信道分配193
6.6 WCDMA/TDD中的干扰194
参考文献195
6.7 本章小结195
第七章 W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196
7.1 智能天线196
7.1.1 引言196
7.1.2 智能天线的几种形式197
7.1.3 智能天线的体系结构198
7.1.4 智能天线的信号模型198
7.1.5 智能天线的赋形算法200
7.1.6 智能天线的常用准则212
7.1.7 智能天线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214
7.1.8 智能天线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215
7.2 多用户检测216
7.2.1 引言216
7.2.2 多用户检测分类216
7.2.3 干扰删除器224
7.2.4 多用户检测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229
7.3.2 联合检测的分类及性能比较230
7.3.1 引言230
7.3 联合检测230
7.3.3 联合检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中的应用232
7.4 空时码232
7.4.1 引言232
7.4.2 分层空时码(LST)233
7.4.3 基于发射分集的空时码234
7.4.4 结论242
7.5 HDR(High Data Rate)242
7.5.1 引言242
7.5.2 基于自适应调制的方案243
7.5.3 基于ARQ的HDR的方案247
7.5.4 HDR的现状及未来247
参考文献247
第八章 无线资源管理和规划251
8.1 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规划252
8.1.1 CDMA主要技术特点分析252
8.1.2 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258
8.2.2 分层系统的基本特点267
8.2.1 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的要求267
8.2 分层小区结构HCS(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267
8.2.3 WCDMA中的资源分配策略268
8.3 WCDMA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和规划特点269
8.3.1 WCDMA的功率控制270
8.3.2 WCDMA的切换策略271
8.3.3 其他的资源管理272
8.4 本章小节273
参考文献273
中英文名词对照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