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临床医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临床医学概论
  • 徐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6136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36页
  • 文件大小:220MB
  • 文件页数:758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临床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临床医学的基本任务与组成1

二、实用临床医学概论的内容1

三、实用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要领2

第一篇 诊断学4

第一章 诊断学概要4

一、诊断学概念4

二、诊断学主要内容4

三、诊断学学习方法与要求5

第二章 临床常见症状7

第一节 发热7

一、病因7

二、临床表现8

三、伴随症状8

第二节 咳嗽与咳痰9

一、病因9

二、临床表现10

三、伴随症状10

第三节 咯血11

一、病因11

二、临床表现11

三、伴随症状12

第四节 呼吸困难12

一、病因12

二、临床表现13

三、伴随症状14

第五节 胸痛15

一、病因15

二、临床表现15

三、伴随症状16

第六节 心悸16

一、病因16

二、临床表现17

三、伴随症状17

第七节 腹痛与腹泻17

一、腹痛17

二、腹泻19

第八节 呕吐与呕血20

一、呕吐20

二、呕血21

第九节 黄疸22

一、病因和临床表现23

二、伴随症状24

第十节 水肿25

一、病因25

二、临床表现25

三、伴随症状26

第十一节 血尿27

一、病因27

二、临床表现27

三、伴随症状28

第十二节 尿频、尿急与尿痛28

一、病因与临床表现28

二、伴随症状29

第十三节 头痛29

一、病因29

二、临床表现30

三、伴随症状30

第十四节 意识障碍31

一、病因31

二、临床表现31

三、伴随症状32

第三章 体格检查38

第一节 基本检查方法38

一、视诊38

二、触诊38

三、叩诊39

四、听诊39

五、嗅诊40

第二节 一般检查40

一、性别、年龄40

二、生命体征40

三、发育与体型41

四、营养状态42

五、意识状态42

六、语调与语态42

七、面容与表情42

八、体位43

九、姿势与步态43

十、皮肤43

十一、淋巴结44

第三节 头颈部检查44

一、头发、头皮、头颅44

二、颜面及其器官44

三、颈部45

第四节 胸部检查46

一、胸部体表标志46

二、胸壁、胸廓与乳房的检查48

三、肺和胸膜检查48

四、心脏及血管检查52

第五节 腹部检查59

一、视诊60

二、触诊60

三、叩诊63

四、听诊63

第六节 脊柱与四肢检查64

一、脊柱检查64

二、四肢及关节检查65

第七节 神经系统检查65

一、精神状态与颅神经检查65

二、运动功能检查65

三、感觉功能检查66

四、神经反射检查66

五、自主神经功能检查67

第四章 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70

第一节 病史采集70

一、一般项目70

二、主诉70

三、现病史71

四、既往史71

五、系统回顾71

六、个人史71

七、月经史71

八、婚姻史71

九、生育史71

十、家族史72

第二节 病历基本格式与内容72

第三节 表格式住院病历76

第五章 实验室检查88

第一节 实验室检查概述88

一、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88

二、实验室检查的现状与进展88

第二节 临床三大常规检查89

Ⅰ.血液常规89

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测定90

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94

三、血小板计数和相关参数的测定97

Ⅱ.尿液常规98

一、一般性状检查98

二、尿液化学检查100

三、尿沉渣检查101

Ⅲ.粪便常规103

一、一般性状检查103

二、显微镜检查103

三、化学检查104

第三节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104

一、肾功能相关检查104

二、肝功能相关检查107

三、血清电解质测定110

四、血清脂质测定112

五、糖代谢相关检查113

六、心肌酶学及蛋白检查115

第四节 常用临床免疫功能检查116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116

二、血清补体检查117

三、血清自身抗体检查118

第五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检查120

一、血气分析指标120

二、酸碱平衡紊乱类型122

第六章 临床常用医学器械检查130

第一节 心电图检查基本知识130

一、概述130

二、常规心电图导联130

三、正常心电图131

四、心肌梗死133

五、常见心律失常134

第二节 X线检查基本知识136

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136

二、X线图像特点137

三、X线检查方法137

四、X线的临床应用138

第三节 超声检查基本知识138

一、超声检查的基础知识139

二、超声检查种类139

三、超声检查的临床用途140

第二篇 内科学148

第一章 内科学概要148

一、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148

二、内科学与医学模式的转变148

三、内科学的范围和内容149

四、内科学的主要进展149

五、学习内科学的目的和要求151

第二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152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2

一、概述152

二、诊断依据153

三、转归及预后153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53

第二节 肺炎154

一、肺炎球菌性肺炎154

二、葡萄球菌肺炎156

三、病毒性肺炎157

四、非典型肺炎158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0

一、概述160

二、诊断依据161

三、转归及预后162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62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163

一、概述163

二、诊断依据165

三、转归及预后16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67

第五节 肺结核169

一、概述169

二、诊断依据170

三、转归及预后171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71

第六节 肺癌172

一、概述172

二、诊断依据173

三、转归及预后17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75

第七节 呼吸衰竭176

一、概述176

二、诊断依据177

三、转归及预后17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178

第三章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186

第一节 心力衰竭186

一、急性心力衰竭186

二、慢性心力衰竭188

第二节 心律失常196

一、概述196

二、窦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缓197

三、窦性停搏198

四、窦房传导阻滞199

五、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99

六、房性早搏200

七、房性心动过速201

八、心房扑动202

九、心房颤动203

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4

十一、室性早搏205

十二、室性心动过速206

十三、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207

十四、房室传导阻滞208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209

一、概述209

二、诊断依据210

三、转归及预后213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13

第四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18

一、心绞痛219

二、急性心肌梗死223

第五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230

一、二尖瓣狭窄230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232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33

四、主动脉瓣狭窄235

第六节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236

一、概述236

二、诊断依据237

三、转归及预后23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37

第四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251

第一节 胃炎251

一、急性胃炎251

二、慢性胃炎253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255

一、概述255

二、诊断依据256

三、转归及预后25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58

第三节 胃癌259

一、概述259

二、诊断依据260

三、转归及预后261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61

第四节 肝硬化262

一、概述262

二、诊断依据263

三、转归及预后266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66

第五节 原发性肝癌267

一、概述267

二、诊断依据268

三、转归及预后27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70

第六节 上消化道大出血271

一、概述271

二、诊断依据272

三、转归及预后27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75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284

第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284

一、概述284

二、诊断依据284

三、转归及预后28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86

第二节 IgA肾病287

一、概述287

二、诊断依据288

三、转归及预后28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89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289

一、概述289

二、诊断依据290

三、转归及预后29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291

第四节 尿路感染293

一、肾盂肾炎293

二、膀胱炎295

三、无症状性细菌尿296

第五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297

一、概述297

二、诊断依据297

三、转归及预后30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00

第六章 血液系统常见疾病311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311

一、概述311

二、诊断依据312

三、转归及预后312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14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314

一、概述314

二、诊断依据314

三、转归及预后31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15

第三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16

一、概述316

二、诊断依据316

三、转归及预后31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17

第四节 急性白血病318

一、概述318

二、诊断依据318

三、转归及预后32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20

第七章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331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31

一、概述331

二、诊断依据331

三、转归及预后334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34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36

一、概述336

二、诊断依据336

三、转归及预后33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37

第三节 糖尿病337

一、概述337

二、诊断依据337

三、转归及预后34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40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348

第一节 类风湿关节炎348

一、概述348

二、诊断依据348

三、转归及预后35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50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351

一、概述351

二、诊断依据352

三、转归及预后354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54

第九章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363

第一节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63

一、概述363

二、诊断依据363

三、转归及预后36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65

第二节 中暑367

一、概述367

二、诊断依据367

三、转归及预后369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369

第十章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375

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375

一、概述375

二、脑血栓形成376

三、脑栓塞378

四、脑出血381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383

第二节 癫痫385

一、概述385

二、诊断依据386

第十一章 传染性疾病400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400

一、概述400

二、诊断依据400

三、转归及预后40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05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407

一、概述407

二、诊断依据408

三、转归及预后409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09

第三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10

一、概述410

二、诊断依据411

三、转归及预后41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12

第四节 艾滋病413

一、概述413

二、诊断依据413

三、转归及预后416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16

第五节 淋病417

一、概述417

二、诊断依据417

三、转归及预后41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18

第六节 尖锐湿疣419

一、概述419

二、诊断依据419

三、转归及预后42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20

第三篇 外科学430

第一章 外科学概要430

第一节 外科学定义430

第二节 外科学的范畴430

一、损伤431

二、感染431

三、肿瘤431

四、畸形431

五、其他性质的疾病431

第三节 外科学发展简况432

一、现代外科学发展简史432

二、我国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433

第四节 无菌术433

一、灭菌法434

二、清毒法434

三、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434

第二章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436

第一节 急性阑尾炎436

一、概述436

二、诊断依据438

三、转归及预后439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40

第二节 腹外疝440

一、概述440

二、腹股沟斜疝441

三、股疝443

第三节 肠梗阻445

一、概述445

二、诊断依据446

三、转归及预后44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48

第四节 胆石症与急性胆囊炎449

一、胆囊解剖生理概要449

二、胆囊结石450

三、急性胆囊炎452

第五节 急性胰腺炎454

一、概述454

二、诊断依据455

三、转归及预后45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57

第六节 乳腺癌458

一、概述458

二、诊断依据458

三、转归及预后46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60

第七节 痔461

一、概述461

二、内痔462

三、外痔463

第三章 骨科常见疾病470

第一节 骨折概述470

一、定义470

二、病因470

三、分类470

四、骨折愈合471

五、临床表现471

六、诊断及辅助检查472

七、治疗473

第二节 颈椎病474

一、概述474

二、诊断依据475

三、转归及预后476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76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477

一、概述477

二、诊断依据478

三、转归及预后480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81

第四章 泌尿外科常见疾病488

第一节 症状概述488

一、尿频488

二、尿急488

三、尿痛489

四、排尿不畅489

五、尿失禁489

六、血尿489

七、乳糜尿489

八、疼痛489

第二节 尿路结石490

一、概述490

二、诊断依据491

三、转归及预后492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93

五、饮食治疗预防尿石症493

第三节 前列腺炎494

一、概述494

二、诊断依据495

三、转归及预后496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96

第四节 膀胱癌497

一、概述497

二、诊断依据498

三、转归及预后499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499

第五章 急症外科常见疾病507

第一节 休克507

一、概述507

二、诊断依据511

三、转归及预后513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513

第二节 烧伤514

一、概述514

二、诊断依据514

三、转归及预后51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518

第三节 挤压综合征520

一、概述520

二、诊断依据522

三、转归及预后523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523

第四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524

一、概述524

二、诊断依据525

三、转归及预后526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527

第四篇 妇产科学538

第一章 妇产科学概要538

一、妇产科学的历史538

二、妇产科学近代进展539

三、怎样学习妇产科学539

第二章 妊娠和分娩541

第一节 妊娠诊断541

一、概述541

二、早期妊娠的诊断541

三、中、晚期妊娠的诊断542

四、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543

五、转归及预后544

第二节 正常分娩544

一、影响分娩的四因素544

二、枕先露的分娩机制547

三、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548

四、总产程及产程分期549

五、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549

六、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551

七、第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553

八、转归及预后555

第三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55

一、概述555

二、诊断依据556

三、转归及预后55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558

五、预防560

第三章 妇科常见疾病574

第一节 阴道炎症574

一、滴虫阴道炎575

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576

三、细菌性阴道病577

四、老年性阴道炎578

五、转归及预后579

第二节 盆腔炎579

一、急性盆腔炎580

二、慢性盆腔炎583

第三节 月经失调584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85

二、闭经588

三、痛经591

第四节 子宫肌瘤591

一、概述591

二、诊断依据592

三、转归及预后593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593

第五节 宫颈癌594

一、概述594

二、诊断依据596

三、转归及预后597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597

第六节 卵巢肿瘤598

一、概述598

二、诊断依据600

三、转归及预后601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601

第五篇 儿科学612

第一章 儿科学概要612

一、儿科学的研究范围和特点612

二、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保健特点612

三、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和体格生长常用指标613

四、我国儿科学展望614

第二章 新生儿疾病615

第一节 新生儿窒息615

一、概述615

二、诊断依据616

三、转归及预后616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616

第二节 新生儿黄疸617

一、概述617

二、诊断依据618

三、转归及预后619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619

第三章 维生素营养障碍疾病624

第一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624

一、概述624

二、诊断依据624

三、转归及预后626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626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631

第一节 小儿肺炎631

一、概述631

二、诊断依据631

三、转归及预后633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633

第二节 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634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634

二、腺病毒肺炎635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635

四、肺炎支原体肺炎635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640

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640

一、小儿造血特点640

二、小儿血象特点640

第二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641

一、概述641

二、诊断依据641

三、转归及预后642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642

第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648

第一节 小儿体液代谢特点648

一、脱水648

二、电解质紊乱649

第二节 小儿腹泻649

一、概述649

二、几种常见病原所致小儿腹泻的临床特点650

第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655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655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655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655

三、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656

四、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656

第二节 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656

一、室间隔缺损概述656

二、房间隔缺损概述657

三、动脉导管未闭概述658

四、法洛四联症概述659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664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664

一、概述664

二、诊断依据664

三、转归及预后66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666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667

一、概述667

二、诊断依据667

三、转归及预后668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668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673

第一节 化脓性脑膜炎673

一、概述673

二、诊断依据673

三、转归及预后675

四、治疗原则与主要措施675

第六篇 其他临床医学相关知识682

第一章 临床药理学概述682

第一节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682

第二节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683

一、药效学研究683

二、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684

三、毒理学研究684

四、临床试验研究684

五、药物相互作用研究685

第三节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任务685

一、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685

二、上市药物再评价685

三、药物不良反应监察686

四、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培训686

五、开展临床药理服务687

第四节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687

一、正确选用抗生素,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687

二、正确掌握抗生素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690

三、规范用药,降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691

第二章 预防医学概述693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及特点693

二、预防医学发展简史693

三、医学模式和健康观696

四、公共卫生措施和三级预防696

五、21世纪公共卫生问题及预防医学的任务697

第三章 循证医学概述700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700

二、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700

三、循证医学的历史起源701

四、开展循证医学的理由701

五、开展循证医学的可能性702

六、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区别703

七、循证医学注意事项704

八、中国循证医学的发展704

九、临床实施循证医学的步骤705

十、循证医学对未来医学的影响705

第四章 介入治疗概述707

一、介入治疗定义与应用707

二、介入治疗的分类708

三、医学植入体种类708

四、目前主要的介入治疗举例708

第五章 血液净化治疗概述716

一、血液透析716

二、腹膜透析718

三、其他血液净化技术719

第六章 医药营销策略概述723

第一节 医疗服务市场及其特征723

第二节 医疗服务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市场定位724

一、医疗服务市场细分724

二、医疗服务目标市场的选择725

三、医疗服务市场定位725

第三节 医疗服务营销组合的应用726

一、产品726

二、定价726

三、渠道726

四、促销726

五、人727

六、有形展示727

七、过程727

第七章 医药卫生管理概述729

第一节 医疗机构管理729

一、实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制度729

二、实行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制度729

三、实行医疗机构执业登记(许可)制度730

四、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730

五、实行执业规则制度730

六、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730

第二节 医师、药师管理731

一、医师管理731

二、药师管理733

第三节 医疗事故管理734

一、正确把握医疗事故的界限734

二、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置制度735

三、医疗事故鉴定制度735

四、医疗事故处理制度735

五、医疗事故的赔偿制度7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