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康德三大批判精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康德三大批判精粹
  • 杨祖陶,邓晓芒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323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康德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康德三大批判精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译者导言1

一、康德的生平和著作1

二、康德的思想发展进程4

三、批判哲学体系的构成、性质和影响19

纯粹理性批判33

编译者导语35

第一版序38

第二版序47

导言68

1.83

先验感性论83

第一节 空间85

2. 空间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85

3. 空间概念的先验阐明87

第二节 时间90

4. 时间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90

5. 时间概念的先验阐明91

6. 从这些概念得出的结论92

7. 解说94

8. 对先验感性论的总说明97

Ⅰ. 一般的逻辑106

[先验逻辑导言]先验逻辑的理念106

Ⅱ. 先验逻辑109

Ⅲ. 普遍逻辑划分为分析论与辩证论110

Ⅳ. 先验逻辑划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113

先验分析论·概念分析论115

[纯粹的知性概念]115

9. 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机能115

10. 纯粹的知性概念,或范畴119

11.124

12.127

13. 一般先验演绎的原则129

[范畴的先验演绎]129

14. 向范畴的先验演绎过渡133

15. 一般联结的可能性136

16. 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137

17. 统觉的综合统一性原理是知性的一切运用的最高原则140

18. 什么是自我意识的客观统一性142

19. 一切判断的逻辑形式在于其中所含概念的统觉的客观统一143

20. 一切感性直观都从属于范畴,只有在这些范畴的条件下感性直观的杂多才能聚集到一个意识中来144

21. 注释145

22. 范畴在事物的知识上除了应用于经验对象外没有别的运用146

先验分析论·原理分析论148

导言 论一般先验判断力149

第一章 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法152

第二章 一切纯粹知性原理的体系158

第一节 一切分析判断的最高原理160

第二节 一切综合判断的最高原理162

第三节 纯粹知性一切综合原理的系统演示164

第三章 把所有一般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的理由182

导言196

Ⅰ. 先验幻相196

先验辩证论196

Ⅱ. 作为先验幻相之驻地的纯粹理性199

A. 一般理性199

B. 理性的逻辑运用202

C. 理性的纯粹运用203

第一卷 纯粹理性的概念206

第二节 先验理念206

第二卷 纯粹理性的辩证推论213

第一章 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213

第二章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222

第三节 思辨理性推出最高存在者存有的各种证据233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理想233

第四节 上帝的存有之本体论证明的不可能性238

先验方法论246

第二章 纯粹理性的法规246

第一节 我们理性的纯粹运用之最后目的247

第二节 至善理想作为纯粹理性最后目的之规定根据251

第三节 意见、知识和信念261

实践理性批判269

编译者导语271

序言273

导言 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286

第一卷 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288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诸原理288

1. 解题288

2. 定理一291

3. 定理二292

4. 定理三298

5. 课题一300

6. 课题二300

7. 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303

8. 定理四306

第二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的概念324

第三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336

第二卷 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355

第一章 一般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355

第二章 纯粹理性在规定至善概念时的辩证论358

Ⅰ.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361

Ⅱ.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的批判的消除362

Ⅲ. 纯粹实践理性在其与思辨理性结合时的优先地位368

Ⅳ. 灵魂不朽,作为纯粹实践理性的一个悬设370

Ⅴ. 上帝存有,作为纯粹实践理性的一个悬设372

Ⅵ. 总论纯粹实践理性的悬设381

判断力批判385

编译者导语387

序言390

导言394

Ⅰ. 哲学的划分394

Ⅱ. 一般哲学的领地397

Ⅲ. 判断力的批判作为把哲学的这两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手段399

Ⅳ. 判断力,作为一种先天立法能力402

Ⅴ. 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是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404

Ⅵ. 愉快的情感和自然合目的性概念的联结410

Ⅶ. 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审美表象413

Ⅷ. 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417

Ⅸ. 知性和理性的各种立法通过判断力而联结419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批判423

第一章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423

第一卷 美的分析论423

1. 鉴赏判断是审美的423

2. 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424

3. 对快适的愉悦是与利害结合着的426

4. 对于善的愉悦是与利害结合着的427

5. 三种不同特性的愉悦之比较430

6. 美是无概念地作为一个普遍愉悦的客体被设想的432

7. 按上述特征把美和快适及善加以比较433

8. 愉悦的普遍性在一个鉴赏判断中表现为主观的434

9. 研究这问题:在鉴赏判断中愉快情感先于对象之评判还是后者先于前者438

10. 一般合目的性441

11. 鉴赏判断只以一个对象(或其表象方式)的合目的性形式为根据442

12. 鉴赏判断基于先天的根据443

13. 纯粹鉴赏判断是不依赖于刺激和激动的444

15. 鉴赏判断完全不依赖于完善性概念445

16. 使一个对象在某个确定概念的条件下被宣称为美的那个鉴赏判断是不纯粹的447

17. 美的理想450

19. 我们赋予鉴赏判断的那种主观必然性是有条件的456

18. 什么是一个鉴赏判断的模态456

20. 鉴赏判断所预定的必然性条件就是共通感的理念457

21. 人们是否有根据预设一个共通感457

22. 在一个鉴赏判断里所想到的普遍赞同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必然性,它在某种共同感的前提之下被表象为客观的458

第二卷 崇高的分析论460

23. 从对美的评判能力过渡到对崇高的评判能力460

24. 对崇高情感研究的划分463

A. 数学的崇高464

25. 崇高的名称解说464

26. 崇高理念所要求的对自然物的大小估量467

27. 在崇高的评判中愉悦的质474

B. 自然界的力学的崇高477

28. 作为强力的自然477

29. 对自然界崇高的判断的模态482

第二章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484

55.484

56. 鉴赏的二律背反的表现485

57. 鉴赏的二律背反之解决486

第二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490

61. 自然界的客观目的性490

65. 作为自然目的之物就是有机物492

第一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492

66. 评判有机物中的内在合目的性的原则497

67. 把一般自然从目的论上评判为目的系统的原则499

68. 目的论原则作为自然科学的内部原则503

第二章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506

69. 什么是判断力的二律背反506

70. 这种二律背反的表现507

71. 解决上述二律背反的准备510

72. 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各种各样的系统511

73. 上述系统没有一个做到了它所预定的事情514

74. 不能独断地处理自然技艺概念的原因是自然目的之不可解释性518

75. 自然的客观合目的性概念是反思性判断力的一条理性批判原则520

附录 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525

82. 在有机物的外在关系中的目的论体系525

83. 作为一个目的论系统的自然的最后目的530

84. 一个世界的存有的终极目的,即创造本身的终极目的535

康德哲学主要阅读书目538

德汉词汇对照表541

人名对照表562

汉德词汇索引564

后记5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