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龋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龋病学
  • 岳松龄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14118·72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龋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龋病与龋病学1

目 录1

二、我国人民患龋情况2

三、龋病在国外的流行情况18

四、我国人民与龋病斗争的历史20

第二章牙齿的组成与结构23

一、牙釉质23

(一)牙釉质的性质与组成23

(二)牙釉质的发育27

(三)牙釉质的成熟29

(四)牙釉质蛋白的性质与作用31

(五)牙釉质的结构32

二、牙本质37

(六)牙釉质的年龄变化37

(一)牙本质的组成38

(二)牙本质的形成38

(三)牙本质的变化41

三、牙骨质42

(一)牙骨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组成42

(二)牙骨质的组织结构43

(三)牙骨质的透过性43

(四)牙骨釉质界43

四、牙齿的发育44

(一)牙胚44

(二)牙冠形态发育46

第三章牙齿的环境47

一、口腔47

(一)涎液的组成49

二、涎液49

(二)涎液的分泌54

(三)涎液的功能57

(四)涎液对龋病的关系60

三、口腔内的微生物61

(一)格兰氏阳性球菌61

(二)格兰氏阴性球菌62

(三)格兰氏阳性杆状菌62

(四)放线菌63

(五)格兰氏阴性厌氧菌63

(六)纤毛菌属63

(七)口腔内菌系的作用63

(八)口腔内各种细菌的分布64

(九)口腔菌系的调节65

四、涎液对口腔微生物的影响67

第四章龋病的病因学与发病机制74

一、历史回顾74

二、内因论76

三、外因论78

四、三联因素论85

五、龋病的发病机制87

第五章影响龋病发病的因素93

一、气候93

二、饮水93

三、食物94

四、糖食95

五、营养99

六、矿物质101

七、内分泌102

八、氟104

九、其它微量元素107

十、遗传109

十一、妊娠与哺乳111

十二、牙齿结构112

十三、牙齿位置与排列116

十四、口腔卫生情况116

十五、涎液118

十六、全身系统病123

十七、职业及其它125

第六章龋病的病理解剖学127

一、牙釉质龋127

二、牙本质龋143

三、龋病过程中的牙髓病变147

四、龋病过程中的再矿化147

(一)牙齿内的再矿化现象148

(二)影响再矿化过程的因素149

(三)再矿化的性质151

(四)再矿化的临床应用与展望151

五、牙骨质龋152

第七章牙菌斑153

一、概述153

二、牙菌斑的结构154

三、牙菌斑的组成156

四、牙菌斑的形成与发育158

五、细菌在牙面的吸附与定居164

六、牙菌斑的微生物学167

七、牙菌斑内的物质代谢活动169

八、牙菌斑与龋病173

九、牙菌斑的临床检查176

十、牙菌斑的防治177

一、概述179

第八章龋病的细菌学179

二、口腔细菌与龋病181

三、乳杆菌与龋病183

四、链球菌与龋病190

五、其它细菌与龋病201

第九章糖类的代谢及其与龋病的关系205

一、糖的种类205

二、生物体内糖类的分解代谢207

三、生物体内糖类的合成代谢211

四、细菌代谢的动能学214

五、产能代谢217

六、细菌的糖类代谢218

七、糖类与龋病220

八、牙菌斑形成有关的糖类222

一、龋病的诊断224

第十章龋病的诊断与治疗224

二、龋病的治疗226

三、治疗技术的改进232

四、关于充填洞形预备的改进233

五、早期龋的治疗234

六、大面积龋损的治疗235

第十一章龋病的预防236

一、增强宿主抗龋力236

二、消灭细菌与消除牙菌斑260

三、改变口腔生态环境273

四、口腔卫生273

五、限制糖食与糖代用品273

第十二章龋病的调查与保健276

一、龋病的社会调查276

二、防治龋病的保健措施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