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整体发展 系统范式下的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整体发展 系统范式下的思考
  • 乌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文出版社
  • ISBN:750750887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整体发展 系统范式下的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 重塑世界经济秩序:走向系统范式1

一、思维范式的转换3

二、现存的世界经济秩序5

三、建立国际经济的新秩序15

四、中国:发展的关键及前景21

五、加强合作,共建国际经济新秩序23

第一编 20世纪遗产与大国发展道路26

第一章 20世纪回首,影响未来发展的跨世纪战略26

因素26

一、世纪之变,从分散走向整体27

二、两次大战:从列强争霸到两极对峙29

三、冷战结束,多极格局端倪初露34

四、社会制度,从激烈对抗到和平竞争37

五、经济加速整合,重心日渐东移41

六、科学技术作用强化,人与自然矛盾突出43

七、意识形态对立弱化,宗教文化冲突趋显46

八、第三世界分化重组,“和平”“发展”人心所向48

第二章 20世纪主要大国战略的演变和发展道路51

一、美国战略的演变51

二、前苏联战略的演变58

三、英国和法国66

四、德国和日本72

第二编 分析范式到系统范式,从对立82

中突走向整体发展82

第三章 确立新的整体观:推动世界的整体化发展82

一、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基础上确立世界的整体发展观82

二、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中的矛盾与制约87

三、在世界市场走向统一中推动各国的全方位开放96

有力的约束机制99

四、整体的经济管理:建立对全球经济活动强99

第四章 确立多极化、多样化观念:推动世界向多极化转变106

一、顺应多样化的世界,确立多极观的思维106

二、非均衡发展和多极化趋势109

三、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一极”向“多极”的转化115

四、推动政治多极化在全球层次上的相互协调119

第五章 市场经济的全球推进与宏观微观经济之间难以填平的鸿沟127

一、市场经济的全球推进127

二、宏观与微观的挑战130

三、推动宏观与微观走向新的融合139

第六章 政治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政治化:双刃剑的双重效应151

一、经济手段成为实现政治利益的主要工具151

二、政治手段也是实现经济目标的手段157

一、国际间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169

影响与大国战略发展趋势169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的系统效应:对各国发展的客观169

二、国际义务与责任感的增长172

三、“国家意识”与“全球观念”的消长174

四、“对抗”与“遏制”战略的淡化176

五、国际组织的作用强化178

六、谋求国际和国内的战略协调181

七、经济实力与高科技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183

第三编 确立新的发展观:从重190

点发展走向整体发展190

第八章 中国的迅速发展亟须国家整体发展战略190

一、什么是国家发展战略190

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亟须国家发展战略196

三、系统优化与整体发展——国家发展战略的着眼点202

略,建设新型现代化强国211

第九章 战略目标选择:实现邓小平“三步走”战211

一、战略目标定位:世界大国成长的普遍要求212

二、大川归海: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趋势216

三、从现实到未来:中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现实基础219

四、未来现代化大国的基本构架224

五、21世纪中期的国际政治格局与中国的地位228

六、强化现代大国意识,构建大国战略,正确把握233

世界大国化进程233

第四编 系统推进、整合创新、奠定国家238

整体化发展的基础238

第十章 确立非均衡协调发展新思维:消除地区差距238

一、中国的现代化是各区域整体的现代化238

二、国际经验证明:有重点的协调发展是成功之路248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53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是253

四、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国的选择257

第十一章 确立科教兴国观:强化科教的放大激变效应266

一、科教兴国: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266

二、把科教变为强国战略的基点和动力之源273

三、体制变革:形成知识创新与科教兴国的体制框架278

第十二章 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实现国家的整体发展286

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进286

一、整体协调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导向286

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制294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两个根本性转变301

与摆脱贫困301

第十三章 确立协调有序观:打破条块分割,构建新型政府管理体制框架309

一、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市场经济新型秩序309

与地方体制框架316

二、角色定位,合理分工,协调有序:构建新型中央316

三、走出行政权力控制经济和自由放任两大误区,建立新型政府宏观调控体系324

第十四章 确立依法治国观,推进制度文明建设332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确立依法治国观332

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336

三、依托法治,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342

四、政治体制民主化、治理国家法制化,推动治国方式的转变348

第十五章 确立整体管理观:追求政治、经济、文化355

效益的最大化,持续地提高综合国力355

一、现代管理的整体性原理355

二、新的发展观与国家整体管理观的确立358

三、“两个文明”建设与综合国力竞争362

四、整体管理:提高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365

第十六章 冲突与对话:推动中西方文明的沟通、互补与融合374

第五编 推进大综合,共建新世界374

一、多元文化观与全球意识375

二、当代西方文明把救助的目光投向东方379

三、东方文明的复兴与世界文明的大融合384

第十七章 多样化发展,一体化整合:推动全球性生391

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制度体制的融合创新391

一、中国的现代化世界化必须开创新道路391

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社会:中国的世纪性选择396

三、继承、综合与创新,推动新制度稳步成长403

第十八章 发挥大国作用,维护国家利益,关注人类利益和推动全球问题的合理解决411

一、中国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一致性的增长趋势及国411

际责任的强化411

二、在国际新秩序形成与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419

三、国家利益的发展和维护: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424

四、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全球问题的合理解决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