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政学教程
  • 陈共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4166·580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财政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财政学的对象和方法1

第一节 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1

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6

第三节 辩证地理解财政规律和财政政策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2

第四节 财政学的对象和方法17

第二章 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23

第一节 社会主义财政的质的变化23

第二节 财政同其它分配范畴的区别——兼论社会主义财政的范围28

第三节 财政在再生产中的地位34

第四节 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41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形成和发展48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财政是社会主义财政的准备48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建立的过程54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实践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64

第四节 谱写社会主义财政的新篇章64

第四章 社会主义资金及其使用效果71

第一节 财政学为什么要研究资金问题71

第二节 资金的质的特征77

第三节 资金的占用量问题——兼谈资金同货币,物资的区别与联系83

第四节 关于资金概念的两种观点86

第五节 资金周转与资金使用效果91

第五章 固定资金97

第一节 区分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的根本标志是周转方式的不同97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损耗与更新107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的性质与作用109

第四节 无形损耗的补偿是关系现代化的一个重大政策问题117

第六章 流动资金124

第一节 生产部门流动资金周转的特点124

第二节 商业部门流动资金周转的特点128

第三节 流动资金周转情况是灵敏的经济信息133

第七章 成本和盈利1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成本和盈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139

第二节 成本是资金的耗费和补偿142

第三节 盈利是社会主义积累的源泉,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148

第八章 价格与财政154

第一节 盈利率和生产价格154

第二节 价格调整是影响财政收支的重要因素160

第三节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是农民负担的一种形式164

第四节 价格补贴是财政补贴的一种形式和内容172

第九章 财政收入的质与量的分析181

第一节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181

第二节财政收入与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二187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真实性问题193

第四节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问题197

第十章 社会主义税收20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税收的特征和实质20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税收存在的必然性及其作为经济杠杆的作用210

第三节 税收制度的建立原则和构成要素220

第四节 税收分类和结构226

第十一章 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问题237

第一节 为什么实行利改税237

第二节 利改税的原则、步骤和方法245

第三节 关于国营企业上交利润形式的探讨255

第十二章 涉外税收259

第一节 涉外税收的性质259

第二节 涉外税收中的国际关系262

第三节 涉外税收的政策原则264

第十三章 公债269

第一节 公债的产生和发展2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债是财政收入的补充形式273

第三节 关于长期发行公债的可行性和数量界限的探讨279

第十四章 财政支出的构成及其使用效果290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构成290

第二节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297

第三节 财政支出要讲求效果305

第十五章 基本建设投资311

第一节 基本建设投资的内容311

第二节 基本建设的特点和作用314

第三节 正确安排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关键问题319

第四节 正确安排基本建设投资方向是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前提条件327

第五节 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果332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后备基金3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必须建立后备339

第二节 后备基金的形式343

第三节 保险形式的后备348

第十七章 科学、教育支出352

第一节 科学、教育支出的性质352

第二节 正确安排科学、教育支出的规模356

第三节 提高科学、教育支出的效果360

第十八章 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364

第一节 实行盈亏责任制或自负盈亏制是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364

第二节 利润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371

第三节 基本折旧基金制度和资金供应制度378

第十九章 国家财政管理体制393

第一节 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性质和内容393

第二节 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397

第三节 财政收支划分的形式402

第二十章 财政平衡要立足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409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原理是研究财政平衡问题的理论基础409

第二节 国民经济中的货币收支体系是财政综合平衡的研究对象416

第三节 我国财政综合平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概述421

第二十一章 财政平衡427

第一节 如何理解财政平衡4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财政赤字现象432

第三节 历史的经验437

第四节 关于财政结余动用的问题446

第二十二章 财政与信贷的综合平衡44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449

第二节 财政与银行之间的资金联系452

第三节 财政与信贷关系的新变化458

第四节 统算资金来源与资金供应的大帐462

第五节 既分工,又协作467

第六节 关于财政赤字、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的关系472

第二十三章 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与物资供求平衡478

第一节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任务是调节货币购买力478

第二节 物资供求平衡首要的是总量平衡483

第三节 物资供求在构成上的平衡489

第四节 设一个例子描述国民经济中的货币购买力与物资运动的结合494

第二十四章 外汇收支与财政信贷平衡499

第一节 外汇收支的主要内容499

第二节 外贸收支对财政、信贷收支的影响502

第三节 利用外资与财政、信贷收支平衡506

第二十五章 综合财政计划513

第一节 综合财政计划的性质和作用513

第二节 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518

附表5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