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不凡的十年 经济金融改革寻踪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不凡的十年 经济金融改革寻踪](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414306.jpg)
- 施明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17060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不凡的十年 经济金融改革寻踪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86年10月—1989年10月租赁带来了活力——北京市商业饮食服务业租赁经营调查之一3
承租人的苦恼——北京市商业饮食服务业租赁经营调查之二5
别给企业添乱——北京市商业饮食服务业租赁经营调查之三7
老有所养的新途径——江苏保险事业采访札记之一9
管好用活保险基金——江苏保险事业采访札记之二11
既要保险又要防灾——江苏保险事业采访札记之三13
啤酒问题15
艰难的历程——对于金融改革面临问题的思索18
蔬菜生产——难在哪里?出路何在?23
初萌的金融意识——武汉国库券上市转让第一天26
微笑服务在“南方”——广州南方大厦百货商店见闻27
农村保险业面临干扰30
沉重的步履——鄂湘粤农村保险调查31
给银行以贷款自主权33
交易活动需尽快建立新秩序——访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35
风雨沧桑四十年——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秦道夫39
1990年1月—1991年9月走向成熟——广东涉外保险采访札记47
巨额贷款阻滞在哪里?50
走出疲软的阴影——广州南方大厦百货商店促销活动采访散记55
支持“短、平、快”——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帮企业脱困境57
“铁榔头”效应——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帮企业解决产成品资金占压纪实59
让生活更美好——记蓬勃发展的福建人身保险事业63
治治无理拖欠65
削价的魅力——北京市削价商品展销会见闻67
为何只贷了一个零头?70
为什么“三角债”前清后欠,越欠越多?——访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正庆(一)71
搞活大中型企业的突破口——访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正庆(二)73
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缺口入手——访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正庆(三)75
减少产成品资金占用——访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正庆(四)77
让无理拖欠者占不到便宜——访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副组长周正庆(五)79
努力做好认付还款工作80
东北清理“三角债”获重要成果82
东北三省清欠再传捷报84
保险:千家万户的选择85
痛定思痛防新欠89
1992年2月—1993年11月历经沧桑话发展——访中国银行行长王德衍95
把旅游作为大产业来办98
“我很幸运”——建行北京市分行向个人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实录101
奋争于强手之林102
电子货币进万家105
从单一到多元居民金融资产——107
做理智的投资者——上海股市采访录111
交易会上的角逐115
管得少些服务多些——四川省物价部门积极转换职能综述116
站在成功的商人背后——海南交行大步向企业化迈进120
电话委托交易124
九二股市风云125
国库券缘何变冷?129
走出误区——关于加快专业银行改革的思考130
希望所在——我国9家商业银行发展回顾134
资金为何这么紧?138
“龙头股”何以高昂?——深圳发展银行吸收公众入股的启示141
再振雄风——记发展中的深圳证券市场145
深化改革,才能根本解决问题150
共识,在讨论中增多——第五次中日经济讨论会侧记153
当好银行的银行——金融问题思考(上)156
银行也是企业——金融问题思考(中)159
发展壮大商业银行——金融问题思考(下)163
1994年1月—1994年12月银行商业化特区可先行——访建行深圳分行行长惠小兵169
汇率,在平稳中并轨172
汇率并轨意味着什么?174
又前进了一步——外汇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运转176
放开更要管好——全国物价大检查综述178
怎么看待当前资金形势181
成效显著继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一年回顾183
“观迎中国企业到美上市”——访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威兼·唐纳森187
携手共创辉煌——记中国银行与经贸部门多年的良好合作189
新兴行业知多少192
可贵的觉醒197
划上成功的句号——1994年外汇改革回眸200
1995年1月—1995年12月国债市场缘何火爆?207
谁不调价谁吃亏吗?209
钱还往哪儿花?——2万亿元储蓄引发的思考211
买国债,放心!——首都国库券发行首日见闻214
规避汇率风险——建行上海市分行加强企业外债管理216
金融宏观调控有了法律保障——6家银行行长畅谈贯彻实施《人民银行法》217
闯新路——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221
如何看待人民币对外升值?223
怎样看待借用外债风险?226
6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多不多229
企业尝到了“甜头”232
纳入规范化轨道——组建城市合作银行述评233
规范保险市场——部分专家学者在京座谈《保险法》235
工作着是美丽的——中国妇女的经济地位238
当一回投资者——个人外汇买卖在北京243
客户至上服务兴行——金融系统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纪实245
与中国同行携手发展保险业——访德国安联保险集团董事长舒尔特—诺勒博士249
为了存款人的利益——建行浙江省分行依法经营纪实251
为啥企业还喊资金紧张?——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254
贷款购房俏京城257
1996年1月—1996年8月这样的债券值不值得买261
一套资金搞活全局——推广票据贴现与再贴现业务述评263
三万亿元:高额储蓄怎么看?266
怎样判断银根松紧?——访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268
如何看待停办保值储蓄?271
西方更需要东方——美国著名预言作家奈斯比特与《亚洲大趋势》273
证券回购市场的是是非非276
降低关税带给我们什么280
香港金融业:明天会怎样?283
中美经济往来的桥梁——记中国银行纽约分行286
迈出重要的一步289
降息,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292
北京书简(1995年1月—1996年8月)打破资金大锅饭299
货币政策适度从紧300
外汇增储久盼终得301
开放资本市场须慎重303
项目融资:一种新的尝试306
为什么征收土地增值税307
依法管理国债期货309
金融法规呼之欲出310
央行目标:稳定币值312
财政赤字没有突破预算314
敲响金融监管的警钟316
保险业改革要加速318
完善已出台的重大措施320
帮助国有企业理好财322
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324
堵住收购资金流失“黑洞”325
票据市场在启动328
国企海外上市步履稳健329
《贷款通则》即将出台331
清理“家产”势在必行333
金融界三要事引入关注335
让保险业走上正路337
“适度从紧”并非统统收紧338
加快向外资银行开放340
证券回购市场亟待规范342
加快推出公开市场业务344
银行债权以法保障346
投资基金:众望所归348
支农,信贷工作重中之重350
降低通向世界的门坎352
建立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354
健全国际收支统计制度356
金融监管严字当头357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359
管管证券回购市场360
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362
改善整体投资环境364
“适度从紧”并非“银根紧缩”366
正确认识银行“存差”367
建行何以更名369
统一颁证无证不贷371
扩大间接调控比重373
给社会一个新感觉374
强化个人所得税管理376
转券能否成为股市新星?378
国企海外上市将以香港为主379
香港金融实行高度自治381
提前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382
放宽居民因私用汇管制384
维护借贷双方合法权益386
正确认识准备金制度改革387
中保集团登上新舞台389
提高金融开放水平391
严控新的不良资产发生392
不能让假币泛滥得逞394
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