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TM交换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ATM交换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1406576.jpg)
- 陈锡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8408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TM交换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交换方式1
第一节 交换方式概述1
一、交换方式分类1
二、交换方式的技术特征1
第二节 电路交换方式3
一、电路交换3
二、多速率电路交换4
三、快速电路交换4
第三节 分组交换方式5
一、报文交换5
二、分组交换5
三、帧交换7
四、快速分组交换7
第四节 ATM交换7
第五节 交换技术的发展8
一、电路交换技术的发展8
二、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9
三、ATM交换技术的发展11
参考文献13
第二章 ATM协议参考模型15
第一节 协议参考模型分层结构15
一、协议参考模型的面与层15
二、SDU与PDU16
第二节 物理层16
一、B—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参考配置16
二、物理层的功能17
三、物理层接口类型18
第三节 ATM层18
一、ATM连接18
二、信元结构与编码20
三、ATM层的功能22
四、业务原语23
第四节 ATM适配层(AAL)23
一、AAL概述23
二、AAL协议数据单元25
参考文献34
第三章 ATM交换结构的分类与基本原理35
第一节 ATM交换结构基本功能35
第二节 ATM交换结构分类36
第三节 时分交换结构37
一、共享存储器37
二、共享媒体38
第四节 基于crossbar的交换结构39
一、矩阵型39
二、全互连型40
第五节 基于banyan的交换结构40
一、banyan网络40
二、delta网络41
三、banyan类网络42
四、Batcher—Banyan网络43
第六节 多通路交换结构44
一、基于banyan的多通路结构44
二、Shuffleout网络46
三、Benes网络48
四、Clos网络48
参考文献51
第四章 ATM交换结构控制机理52
第一节 缓冲策略52
一、缓冲策略的分类52
二、输入缓冲52
三、输出缓冲56
四、输入与输出缓冲56
五、环回缓冲56
六、交叉点缓冲57
七、共享缓冲57
八、多级网络的内部缓冲58
九、业务流模型与缓冲性能分析59
第二节 竞争消除66
一、竞争消除的基本功能与分类66
二、基于ACK/NACK的外部仲裁66
三、基于ACK/NACK的网络仲裁70
四、基于偏转和/或环回的方法72
五、基于时隙预留的方法74
六、基于加速/并行的方法75
第三节 反压控制75
一、反压控制与排队损失75
二、反压控制的实现方式75
三、直通76
第四节 选路方法77
一、选路方法的分类77
二、自选路由78
三、表格控制选路79
第五节 多播实现79
一、多播实现方式的分类79
二、拷贝与选路合一80
三、拷贝与选路分离81
四、循环拷贝85
第六节 队列管理88
一、缓冲管理88
二、共享缓冲控制91
三、信元调度94
参考文献96
第五章 实用与新型ATM交换结构100
第一节 Knockout交换结构100
一、N2分离通路的互连结构100
二、总线接口100
三、模块化扩展102
四、多播功能的实现103
五、性能分析104
第二节 ATOM交换结构104
一、交换单元104
二、多播功能的实现105
三、ATOM多级交换结构106
第三节 Sunshine交换结构107
一、基本结构107
二、优先级控制107
第四节 MPSR交换结构108
一、集成交换单元108
二、交换模块109
三、MPSR多级网络结构110
第五节 新型ATM交换结构113
一、Helical交换结构113
二、Abacus交换结构115
三、WUGS交换结构117
四、DB交换结构117
参考文献119
第六章 ATM网络信令120
第一节 信令协议栈120
第二节 SSCOP121
一、SSCOP的功能121
二、SSCOP与邻层间的通信122
三、SSCOP PDU124
第三节 SSCF129
一、用于UNI的SSCF129
二、用于NNI的SSCF130
第四节 Q.2931132
一、消息类型132
二、消息格式133
三、点到点呼叫/连接的建立和释放135
四、呼叫/连接状态136
五、层间原语138
第五节 UNI4.0139
一、ATM论坛UNI信令规范139
二、UNI4.0的信令能力139
三、基本的点到点呼叫140
四、点对多点呼叫142
五、叶节点启动加入143
六、任播145
第六节 B-ISUP146
一、B-ISUP功能结构146
二、B-ISUP消息格式和类型146
三、B-ISUP消息含义及参数148
四、呼叫建立过程151
第七节 PNNI153
一、PNNI协议概述153
二、PNNI选路的基本原理154
三、PNNI选路协议163
四、PNNI信令协议178
参考文献183
第七章 ATM信流管理184
第一节 信流管理的分类184
一、信流控制与拥塞控制184
二、信流管理的时间级别184
第二节 ATM层业务结构185
一、ATM层业务类别185
二、ATM层业务类别的属性186
第三节 ATM层服务质量(QOS)187
一、QOS参数概述187
二、QOS参数定义189
三、QOS类别190
四、影响QOS参数的因素191
第四节 信流合约191
一、信流参数与描述语191
二、业务流合约192
第五节 信流控制192
一、连接接纳控制192
二、使用参数控制193
第六节 拥塞控制196
一、选择性信元丢弃196
二、显式前向拥塞指示196
三、ABR流量控制196
参考文献200
第八章 ATM交换系统201
第一节 ATM交换系统基本功能与结构201
一、ATM交换系统功能概述201
二、ATM交换系统基本结构202
第二节 ATM交换系统实例204
一、FETEX—150 ESP204
二、MainStreetXpress 36190209
第三节 分布式处理的ATM交换系统218
一、集中式呼叫处理结构218
二、分布式信令呼叫处理结构221
三、分布式呼叫控制处理结构221
四、分布式选路呼叫处理结构221
参考文献224
第九章 IP/ATM的融合226
第一节 重叠模式与集成模式226
一、重叠模式226
二、集成模式——数据驱动与控制驱动229
第二节 IP交换231
一、IP交换机的构成231
二、IP交换过程232
三、Ipsilon流管理协议(IFMP)234
四、通用交换机管理协议(GSMP)238
第三节 Tag交换239
一、Tag交换的组件239
二、转发等效类241
第四节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242
一、MPLS交换技术概述242
二、标记分配协议(LDP)246
三、ATM标记交换路由器(ATM-LSR)250
四、MPLS的SIN模式252
第五节 I-PNNI253
一、PNNI增强选路(PAR)254
二、Proxy-PAR255
三、Integrated PNNI256
参考文献257
附录 英文缩写词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