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学中同位素示踪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学中同位素示踪法
  • 凯门(M.D.Kamen)著;王世真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3031·1622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学中同位素示踪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原子核、放射性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1

一、引言1

二、原子核的一般性质1

(一)原子核的结构1

(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2

(三)同位素3

(四)原子核的质量4

(五)原子核的其他基本性质4

三、原子核的分类5

(一)导言5

(二)同位素的分类及核力7

(三)同位素比例10

(四)比放射性及原子百分超11

四、放射性12

(一)放射性衰变的种类12

β衰变;γ衰变;α衰变16

(二)衰变基本规律16

(三)半衰期及平均寿命17

(四)放射性反应链20

(五)分支蜕变21

(六)放射性单位22

五、核反应24

六、中子引起的核反应28

(一)概论28

(二)中子源30

核的反应;α粒子反应31

(三)中子反应31

铀裂变反应;铍与氘核的反应;锂与氘核的反应;氘与氘31

慢中子俘获;发射质子的中子俘获;发射α粒子的中子34

俘获;发射中子的中子俘获;核中子的多次射出;结束语34

七、氘核引起的核反应34

(一)概论34

(二)氘核反应36

反应的产率及竞争作用39

八、靶子技术和放射化学39

(一)靶化学39

子的氘核俘获;氘核俘获后多次中子发射;氚发射;氘核39

发射质子的氘核俘获;发射中子的氘核俘获;发射α粒39

(二)用齐拉德-查莫尔斯法分离同位素42

(三)放射化学要点46

同晶形取代;表面吸附;反常取代50

参考文献50

第二章 示踪原子的辐射特征52

一、引言52

二、β射线54

(一)β射线的性质54

(二)β粒子的吸收55

(三)β粒子散射方面的一些情况60

三、γ射线61

(一)γ射线的性质61

(二)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62

参考文献66

简单的综述;γ射线的散射和吸收66

第三章 同位素的测定68

一、引言68

二、放射性的测定68

(一)基本现象68

(二)基本的仪器70

概论;盖革-弥勒管;G-M管的构造和运用;正比计数器;85

验电器和静电计85

(三)液体和固体介质中的分析——闪烁计数器85

(四)辅助的仪器91

(五)对放射性测定的校正93

(六)放射性测定的统计学问题102

分辨时间;本底校正;效率的变化;吸收损失;样品的几何102

位置102

(七)放射性测定中的标准源和示踪剂强度的测定106

(八)放射自显影术108

引言;实验步骤;限制和展望115

三、稳定性同位素的测定115

(一)引言115

(二)密度法116

(三)电磁分析法118

参考文献121

第四章 辐射的危害性123

一、概论123

二、保健物理仪器126

三、剂量的计算127

四、屏蔽130

参考文献131

第五章 重要实验技术133

一、概论133

二、放射性测定样品的制备方法133

三、气体计数136

四、真空技术的一些注意事项137

五、标记物质的燃烧137

六、气体计数用的测定装置140

参考文献141

一、示踪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142

第六章 示踪方法总论:生化方面,第一部分142

二、生化方面的应用144

(一)对一般示踪物的要求144

(二)主要的局限性145

(三)细胞成分的动态及“代谢库”的观念150

(四)前身-产物的研究152

(五)代谢循环及中间产物的探测162

(六)同位素竞争法173

(七)奥格斯通假说175

(八)生化平衡的可逆性178

(九)酶的作用机制182

(十)同位素稀释法188

(十一)结束语196

一、中间代谢中的专题197

(一)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197

第七章 示踪方法总论:生化方面,第二部分197

(二)胆固醇的生物合成212

(三)卟啉的生物合成227

(四)结束语239

二、对于用示踪方法研究中间代谢的一些批判性的意见239

参考文献(第六章及第七章)245

第八章 示踪方法总论:生理学及医学方面247

一、引言247

二、生理学方面的应用247

(一)通透性、吸收和分布的研究247

(二)利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细胞内外间隙256

(三)代谢更新与完整机体的关系258

(四)输运的研究260

三、临床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261

(一)循环时间的测定:毛细管运输261

(二)摄取、积聚和排泄,特别是应用到放射治疗及临床诊断上的有关问题263

(三)血液学中的应用269

血液生理学;血容量的测定276

(四)免疫学的研究276

四、专题和结束语278

(一)糜烂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278

(二)青霉素的作用方式及生物合成279

(三)代谢促进剂的影响282

(四)病毒代谢和生物合成282

(五)化学特效药物应用中的酶作用基础285

(六)结束语287

参考文献288

第九章 氢的同位素289

一、引言289

二、氘的测定291

三、氚的测定294

四、氘和氚作为氢的示踪剂296

五、氘和氚作为碳的辅助示踪剂299

六、氢同位素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有关的辐射损伤问题309

参考文献310

第十章 碳的同位素311

一、引言311

二、短寿命的放射性碳(C11)311

(二)测定318

(一)引言318

三、稳定性的重碳(C13)318

四、长寿命的放射性碳(C14)319

(一)历史319

(二)制备与性质324

(三)C14的测定325

(四)用于碳示踪研究的有机中间物的合成330

(五)标记碳化合物的生物合成344

自CO2生物合成糖类及有机酸;高级脂肪酸的生物合354

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其他化合物的生物合成354

(六)降解方法354

(七)辐射的危害性359

(二)制备和测定361

(一)引言361

一、氧的同位素361

第十一章 氧、氮、磷和硫的同位素361

(三)O18作为氧代谢中的示踪物365

二、氮的同位素367

(一)引言367

(二)N15的制备及测定368

(三)N15作为氮的示踪物371

三、磷的同位素372

(一)生产、制备及测定372

(二)P32作为示踪物373

(三)辐射的危害性375

四、硫的同位素376

(一)制备、性质及测定376

(二)S35的示踪应用377

(三)硫的分布、保留及辐射耐受剂量378

(四)S35-标记化合物的合成379

蛋氨酸和高半胱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和382

同型胱氨酸;糜烂剂;生物合成(蛋白质;抗菌素类)382

(五)体内和体外蛋白质的更新382

第十二章 在生物学中重要的各种放射性原子核385

一、引言385

二、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示踪剂385

(一)碱金属示踪物的概况385

(二)制备、性质及测定386

放射性钠;放射性钾390

(三)碱土金属示踪剂——镁、钙和锶390

(一)氟393

三、卤素的示踪同位素393

(二)氯395

(三)溴397

(四)碘399

(五)辐射的危害性402

四、痕量元素403

(一)引言403

(二)锰403

(三)铁405

示踪研究;示踪同位素409

(四)钴409

(五)铜411

(六)锌413

(七)钼、钒和钨415

(八)砷417

(九)硒、锑和碲420

(十)银、金和汞421

(十一)结束语423

参考文献423

附录433

一、放射性单位及标准433

二、放射化学实验室的典型操作条例437

三、层析法441

四、生物学示踪研究中有意义的原子核451

五、生物学上重要原子核的测定中液体闪烁探测仪的应用463

名词索引4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