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轻型木结构 同济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项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轻型木结构 同济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项目](https://www.shukui.net/cover/8/31395790.jpg)
- 熊海贝,康加华,何敏娟著 著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ISBN:978756086179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木结构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轻型木结构 同济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项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轻型木结构房屋及其相关特性1
1.1.1 轻型木结构房屋体系1
1.1.2 轻型木结构房屋主要材料2
1.1.3 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3
1.1.4 轻型木结构房屋环境友好性4
1.1.5 轻型木结构房屋其余各项优势5
1.1.6 轻型木结构房屋注意事项6
1.2 国内外轻型木结构房屋应用与发展6
1.2.1 国外轻型木结构房屋应用与发展6
1.2.2 国内轻型木结构房屋应用与发展8
1.3 国内外相关轻型木结构房屋研究概况11
1.3.1 钉连接节点试验及其数学模型研究现状11
1.3.2 木框架剪力墙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13
1.3.3 轻型木结构房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15
1.3.4 基于性能的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现状16
1.3.5 木楼盖振动控制及人致振动分析研究现状17
1.3.6 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研究现状19
1.4 本书主要研究对象及各章节的关系19
第2章 轻型木结构试验系列研究21
2.1 引言21
2.2 钉连接节点试验研究21
2.2.1 试验方法22
2.2.2 节点破坏模式23
2.2.3 节点滑移承载力关系24
2.2.4 结果应用28
2.3 木框架剪力墙试验研究29
2.3.1 试验方法29
2.3.2 典型试验结果32
2.3.3 结果应用39
2.4 整体轻型木结构房屋试验研究40
2.4.1 整体轻型木结构房屋静力试验研究概述40
2.4.2 整体轻型木结构房屋模型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41
2.4.3 整体轻型木结构房屋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57
2.5 本章小结66
第3章 轻型木结构房屋有限元模拟方法67
3.1 引言67
3.1.1 国外研究概况67
3.1.2 国内研究概况76
3.2 轻型木结构房屋精细化有限元建模方法77
3.2.1 木框架构件之间的连接处理77
3.2.2 钉连接节点承载力调整80
3.2.3 有限元模型单元选择及相关材性参数88
3.3 有限元模型验证88
3.4 12.5mm及15.5mm板厚钉连接节点承载力调整90
3.5 轻型木结构房屋简化有限元建模方法93
3.5.1 钉连接节点恢复力模型94
3.5.2 自定义弹簧单元97
3.5.3 木框架剪力墙低周反复加载数值模拟结果99
3.5.4 木框架剪力墙简化100
3.5.5 简化的轻型木结构房屋整体模型102
3.5.6 模型基本特性及动力分析结果103
3.6 本章小结106
第4章 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分析及评价107
4.1 引言107
4.1.1 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计算分析研究概况107
4.1.2 采用自定义弹簧单元的轻型木结构房屋有限元模拟研究108
4.1.3 采用专用轻型木结构房屋分析软件的有限元模拟研究109
4.1.4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的轻型木结构房屋有限元模拟研究110
4.1.5 本书所采用的有限元模型及其优缺点110
4.2 基于静力非线性分析的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分析110
4.2.1 地震作用确定111
4.2.2 轻型木结构房屋非线性静力分析基本原理112
4.2.3 结构基本动力参数计算结果114
4.2.4 轻型木结构房屋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性能点计算结果116
4.2.5 钉连接破坏过程126
4.2.6 墙体端部墙骨柱上拔131
4.3 基于静力非线性的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评价132
4.4 本章小结134
第5章 基于性能的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理论136
5.1 引言136
5.1.1 抗震设计方法沿革136
5.1.2 现行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方法概述136
5.1.3 现行设计方法的不足137
5.2 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目标研究138
5.2.1 国外研究概况138
5.2.2 国内研究概况139
5.2.3 非结构构件性能目标的研究139
5.3 基于性能的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方法140
5.3.1 基于性能的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方法概述140
5.3.2 基于整体结构的直接位移设计法141
5.3.3 基于单片墙体的直接位移设计法143
5.4 标准木框架剪力墙变形-等效刚度系列曲线146
5.4.1 标准墙体及其变形-等效刚度曲线147
5.4.2 不同高宽比对墙体承载力的影响152
5.4.3 洞口对墙体承载力的影响153
5.5 直接基于位移的轻型木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方法实例156
5.5.1 工程概况156
5.5.2 剪力墙布置157
5.5.3 质量及刚度矩阵159
5.5.4 大震下纵向各层等效刚度需求计算160
5.5.5 刚度分配原则及纵向墙体的选择161
5.5.6 三水准地震作用结构横向墙体设计结果163
5.5.7 有效墙肢端部墙骨柱上拔力计算164
5.6 本章小结166
第6章 组合构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167
6.1 引言167
6.1.1 现行木楼盖设计方法167
6.1.2 试验目的170
6.2 试验设计170
6.2.1 试件设计170
6.2.2 仪器布置及数据采集172
6.2.3 加载控制174
6.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174
6.3.1 数据处理说明174
6.3.2 试验结果175
6.3.3 试验数据分析180
6.4 考虑翼缘-腹板部分滑移的组合梁受弯性能理论分析189
6.4.1 考虑翼缘-腹板部分滑移的T型组合梁理论189
6.4.2 相关材性及钉连接刚度193
6.4.3 考虑翼缘-腹板部分滑移的T型组合梁抗弯刚度理论计算值194
6.4.4 考虑翼缘腹板部分滑移的工字型组合梁理论195
6.5 考虑翼缘-腹板部分滑移的组合梁数值有限元模型197
6.5.1 组合梁建模方法197
6.5.2 T型组合梁数值分析及其结果199
6.5.3 工字型组合梁数值分析及其结果201
6.6 考虑翼缘腹板部分组合作用的组合梁截面滑移研究204
6.7 本章小结206
第7章 木楼盖双向受力特性研究及其应用208
7.1 引言208
7.2 木楼盖双向特性数值模拟及理论研究208
7.2.1 木楼盖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208
7.2.2 均布荷载下木楼盖数值模拟分析210
7.2.3 各向异性加劲板刚度及荷载分配计算方法213
7.3 木楼盖平面范围内竖向荷载分配计算216
7.3.1 钉连接节点刚度S值的确定216
7.3.2 不同长宽比木楼盖竖向荷载分配计算218
7.4 墙肢端部墙骨柱上拔力计算221
7.4.1 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端部墙骨柱上拔力计算221
7.4.2 考虑重力荷载有利作用后墙肢端部墙骨柱上拔力223
7.5 本章小结229
第8章 木楼盖设计与人致振动分析及评价230
8.1 引言230
8.2 考虑楼面板-搁栅组合作用的木楼盖设计230
8.2.1 木楼盖端部楼面板-搁栅滑移的规定230
8.2.2 楼面板及搁栅材性231
8.2.3 由楼面板-搁栅相对滑移决定的承载力232
8.2.4 搁栅强度决定的承载力236
8.2.5 搁栅挠度决定的承载力241
8.3 考虑双向作用的木楼盖设计249
8.4 木楼盖振动控制设计254
8.4.1 人行荷载的特点254
8.4.2 人行荷载作用下木楼盖的反应254
8.4.3 国外研究概况256
8.4.4 国内研究现状259
8.4.5 木楼盖挠度及频率计算方法260
8.4.6 采用矩形截面搁栅木楼盖振动控制设计跨度建议值261
8.5 数值有限元法检校木楼盖振动舒适度263
8.5.1 舒适度评价方法263
8.5.2 木楼盖计算模型265
8.5.3 计算结果273
8.5.4 楼板人致振动舒适度评价274
8.6 结论275
第9章 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277
9.1 引言277
9.2 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277
9.2.1 试验设计277
9.2.2 模型地震反应280
9.3 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弹性阶段抗震计算289
9.3.1 结构抗震计算方法简述289
9.3.2 弹性计算方法289
9.3.3 弹性计算模型290
9.3.4 模型动力特性试验值与计算值比较290
9.3.5 地震作用计算结果291
9.4 上部轻型木结构简化计算299
9.4.1 问题的提出299
9.4.2 反应谱试验结果分析300
9.4.3 简化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301
9.4.4 放大系数的确定301
9.4.5 小结302
第10章 轻型木结构房屋结构设计方法及实例304
10.1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304
10.2 构造设计法和工程设计法设计原则305
10.3 结构体系和平面布置308
10.4 设计指标和允许值310
10.5 荷载及作用效应计算311
10.5.1 一般规定311
10.5.2 荷载取值312
10.5.3 水平力分配法及剪力墙刚度计算312
10.6 轻型木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和结构抗震验算315
10.6.1 一般规定315
10.6.2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316
10.6.3 底部剪力法316
10.6.4 抗震验算细则317
10.7 轻型木结构木框架剪力墙和楼屋盖设计317
10.7.1 剪力墙设计一般规定317
10.7.2 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墙设计318
10.7.3 竖向荷载下的墙体设计319
10.7.4 楼屋盖设计一般规定320
10.7.5 侧向荷载作用下的楼屋盖设计320
10.8 轻型木结构设计实例325
10.8.1 荷载计算325
10.8.2 屋架计算329
10.8.3 剪力墙抗侧力计算333
10.8.4 楼盖抗侧力计算340
10.8.5 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墙骨柱设计计算342
10.8.6 竖向荷载作用下楼盖设计计算347
10.8.7 墙体与楼盖及基础的连接计算349
附录A 向峨小学部分建筑结构图352
附录B 标准墙体单位长度变形—承载力及等效刚度曲线362
附录C 木楼盖振动控制跨度建议值370
参考文献390